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5年,胡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胡深刻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宣传,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认识网络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探索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我们来看看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特征。现在信息网络已深度融入到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信息网络已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主要媒介,为人们学习交流、研究创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一是开放性。网络的产生、发展和运用打破了空间的,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人人平等参与的开放的平台,拉近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官兵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感言和心得,也可以分享不同受教育者的体会,真正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在信息传输方面不受地域,教育信息可以任意发送不同的地方,任何网络用户都可收到教育信息,从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1-
二是交互性。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可操作性强。传统的教育方式给我们的印象是:教育者很累、很辛苦,但受教育者参与性不高,经常是台上滔滔不绝,台下瞌睡一片,诸如此类的境况,大家应该都深有感触。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交互的局限性。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拘泥于静态的文字表述, 教育信息可以图文并茂、声像交融,教育内容的视觉效果大大提高了,能够吸引官兵进行双向互动,引导官兵积极地参加到教育过程中来。另一方面,网络论坛、聊天室等可以促成平等对话和交流,官兵间的双向交流取代了单向灌输,使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三是快捷性。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即时性,提高了教育效率。一方面,网络使官兵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教育者可以通过邮箱、即时通讯等手段将教育内容第一时间传送到受教育者那里,官兵只要轻点鼠标,就能接受消息,有效杜绝了传统信息获取方式可能带来的“过时”、“变味”、“走调”等问题。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事物变化无常,变化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刚刚还是闻所未闻的新事物,眨眼间就已时过境迁,这些情况从客观上增加了政治思想教育的难度。网络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得心应手,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是虚拟性。一方面,网络能够营造潜移默化的教育氛围。当前,官兵的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传统的显性的灌输教育方法容易招致人们的逆反心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而建立在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淡化教育者身份和官兵受教育的色彩,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渗透来到达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为战士提供了直抒胸臆、吐纳心肠的平台,消除了战士的顾虑,便于掌握官兵的真实思想动态,为教育提供“第一手”资料。
-2-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信息网络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全军光缆通信已覆盖所有团以上单位,全军政工网联通95%以上的建制旅团和82%以上的建制连,有的已进排入班,电脑终端60多万台。网络与官兵学习工作生活日益紧密相关,在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适应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网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占领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目前,互联网上涉军信息明显增多,据对百度搜索信息统计,08年以来涉军热点问题年均增长33.5%,其中负面信息增长38.8%。西方国家已经把互联网作为推行其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的重要战略手段,对我进行网上渗透破坏的力度不断加大、手法不断翻新。而网上信息传播具有极强的隐匿性和扩散性,传播渠道难掌控、源头难捕捉,往往一件小事经过网络的炒作发酵,就会形成热点甚至演变成大事件。近两年西亚北非一些国家局势,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国内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许多也是在网上发端、发酵的。有人形容,网络的影响力“小可杀人、大可覆国”。这给我们进行教育宣传、确保政治坚定、纯洁稳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适应信息网络时代发展趋势的需要。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教育训练管理与信息网络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信息化建设步伐,依托信息网络平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新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增强教育实效。胡深刻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军营网络的建设,使网络成为
-3-
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军营网络为军人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军人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三是适应当前军人成分结构变化的需要。现阶段“80”后、“90”后已经成为的主体成分,他们的思想状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更加复杂化、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相对滞后、形式过于死板,很难适应当今军人的心理特点,已无法到达“对症下药”的效果。一方面,青年官兵更注重思考,他们推崇自由,渴望与教育者进行平等、真实的交流,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甚至更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进入网络时代后,青年官兵对信息网络依赖、受信息网络影响日益增大,网络已成为青年人获取信息、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渠道,网上学习、交友、聊天、玩游戏等已成为青年人的生活习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和形式载体,把网上教育与网络娱乐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与信息服务结合起来,使教育更加贴近官兵实际。
三、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呼唤、官兵的期盼,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一是要切实摆到重要位置。各级领导要把抓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的重要职责,把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加强谋划指导,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矛盾问题;领导干部要带头强化信息化意识,增强学网用网观念,掌握网络知识技能,深入研究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
-4-
点规律,提高领导和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本领。
二是要加大网络建设力度。要把网络建设纳入建设总体布局,科学设计谋划,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有序建设、持续发展;要进一步改善上网条件,以提高联通率和带宽网速为重点,积极推动信息网络升级改造,确保基层网络联得上、联得快,官兵上网有场所、有电脑,更好地满足学习教育需要;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新交换存储、容灾备份、安全防护等网络设备,确保网络有效运行。
三是要丰富教育形式内容。要充分利用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博客微博、在线视频、DV展播等手段,开辟论坛、组织访谈、开展互动交流,把教育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要进一步丰富网上信息资源,突出网络文化的军味、兵味,鼓励创作上传反映炽热生活、战士官兵精神风貌的网络文化作品,组织开展网上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如军事游戏对抗、益智棋牌比赛等,让官兵在健康的娱乐中陶冶情操;要打造网络学习平台,把军事科技知识、自学考试、司法考试、电脑培训等教材资料整理上网,把网络建成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大学校。
四是要加强网络引导。网上涉军热点问题关注度高、敏感度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大网上涉军引导力度,努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动向,善于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做好化解矛盾、引导的工作;要加大对网上错误思想言论的批驳力度,理直气壮地保卫真理和正义,对腐朽没落思想文化坚决抵抗,对敌对势力的造谣攻击果断回击。
五是要延展网上咨询服务。信息网络拓展了官兵表达诉求的渠道,丰富了直抒兵情的途径。要搞好网上信息咨询服务,把有关法规、婚恋家庭、卫生保健、信息查询等方面内容链接
-5-
上网,加强网上心理和法律服务,及时答复和解决官兵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畅通网上民主渠道,办好“首长信箱”、“兵情直通车”等栏目,进一步丰富完善官兵表达意见的形式,引导官兵围绕建设的重难点问题献计献策,真正使网络成为集中官兵智慧的新空间。
六是要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备较高政治素质、熟悉宣传教育工作、掌握网络传播技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作风的队伍,是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着力提高政治干部信息化素养,掌握组织实施网络教育的技能,做到会开展网上思想调查、会进行网上备课授课、会搞好网上讨论引导、会组织网上学习活动;要注重加强网络管理和技术人员培养,组织他们学理论、学、学技术,了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要求,更好地保障网络教育有效开展。
七是要坚持网上网下结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创新网络教育与坚持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用“键对键”代替“面对面”。我军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仍然没有过时。像课堂教育的现场互动、面对面的谈心交心、身边典型的耳濡目染、参观见学的直观感悟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善于运用网络技术,赋予传统经验做法以新的实现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上是本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粗浅思考,不足之处恳请首长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