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的使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不定数(或叫约数、概数)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如: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如:吟诵 品位 欣赏—‚主体阅读课型研究‛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不用顿号,之间用逗号。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
爱慕和理想。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如: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如: 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9.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他了解的著名诗人有战国时期的屈原、东晋的陶渊明、唐宋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屈原‛应该使用逗号)
10.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分句之间停顿较大,不应用顿号。如:她笑得那样天真、自然, 充满了纯情的爱,更让观众为她即将降临的危机充满忧虑。(‚自然‛后不能使用顿号) 11.集合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如:在全市规模企业干部大会上宣布:要尽快做好亏损企业的关、停、并、转工作。(‚关、停、并、转‛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应该去掉)
12.书名号之间不要用顿号。如:最近,我们大家先后阅读了《国家利益》《黑洞》《苍天在上》等反小说。 13.引号连用,表示并列关系,中间要用顿号。当刘盈获
得‚十佳中学生‛、‚赖宁式好少年‛、‚优秀团干部‛、‚中学生金帆奖‛等荣誉之后,看着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的一封热情洋溢人的来信,这个平时挺坚强的小姑娘,却不禁流下激动的泪水。
逗号的使用
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如: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 ‚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2.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如: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如:(‚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如: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
4.的引文前要用冒号不要用逗号。(例略) 5.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例略) 分号使用
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如:这种作风,拿....
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则害了。
2.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转折关系,分句间使用分号。这个句子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 分号误用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如: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2.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如: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3.总结语前面本该用冒号而误用分号。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分号改冒号)
冒号的使用
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2.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而的话。
3.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4.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5.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 冒号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误用
1.分项或从几个方面分述之后,引出总括上文的话要用冒号。如:考,是老师的法宝;分,是学生的命根:师生之间的‚斗智斗勇‛可谓由来已久。(冒号表示总括上文) 2.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想‛、‚说‛、‚认为‛等词语,也不用冒号。如:民主生活会上,大家给他提意见,批评他:老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可删去‚批评他‛之后的冒号)
3.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如:网友给我发邮件说:近来网上有三多: 绯闻多,脏话多,病毒多。(两个冒号中前一个最好改为逗号)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因此冒号后面提示的内容不能跨过句号,相反不属于冒号提示的内容就要用句号断开。如:我们并不讳言: 前两年,我们的确有过相当困难的时期,但是这种情况改变得很快。(‚但是这种情况改变得很快‛并不属于不讳言的内容,如果不是就应该在其前面加句号)
5.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如: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王、程作‚三位女杰‛的说明词语)
6.同一人话语使用‚xx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前面引号里面的内容末尾一般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例略) 7.部分引用前不能用冒号。(例略)
句号的使用
1.谨防一逗到底的错误。如:每一个生命都伴着一份精彩,每一份精彩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当我们沉
浸在无尽的欢乐中时,却也不得不感受生命逝去的那份伤感和惋惜,或许,这就是生命的节奏,似《蓝色多瑙河》那样优美,又如《生命进行曲》那样凝重。(这里按语流实际上有三个句子,即‚而‛字前面为一断,‚或许‛前面为一断)
2。该用分号而误用句号。如:该学校造成混乱的原因,一是管理松散,措施不到位。二是教师缺少配合,各自为战。(这里的第一个句号应为分号)
感叹号的使用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1.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2.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命令)也用叹号。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也用叹号。
4.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叹号。如:长途!飞机!啊呀!你走错了。 5.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都用感叹号。如:哦!我来了。 在以下几方面容易出现误用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如:多么雄伟壮观啊 ,万里长江!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如:啊,这儿多么美丽!
3.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加叹号。 4.表示强烈感情的陈述句或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可用叹号。
5.滥用叹号。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如:想到这里,他所双目喷火,握紧了两只拳头!
