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电厂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程总结

某电厂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程总结

来源:保捱科技网
盘点三号机组工程总结

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程总结

盘电3#机组热工电缆敷设及接线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该工程共有2500根左右主控到就地电缆、4000根就地电缆,热控施工处在该项工程中付出了相当大的心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许多的经验。在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我们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严格按照电缆敷设的规程、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

一、电缆敷设

1、技术准备:技术员编制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审核全厂电缆托架主通道布置图,审核主控夹层中机炉电缆及大部分就地电缆在主通道布置的合理性(控制电缆与信号电缆分层布置),以免发生布置在托架上的电缆溢出。电缆托架必须具有连贯性,不允许有电缆跳层;由主控夹层到机炉就地电缆托架的宽度宜采用倒梯形布置。全厂电缆主通道制作完成后应该在电缆托架上印通道节点号,以便编制电缆清册。

在敷设电缆前技术员审核设计院提供的电缆清册。根据系统图、原理图、盘柜配线图、接线盒、端子箱接线图等,核对电缆清册中每一根电缆的起点、终点、电缆编号、电缆型号及电缆所连接设备的接线的线芯号。这就需要工程部提供设计图齐全的接线图纸。技术员将审核的图纸问题逐一和设计院解决,以防增补电缆时破坏电缆敷设的整体效果。

电缆清册的编制。电缆清册包括锅炉部分、汽机部分和主控盘间三部分。电缆清册中必须标明电缆路径、电缆敷设顺序、动力和控制电缆分开。机炉部分的电缆应该分层编制,每一层中的电缆应根据就地设备的位置按前后左右面按顺序编制:一般原则为先远后进、先直后弯,然后调整各层电缆的敷设顺序:一般原则为先低标高层、后高标高层。主控盘间的电缆应先编制成排盘电缆较集中的盘柜,后编制电缆较少的盘柜,然后确定成排盘中的电缆具体敷设顺序。完整的电

第 1 页 共 8 页

缆清册编制后,技术员应检查每一根电缆敷设路径的合理性,避免电缆交叉、跳层,预算电缆的长度并将各种型号的电缆预算计划提出、电缆敷设所需的附料计划提出,注明到货日期。

2、人员的组织和管理 参加电缆敷设的人员必须固定,并设立施工负责人。在电缆敷设

前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进行双签字。要求参加电缆人员全线听从指挥,清楚电缆需要前进和后退的口令。培训施工人员绑扎电缆的方法,电缆进入设备的方式;每根电缆敷设后及时挂上标志牌后再敷设下一根电缆,电缆在进入控制盘、台前300~400mm处、进入端子箱150~300mm处固定。电缆敷设做到横看成线,纵看成片,引出方向一致,弯度一致,余度一致,松紧适当,绑线相互间隔一致,达到整齐美观。将电缆两端预留的部分悬挂,以防被踩踏。

3、施工准备 电缆敷设前首先查看电缆的到货是否齐全;其次在电缆的敷设路径上搭设敷设通道,找到电缆轴堆放点儿,准备架轴器、通讯工具、哨子、高音喇叭等,将电缆轴运至堆放处并对电缆轴进行编号、记录相关数据。技术员将编制完的电缆清册交给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安排分段施工负责人及施工人员,认真研究电缆的敷设顺序及排列方式。技术员和施工负责人对出库的电缆进行绝缘测试:用500v兆欧表检查电缆的相间、相对外皮绝缘是否不小于1MΩ,做好测试记录。

4、精心组织施工 电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敷设。技术员和施工负责人依照电缆清册制定每天的敷设计划,再根据设备的实际安装位置检查电缆敷设顺序的合理性,解决敷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施工人员必须把电缆轴架起后进行电缆敷设,电缆轴处至少需要3人。敷设过程中先将电缆主通道和进入就地设备的电缆排列整齐,进入主控部分设备的电缆分阶段进行整理。电缆需要从电缆托架的一侧向另一侧一根一根的敷设,电缆由托架的低部或侧面开孔进入设备;两头的电缆预留足够的余量后,由终端向始端依次绑扎。前面的电缆未固定严禁后面的电缆固定,每隔500mm设一电缆绑扎点;绑扎时必须将电缆拉制,破除电缆自身的机械应力,但用力要适中以免损伤电缆的内部结构。对于电缆拐弯儿处采用三点固定:弯头两侧及拐弯儿弧顶部位。电缆

