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国学经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组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国学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二)各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三)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四)各班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班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
1
让学生在活动中诵读。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弟子规》、《论语》以及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
四、组织开展全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初一至初三级部全体学生 (二)比赛程序
1、比赛在各自班级内组织进行。各班语文教师要在班级内广泛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比赛。
2、由评委到各个教室流动打分。时间初定为12月24日的7、8节课。 (三)比赛规则 1.按年级顺序进行比赛。 2.诵读作品自选。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比赛时间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百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
2
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4名。
总之,我们将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全校掀起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3
2014-12-9
东海学校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