6.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裂了句子。如:多优美的歌声啊!我听得陶醉过去了。(感叹号处应该用逗号)
问号的使用
1.非疑问句不用问号。如: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两个问号使用欠妥,该句如读成陈述语气,两处问号均可不用,如读成疑问语气,末尾用问号,第一处问号应改为逗号。)
2.选择问句用全部用成了问号。如:一则标题写着‚演戏要要演好人‛,你能从中看出它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吗?是说演员要注意挑选好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演正面人物不演反面人物?还是说演戏要把人物形象塑造好?(‚是……还是……‛属于选择问,把第二个问号改为分号)
3.连续问句群少用了问号。如: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这三句是连续问,前面的两个问句都改用问号)
4.倒装句之间误用。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引号内属于成分倒置,是一个句子,因而只能有一个句末点号,否则会造成句子结构的不完整。且只能用于句末。改法:问号改为逗号,‚同志们‛后用问号)
引号的使用
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如: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表示突出强调。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3.表示讽刺和否定。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表示特定称谓。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5.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如:‚如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引号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难点: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
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如:(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如果引文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在句子中间,那么引文末尾不能有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引文部分属于句中引用,所以句末不加点号,但如果最后的点号是问号或感叹号就要加上了)
4.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5.非直接引用不要用引号。 如: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此处显然是间接引
用。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6.加引范围要清楚,不可少引也不可多引。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此题有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俗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省略号使用
省略号,主要表示文中的省略,也表示说话的中断、表示静默、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表示说话的吞吞吐吐。 1. 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之类‛,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之类‛。反之亦然。如:在妈妈的叮嘱下,书包里的考试用品都已准备好了:钢笔、铅笔、尺子、橡皮、绘图仪、准考证……之类。(删去省略号或之类)
2. 省略的是列举的内容时,一般要列出三项后方可用
省略号。
3.如果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4.如果省略号前面的句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原则上不加标点符号。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连文字都被省略了,再加标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果省略号后面还有文字,为了表示这些文字跟省略号及省略号之前的文字关系较远,可以在省略号后面加上句末点号。如: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的。
5.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一共六个圆点。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或诗行,可以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破折号的使用 破折号一般在下面几种情况使用: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如: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如: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如:‚好香的干莱——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4.表示语音的延长。如: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如:鲁待萍:亲戚?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6.表示总结上文。如: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7.用在副标题前。
如:火 刑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8.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如:
五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总的形势是很好的。
——国家经济实力继续得到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进一步趋于协调,宏观经济效益有了提高。
——……
——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1.解释或补充说明语句插在一个句子当中,前后两处都要用破折号。如: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2.破折号与括号都有解释说明的意思,但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在阅读时必须读出,括号引出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补充说明而已。如:她妈妈满怀希望地问:‚今天见到的那个大学生怎么样?‛‚人倒蛮老实,收入也不低,就是‘卖相’——上海话,‘外貌’的意思—— 勿好,拿不出去……‛姑娘不无惋惜地回答。 3.不能与‚即‛‚就是‛等词并用。如: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此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就是‛等意思,只能保留其一)
4.该用而不能少用。如: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秦山第二核电厂‛是解释前面的,且属于句子的有机构成部分(否则用括号),前面应加‚——‛,去掉引号)
6.破折号前后标点的使用注意事项
表示话题或谈话对象突然转变,或语意有所跃进的时候,破折号前面常常用个句末点号,用以表示破折号前面的话语和意思的完整性与性。如: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的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我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两错,我还能回家乡吗?
表示注释性话语的时候,破折号前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它把注释语和被注释语分成两部分,人们在读到破折号的时候,自然会停顿一下,前面不用标点也不会妨碍阅读理解。破折号的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括号的使用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里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一般不需要读出来。
在实际运用当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误用:
1.非注释语误用括号。如: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不是注解‚详细地址‛的,不应使用括号,应删去,在‚地址‛后面加逗号)
2.句内括注常见的错误是括注内容与原词分开。如:过去的一年里,一些老牌出版社也不甘示弱(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纷纷推出了许多专业水平很高的助学读物。(括号内容是对‚出版社‛例举,应该紧跟在‚出版社‛之后)
3.句内括注误用为句外括注。如: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这是一句典型的句内括注,应把句号后移至括号完)
4.括号里表示注释、补充、说明等应当紧挨着正文,有时出现隔断括注的现象。
5.句内括注内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
6.句外括注内若有标点,可照样不动,也可不用。 7.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是不同的。当解释说明性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必须读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经常出现的错误是该用破折号却误用了括号。 书名号
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等。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边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
使用书名号应注意:
1.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2.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如:《苟子〃劝学》。
3.书名号表示出版物(书籍、篇章、报刊等)的名称;也可表示法律、法规、方案的名称;还可表示文化产品的名称(电影名、电视剧名、歌曲名、乐曲名、舞蹈名、雕塑名、画名、书法名、戏曲名、曲艺名、杂技名、刺绣名、摄影名、特种邮票名、剪纸名等)。
4.书名号所表示的名称,其缩写形式依然用书名号表示。如:这个字究竟应该怎么读,还是让我们来查一查《现汉》吧。
书名号误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书名号表示出版物(报纸除外)时,不能把名称后面的普通名词引进去。如:我常看《读者杂志》、《文学报》等报刊,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读者杂志》‚杂志‛应放在书名号之外,而《文学报》本是报纸名称,‚报‛不属于普通名词,所以不能放在外面)
2.书名号的使用不可太滥,与引号应加以区别,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某些活动名、机构名、报告名、表格名、药品名、化妆品名、课程名、竞赛名、班组名等,不可随意使用书名号;文章应用书名号,但文
章的标题、话题则不能用书名号。
如:河南省首届《教育学》、《心理学》 师资培训班于3月15日在郑州市蒙阳师范学校正式开学。(从实际情况看‚教育学‛与‚心理学‛不是书名而是培训内容,所以应该使用引号,而不能使用书名号)
如:有个同学说,他的老师教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想到钱学森,联系我自己‛的程式来写,保证不会跑题。(‚责任‛属于标题而不是文章,所以应使用引号而不用书名号)
标点符号的位置
标点符号除了要用得正确外,还应注意书写的位置。 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这七种点号在书写时都要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
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并占一个字格。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的情况。
间隔号和连接号均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字格,处于格中部。连接号在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而在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标时运行起迄点时,占两个字格。
着重号和专名号都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