第 2 页 共 8 页

盘点三号机组工程总结

托架上一层电缆敷设完后,在其上面的另一层电缆必须与其固定在一起。就地的每一层电缆敷设完,在每一层的最远处放一根备用电缆并将电缆绑线进行封头。由同一层托架进入设备电缆的弯曲弧度必须一致,远看都在同一个平面上。电缆在拐弯、狭窄或容易划伤处必须设一人拽电缆;当电缆在敷设过程中拽不动时严禁猛拽,需要和各个分段负责人联系,及时查看原因。电缆敷设过程中各段负责人要认真监督指导施工人员的敷设质量,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立即停工整改,直到符合工艺要求后再进行下一根的敷设。电缆进入设备前必须绑扎牢固,必要时可加装固定支架。每一通道的电缆敷设完后,及时对电缆进行保护。在电缆上铺盖塑料布,塑料布上加盖石棉布,上层电缆托架加装盖板。这样就可以防止电缆被雨淋、被烫伤、被人为地踩踏,将电缆断面踩得凹凸不平,保护了电缆敷设的成果。

5、安全防护措施 装卸、运输电缆盘时,应有防止电缆盘在车内滚动的措施。盘上的电缆头应固定好,电缆盘严禁从车上推下。架起电缆轴时需要足够的人力,要防止电缆轴倾倒砸伤人员。电缆需要从电缆轴的上部引出,放线人员需要站在电缆轴的侧面工作。参加电缆敷设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穿好防滑鞋。用于电缆敷设用的脚手架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遇到雨雪天气严禁在室外进行高空作业。在汽机房中进行电缆敷设时必须保证照明充足,夜间在锅炉上敷设电缆时也要有足够的照明。施工人员必须注意施工现场的孔洞,以防坠落。在交叉作业的场所敷设电缆时施工人员需要防止高空坠物伤人,防止焊渣烫伤电缆。参加电缆敷设的人员需要步调一致,严禁用力猛拉电缆,以防电缆受损和施工人员受伤。每天施工完毕必须及时清理周围的施工场所,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二、电缆接线 在接线前对参加接线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清楚各个设备内部的整体布局,有针对性地练习接线。接线工作的开展应考虑先安排主控盘台的接线,再安排就地盘柜的接线。这样做在分线时较方便、施工简单、工艺美观。接线的工艺是一个整体效果,只有各个环节都搞好才能使整个接线工艺提高。

第 3 页 共 8 页

1、电缆进入设备的布置 一面盘箱柜的电缆敷设完后,根据接线图纸将进入的电缆按盘箱柜的前、后、左、右位置在设备的底部固定牢固(如果设备无固定电缆的合适支架需要自己安装),且接较近端子的电缆宜在外层,接较远端子的电缆宜在内层;最后核对电缆是否敷设齐全,如有问题找主管技术员解决。电缆固定后应记录电缆的排列顺序,为以后制作缆头和挂牌做好基础(这样可以提高接线速度)。进入接线盒的电缆都要使制作好的电缆头刚好在接线盒内。将整理好的线芯束(每个穿线孔绑扎成束)固定在端子排下(上)面,距端子40mm。采用布线器固定线芯束。

2、电缆头的制作 盘箱柜同一面上的电缆头制作成一样的高度,可以采用拉线定位的方法。制作电缆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屏蔽层,应彻底清除半导体绝缘层。带屏蔽的控制电缆其屏蔽线必须从缆头下部引出,且外面套上塑料管引至接地体,穿端子头标明电缆编号。缆头制作采用热收缩套管,热收缩套管应与电缆规格相符;控制缆头统一为黑色,长度为50mm,施工时用热风不用喷灯。电缆头制作完成后应系好打号机打制的PVC电缆标牌。标牌为白色、规格为30*70mm、字体为黑色。每根电缆一个标牌,整个设备内固定的标牌高度一致。电缆标牌用易拉得固定在电缆上,无交叉重叠。

3、分线和接线 在电缆头以上的电缆线芯必须完全松散,并进行拉直,但不能损伤绝缘或线芯。盘柜内部同一走向电缆的线芯绑扎成一园把,在每根电缆的电缆头上部10mm处进行第一道绑扎。接线盒内的每根电缆的电缆头上部10mm处进行第一道绑扎,以后每间隔100mm进行一道绑扎;在电缆进入端子排时,拐弯的两侧均进行绑扎。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能绑扎一起。从一根电缆中每分出二芯进行一道绑扎,当此两线芯的间隔过大时,应单独进行绑扎。备用芯应长于本根电缆中所接最远端子线芯的长度,并且在线芯上穿端子头、写清所属电缆的编号。进入同一排端子排一侧的所有电缆应绑扎成一把,且接较近端子的电缆宜在外层,接较远端子的电缆宜在内层;进入端子排线芯的直线段的长度为50mm,回弯半径为15mm。当盘内电缆较多时,可将线芯束分层固定;第一层固定在柜体上,下一层固定在第一层的电缆线芯上。在施工

