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武当山浩浩荡荡八百里,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大自然赋予了武当山独特的魅力, 自古就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从太子坡依山就势的巷道五云楼,匠心别具的一柱十二梁,到完全依附山势建成的金顶紫禁城和九蹬神道,行走在武当山气势宏伟的古建筑群之间,在道教文化的浸染下,感受到武当山的和谐自然,顷刻间遐想无限。
武当山古建筑瑰丽辉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著称于世,1994年12月1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古建筑大多是根据真武修真的神话来设计布局的,荟萃了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法式,集皇权至上、神庭天阙的庄严雄伟之大成,又营造出道教崇尚自然的玄虚超然,集中体现了皇宫的宏伟壮丽,道教的神奇玄妙,园林的幽静典雅等多种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风格。是古代规划、设计、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其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高度和谐统一,令世人叹为观止。
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 据传,武当内家拳的祖师是武当丹士张三丰。他在武当山时曾看到喜鹊和蛇的一场争斗。“喜鹊上下飞击,而蛇蜿蜒轻身摇首闪击”的姿式给张三丰以极大启示,就而悟通太极妙理,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武当拳。武当武功的起源之说,以蛇在攻防之时采取的姿势非常形象地演示出武当功夫的真谛:“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辩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
后经历代宗师不断的充实和发展,武当武功派生出众多的门派和种类,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套路;太极、太极剑等各种械术;轻功、硬功、绝技及各种强身健体的气功等。武当武功也由此走出深山,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内刚,行功走架如浮云流水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在武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武术的主要流派。
相传,道教崇奉的“真武大帝”,曾在武当山四十多年,后得道。在宋代,武当山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道教团体,武当道教建筑也己是“广殿大庭,宫宇巍峨”。而每年在真武出生和的纪念日,来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们像车轮的辐条一样从四面八方向武当山汇拢。
武当道教鼎盛于明代。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大兴武当道教。这位皇帝从营建道教宫观的勘测设计,遣功臣贵戚现场督工,到武当道人如何修持等都亲下圣旨。通往武当金顶的一百四十华里的神道两旁丹墙翠瓦,布满了道教建筑,宫观庙宇、经堂道房达两万多间。 东线
武当山城区 → 磨针井 → 八仙观 → 琼台 → 金顶。 中线
武当山城区 → 磨针井 → 太子坡 → 剑河桥 → 逍遥谷 → 紫霄宫 → 乌鸦岭 → 榔梅祠 → 七星树 → 黄龙洞 → 朝天宫 → 一、二、三天门 → 朝圣门 → 金顶。 西线
武当山城区 → 蒿口 → 仁威观 → 伊喜岩 → 隐仙岩 → 五龙宫 → 五龙顶。
游览武当山注意事项
① 游客每到一处,都要自觉爱护文物古迹和景区内的花草树木;不能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刻,不能污损和毁坏花草树木和旅游设施,不能伤害野生动物。 ② 根据文物法有关规定,不在要殿堂内拍照。 ③ 风景区内严格控制火种,请勿在非吸烟区吸烟。
徒步登山时的注意事项
① 登山时,不宜穿皮鞋、新鞋、高根鞋和凉鞋,宜穿较轻便的运动鞋、旅游鞋和胶底布鞋。 ② 登山要匀速,保持良好心态;不要三步并作两步或蹦蹦跳跳,这样会加重膝踝负担,易劳累和受伤。
③ 上山时,尽量走石阶,少走山面斜坡,中途休息的次数可多些,一次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
④ 登山时,不要东张西望,以免不慎跌倒。
⑤ 山上的气温变化大,风也大,天气变化无常,应带好衣服和雨具。不要在风口处撑伞。 ⑥ 中老年人登山时,可买一根武当拐杖,走路时会有帮助,既实惠又实用。 ⑦ 多开口问路避免走冤枉路,切勿“摸着石头过河”。
⑧ 体质较弱的游客登山时,要注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注意休息节奏,保持体力,同时,应多喝一些含有盐份的水或饮料。
游览道教宫观时注意事项
①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道教组织有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忌讳,因此,游客在游览武当山道教宫观时须尊重道众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伤害他们,引起争执和不快。
更多旅游资讯请登录无锡旅行社:http://www.lvtu01.com ② 注意称呼:对道人的称呼,都应尊称为“道长”、“”等,忌直称为“出家人”、“道士”等,甚至有污辱性的称呼。对年长坤道,不能称为“大妈”、“奶奶”等,同样称为“道长”、“”。
③ 注意礼节:与道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两手相抱,左手抱住右手举至胸前,微微低头(即拱手礼),表示恭敬,忌握手、拥抱、摸道人的头等不当礼节。
④ 注意谈吐:与道人交谈,不应提及年龄和生辰,也不应提及婚配之事,和腥荤之言,以免引起道人的反感。
⑤ 注意习俗:道人在吃斋(吃饭)、诵经、静坐时,游人不要打扰,作为道人也不得应声而起,因为道教有“三不起”的禁忌。
⑥ 注意举止:不可高声喧哗、指点讨论、妄加嘲讽或乱动宫观的供器、神像等,尤其禁止乱摸和指点神像等。如遇道教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