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作文备考:“学习今说” 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备考:“学习今说” 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来源:保捱科技网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学习今说” 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文题呈现】 2022年北京卷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文题解读】

“学习今说”:说什么、怎么说

一、瞻前而顾后的写作意义。

十八岁成人考大学,写这么一篇文章,意义何在。“学习今说”,说什么呢?要说人尽皆知、正确无比、无需证明的“公理”吗?学不可以已、学贵有恒、学而不思则罔、学然后知不足、学海无涯苦做舟。此类道理,从小就得师长教导,不可谓不熟悉,再说何益。

高考作文可视为十八岁的别样成人礼,是承前启后的大总结、深思考、再出发。“学习今说”的题目,既是对自己十余年读书生涯“学习观”与“方”的回视,也是对五千年学习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有对未来终生学习的沉静思索。

这道题蕴含着浓厚理性色彩,主张学生本本分分、实实在在审视“学习问题”。在写作形式上,则规规范范地提醒论点论据论证,并不在字数上硬性拔高,颇为人性化。

二、硬文字、硬思想的写作冀望。

“说”的文体,在教材中有《马说》《师说》《爱莲说》《捕蛇者说》《少年中国说》等,初高中皆有学习,且这些文章长短有异、写法不同。特别是韩愈柳宗元的经典古文,倡导卓然的为文风致和思想特质,“文必秦汉”的古文传承、不平则鸣的耿直风骨,都体现了汉语言文学的硬骨头、硬思想。

“学习今说”的写作,应该对其有一定的继承,不能等而下之地写成软文、弱文、空文、泛文。考生要对古代学习观有综合审视之力,批判接受;也要对今日学习有综合思量,对诸多畸变的学习样态有所认知,并且表现出应有的思想清亮和立场明晰。这应当是出题者美好的冀望,但愿考生莫辜负。

三、看似贴心的写作支架。

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考生在写作前,可对此进行细致梳理,看能否列出思维导图和写作提纲。

当然,此处“学习者”,非单指学生、考生,也非单指青少年;应该包括农人、匠人、技人等等在内的所有人。以下简单提纲,乃挂一漏万地初步梳理。

学习的目的,科举考试,光耀门楣,之前则是游走诸国,封妻荫子;普通人则学技艺,成工匠,一技傍身,行行出状元。今日也有考学,更有考证达人、斜杠青年。从务虚层面,则可说丰富内心,充盈精神。

学习的价值,如上所述有两方面,有获利的功利,也有提升自我的精神满足。学习,有对未知世界的热情探索,以及对能力范围的不懈开拓。

学习的内容,古代四书五经,以及某个门类的专门技艺。今日则涵盖文理,跨越学科,在极大细化的基础上有所个性化选择。职业的细分,则让学习更趋精细,一个人在知识面前的渺小感与日俱增。

学习的方法,古代似乎多死记硬背,但也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智言;今日学习方法更趋多样,学校化集体学习、十数年进阶学习、网络载体学习等。

学习的途径,古有小范围私塾,仅有公私制下的多样化学校。 学习的评价标准,古代科举取士,今日分数标杆,在此基础上也有对多重指标评价的呼唤。

可是,这些拉拉杂杂的思考,怎么组织成一篇议论文呢?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恐怕写作价值不大,比如私塾与现代学校,四书五经与学科细化,八股取士与考学求职。其写作价值,应该体现在对今日学习诸多不正之风、不当之举的观察、分析和解答上。——试看《马说》《师说》《捕蛇者说》,针对人才淹没、师道泯灭、苛政如虎之真问题,发出振聋发聩的大呼喊。

所以,若要文章有价值,需对今日学习有真审视,单靠材料支架尚且不足

【下水示范】

学习今说 郭培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学习应该有的样子。(开篇点出愿景,统领古今。) 然而,试看今日之谓“学习”,我们不禁发问——学习应给人成就感还是失败感?学习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是同龄人之间分出三六九等优良中差的工具,还是睁眼探索未知世界、荡涤蒙昧心智的不二法门,是安放精神抚慰灵魂的炉火春风?(浩荡长句的铿锵追问,表达对当下学习者的深切同情,也有对学习本质的坚定质询。)

