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
科技风2016年2期下
相机的标定工作目的是为了避免完成的全景图像出现扭技术等。全景地图的实现从一定意义上不仅能为公众的出行提曲、错位的情况。目前常用的拼接技术主要有:传统相机标定法、供了便利,而且地铁实景数据模型可以对地铁发展有完备的记相机自标定法以及主动视觉相机标定方法。使用传统相机标定录,有利于用来分析地铁变化、标识建设,而未来能实现全景视法需要精确的标定物,根据二维或三维的标定物,标定结果精度频技术,将带给用户更流畅的视觉感受。
易保证,但标定物尤其是三维的标定物制作精度要求很高;相机现已构想界面如图4.1:
自标定法不需要标定物,主要依靠多幅图像间所对应的关系来求解摄像机内的参数,主要依靠的方式就是优化算法,但是得到的标定结果不一定能获得最优解,
方法虽灵活性较强,相机可实现在线定标,但是其算法鲁棒性差,运动约束性强,不实用;基于主动视觉的相机标定法需要相机来做特殊的运动,从而计算出相机内部的参数,虽然算法简单,但是试验成本很高,其约束力强,实际应用中较困难。
三、OpenGLES库
为了迎合全景地图能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浏览,可以利用Android中自带的OpenGLES库来实现360度全景观赏功能,图4.1界面效果图
OpenGLES是(OpenGLforEmbeddedSystems)三维图形的子集,其参考文献:
计算基于三角形,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组成多边形。为了实现地[1]李印思基于OpenGL的三维交互建模技术及其应用机铁场景360度展示效果,技术原理就是将曲面拆分为三角形,这械设计及理论,2012
样做的原因是根据OpenGLES纹理规律,三点坐标是最容易对[2]李艳丽全景地图生成技术研究[D].200711-30
齐所贴材质的形状和位置的。将事先拍摄好的纹理图片按照这[3]李海亭张淼彭清山.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全景地图技个规律按次序贴到球形的内部,完成所摄场景的全景图像拼接术研究,《城市勘测》,2011.6
工作。
[4]王溢达杨昱昺.智能手机利用OpenGLES实现室内3D四、目前已完成工作及展望
全景浏览的研究和实现《.科技创新》.2014第17期
全景地图技术的应用是今后地理与场景展示的热点方向,作者简介:苗维超,女,1991.3,汉族,浙江绍兴,本科,上海包括了Graphic处理技术、通讯技术、空间信息技术、
软件开发市第三研究所,软件工程师,界面设计与安防技术领域
“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建设研究与实践
李嘉贤佟瑞宏刘瀛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辽宁丹东118003
摘
要:学校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提升。文中主要论述了“产学研一体化”
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研究及实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1、引言
送各相关学校去培养。学校理论课多采用项目任务式教学,且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构建应用技术大学,已经成为全社排比较紧凑,便于腾出时间给学生去实践,企业的实训多由有丰会的广泛共识。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带学生实训,按企业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高度融合,将始终成为应用技术大标准训练的模式。“双元制”培养模式已经将企业、学生和学校高学建设发展的核心内容[1]。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产度融合在一起,企业、学生和学校不再是三个的个体[3]。
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对学生在综合素质、专业能在国内,企业、学校是两个完全的个体,彼此有需求但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提升[2]。然而,目前大多数地没有利益关系,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而企业多数为被动的客方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模式还基本上停留体,企业还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校企合作还普遍处于“一厢情在学生的实习实训方面,深层次合作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因愿”
。此,在不断总结前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3、“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建设
研究、探索出一条即科学、合理,又能满足现实需求的“产学研一“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体化”的校企合作建设模式,对于面临转型发展、构建应用技术经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这样一个过程。“理论”就大学的地方高校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是通过学术研讨和调研等形式,把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和信息,2、校企合作国内外现状[1]
经过反复讨论上升为“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建设的理论在国外,以德国的“双元制”为例。德国实施“双元制”模式培依据;“实践”就是将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依托校外实践教育基养的学生,主要是由企业先根据需要制定培养计划,在企业招聘地付诸实施;“再理论”就是将实践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消化,并网上公布“双元制”学习的招聘岗位及人数,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提再次上升为理论依据;“再实践”就是将升华了的理论依据形成交申请,企业从中选拔,然后经过企业1年的岗位实习培训,再分规章制度,并再次指导实践教学。
112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科技风2016年2期下
初步形成的重要观点:辽东学院是一所隶属辽宁的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域社会指向首先就是丹东,而丹东以及县域产科研能力低下,严重制约业多以小微企业构成,科技人员不足、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着企业的发展。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又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参“互利双赢”。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真正实现
主要研究活动:以辽宁(丹东)仪器仪表工业园区和东港临港产业园区以及凤城汽车零配件基地相关企业为研究对象,积极探讨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模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内容和方式,并就“测控技术与仪器”化”本科专业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与企业展开交流,广泛征求企业专家意见或建议,为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造条件。
取得的成果:与辽宁孔雀表业、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公司、辽宁承业和凤城万丰增压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署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产学研”内容的校企合作协议。“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本科专业现拥有辽宁孔雀表业(集团)公毕业设计指导、司等近20家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在实习实训、企业积师资培训、科技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在的引导下,同时,参与建设的教师极参与、全力支持,校企合作已初见成效。几年来完成了《辽东学院本科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改革的研“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改践》、《实训基地和企业三元合一的革的研究与实践》等省校级教改项目的研究,同时,部分专业教师与企业开展的科技创新与服务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目前,已有发明专利授权2项、受理3项,近10项实用新型专利“非获得授权;与丹东赋和机械厂联合申请丹东市工业攻关项目已获批准立项。接触式在线检测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4、“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实践
应用技术
围绕辽宁(丹东)仪器仪表工业园区、东港临港产业园区和凤城汽车零部件基地等相关企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方式、新校企合作协议,内容,力争与更多区域企业签署“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机制和管理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完成部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校企合作为并通过辽宁省普通高等学平台,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院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辽宁省创业杯等竞赛形式,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并为企业开发改造产品[4]。鼓励和调动更多的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合作企业以及区域小微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活动,
5、结束语
总体上说,“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为专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也为师生的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参考文献:
[1]陈志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0:38-40.
[2]许宗衡.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求是,2006,09:35-37.
[3]祝艳丽,王然.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期(11):220-221.
[4]佟瑞宏,董炯,卢岩.机械原理教学与创新设计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索[J].辽东学院学报,2012,17(4):365-368.
作者简介:李嘉贤(1960.4),男,辽宁丹东人,辽东学院机电学院副教授,硕士,现主要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面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文献标识码:A
究》、《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王海梅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300
摘
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重点难点,需要依托后示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工程,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教学管理,通过“四化”引领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变革。职业教育“四化”背景下,混合教学能有效推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转型;混合教学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是由原来的精品课程升级转型而来,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1]。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约百余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约十分之一[2]。学院2013年被评为国家骨干示范校建设优秀单位,要满足职业教育“四化”要求,完成课程建设新一轮建设目标,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仍有较长要扎实稳的路要走,其中难点之一就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固的做好精品课升级转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相关工作。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现状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任务,2014年学院提出后示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对四化课程进行全面用2年时间将省级及以上精品课转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改革,
同时用2-3年的时间对校级精品课进行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全院大部分课程建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目标。如何将精品课成功升级转型是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的关键所在。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是要求,而“共享”是资源共享课程转型,“精品”是基础,最终目的[3]。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路径探析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