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君不见,多少习题反反复复刷,多少名言名句哼哧哼哧背,背佝偻而唇嗫嚅,两眼茫茫架厚镜,两股战战跑不动。放假则换个地方写作业,毕业则撕教材而撒天花。(相对而提“苦”字,继而用形象化语句描述今日学习者;此处书面语与口语间而杂用,表达荒诞感。)

更有毕业即失业,手握文凭而胸无点墨,悠悠苍天无以自处;遂考证、考公、考编,学而不止,考而不休。(扩展“学习”概念,非单指青少年学生,更有全社会的“学习者”。)

学习成了常态,却似乎没有带来更美好的生命质地、更充盈的生活姿态。(总述上文,得出结论。)

学习当是内视。何不看看古人!有悬梁刺股,也有负箧曳屣,其内心强大的驱动力,让学习艰而不苦;有程门立雪,也有三顾茅庐,其执著的求知欲望,让学习散发梅香。学习是对生命的成全,而非杀伐众友的铁鞋,是无止境的慢慢挪动,而非苦不堪言的蹙额忍耐。当我们内视自身,不辜负孱弱而唯一的生命,学习或许会产生绽放的力量。(分论点一。为何学习苦,原因之一是与人苦苦较量,若是转而内视自身,则减些焦虑,又增其快乐。本段巧妙引用了数位古人的典故,追求语言的含蓄美。)

学习当是突围。为什么我们总是匍匐在知识面前,自甘渺小,裹足不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时代已然有此喟叹,今日学科门类无比细化、知识爆炸日新月异,更是今非昔比。学习当是生命的突围,而非蜗牛背壳一般的负累。何不看看古人!他背起药箱赶往下一个草药山头,他提笔撰写史记的下一篇列传,他转身进入词阕吟唱重湖叠巘清嘉。专一就是力量,专一就是快乐,学习者尤是。(分论点二。解决知识观的问题。比较古今所学内容之差异,提出解决办法,那就是做减法、要专一。本段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化用古人典故。)

学习当是常态。学无止境,这不是漫长的沙漠之旅,而是嗅路边野花、观世界之美的旅途。并没有绝对的终点,不是苦行僧。何不看看古人!尚贤、崇智、尊道,这是一条永恒之路,身在菩提,心在云端,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学习是生命之河的流淌史,学话、学步,学数、学字,学舞、学蹈,学善、学恶,学修正、学出发,学放下、学在乎。(分论点三。继续扩大思考视野,以

生命全程来俯瞰,提倡基于“学无止境”的悠然学习观。本段尝试短句,讲求语言的速读感。)

古之学者当然有其逼仄、狭隘,今之你我当然也有挑战、唐突。我们要做的是从绵绵时空里寻到共通的学习密码。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休矣,不亦快哉。(收束与总结。既有对古人的批判性思考,也有融通古今的胆量和韧劲,照应开头,重申学习之乐。)

【写法感悟】

一是以“今”为起点。

若以材料所搭支架为写作起点,则散乱而零碎,且为“无的放矢”。本文以“今日学习状态”为起点,则笔力更集中、火力更有效。在对学习不足处的表达中,可淋漓尽致地展示写作个性,甚至可浩然抒情而无碍,让“今说”斩钉截铁、动人心旌。

二是以“说”为姿态。

传承韩愈杂文的“说”之魅力,硬朗坚决,不平而鸣。本文未将“说”字理解为戏说、散谈之意,而是结合教材课文,拎出该文体之精髓,试图将其传神写出。行文过程中,有意识地借鉴《马说》之激愤、《师说》之浩叹,语句上较为娴熟地使用了含蓄引用、澎湃排比、精微借代等手法。

三是以“学习”为主线。

对其解读,贯穿古今,开拓领域,首尾相应,以“不亦乐乎”穿起。文内则着重述“苦”,铺垫渲染,苦不堪言则思解答,三则药方顺势和盘托出,以古之良方医今日之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不乏思辨与批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