第 4 页 共 8 页

盘点三号机组工程总结

中一定要将各个线芯束相互平行排列,横向线芯或线芯应与纵向线芯束垂直。

软线芯不能与端子直接相连,使用与线芯材质相同的接线鼻子进行过度连接。接线鼻子的压接必须牢固可靠,接触良好,不得虚压。独股硬线芯进行煨圈后与端子相连或直接与端子连接(根据端子的形式而定);煨圈旋向应与所接端子排的紧固螺丝旋向一致。同一端子排上的端子头朝向必须一致。端子头上的文字书写顺序为:垂直端子排由左向右书写,水平端子排由上向下书写;端子头的标号必须采用打号机打印。只有这样盘柜接线才能达到横平竖直,整齐、清晰、不交叉,转角一致。

为使接线正确率达到100%,在接线前必须进行校线,在接线后进行复校。校线时必须将电缆的线芯两头都与设备端子完全脱离,依据施工接线图检查有无接线错误,正确后将电缆线芯接好。

4、整理与修复 调试人员查线后必然破坏电缆接线的整体美观,这就需要对线芯进行系统的整理。其中包括调整线芯的排列,端子头的排列及增补,接线盒内电缆头的高低布置等,只有进行完这部才能给接线工作划句号。

5、安全防护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好绝缘鞋。坚持每天的站班会,必须进行班前交底班后总结;每月进行一次重复交底且双签字,班组施工记录齐全。需要接线的设备处于无电的状态下才能接线。对于带过电的设备虽然目前处于停电状态,但仍需要在其进线开关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接线人员在剥电缆皮时必须戴防护手套。在高空处接线时施工人员需系好安全带。接线部位的照明必须充足,周围无孔洞。接线人员严禁倚靠、蹬踏设备。对于不满足安全要求的施工环境,严禁安排接线人员施工。接线人员利用安全学习的时间,认真学习有关的安全规程。接线人员在施工中必须杜绝习惯性违章。整个工作中设立一名兼职安全员负责检查接线人员的安全文明施工。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地方,安全员应立即通知施工人员进行整

第 5 页 共 8 页

改。施工处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奖励制度,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同时随时制定防范措施。施工处经常性地对职工做好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和作好安全施工的宣传教育。制订班组安全工作考核细则,经常性地对班组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接线人员坚持安全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通过我们的积极准备,狠抓管理,精心施工,盘电大唐#3号机组的电缆敷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各方的好评,2001年8月26日—28日华北电管局质量监检中心站对盘电现场#3机组进行了整套启动试运前质量监督检查,检查组的专家在评语中给予电缆敷设、接线很高的评价。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在电缆敷设、接线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下面就几个主要问题总结一下,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借鉴:

1、电缆托架中的电缆外溢

原因分析:a.电缆通道设计容量小;b.电缆敷设路径的选择不合理。

解决办法:a.通道容量小的现象一般出现在电缆夹层,这需要我们在施工电缆托架前就要大致考虑好电缆的分布情况,根据设计情况仔细研究托架的布置与日后的电缆敷设路径是否相符,多和设计了解信息。对于电缆通道压力比较大的部位,和设计联系适当将电缆分流,减轻通道的压力。

b.电缆清册的编制没有很好地考虑托架施工时的想法,同时也没有估计托架的容量。因此在编制电缆清册时要进行实际考察,合理分配各层托架上的电缆,同时也需要就地的电缆托架连接的合理,避免人为地造成某层托架的某个部位电缆外溢。

2、托架直线段标高升降处电缆外溢

第 6 页 共 8 页

盘点三号机组工程总结

原因:电缆托架标高升降一般采用调高片进行处理,在电缆敷设中对电缆固定的难度增加,造成电缆的弯曲度不好控制。

对策:根据现场的安装情况,加工特制的托架。同时在电缆敷设时对该处的绑扎固定进行重点监控,不能只要求将最低层固定好,需要每一层都控制好电缆的弯曲弧度。

3、补放电缆造成断面成型较差

原因:a.电缆的设计变更;b.敷设时电缆型号不齐;

对策:a.在电缆敷设前认真核对电缆清册,将电缆的相关问题与设计达成一致意见;利用自己的施工经验,提前预见些设计的不足和日后运行人员对某些部位可能提出的要求,完善设计;在电缆敷设时在不同层预留一根电缆。

b.电缆计划提前提出,在电缆敷设前对所需的电缆种类进行清点,同时估计好需要的电缆数量。

4、屏蔽线的处理

问题:屏蔽线的外护套管不合适,造成成束的线芯外观不美观。

对策:选用材质坚硬些的塑料套管,同时套管的规格与屏蔽线束的直径相匹配。

5、线芯号型号的选择

问题:线芯号内径太大,造成线芯号松动,排列不齐。

第 7 页 共 8 页

对策:根据电缆线芯的直径,选择合适的线号管,确保松紧度适中,有利于接线;同时严抓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6、安全隐患

热控的电缆轴与电气电缆轴相比,一般比较小,通常不采用机械运输和机械架轴。这样对人的伤害机率比较大,因此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采用汽车运输和吊车装卸,并购置专用的电缆架轴器,确保安全生产。

7、电缆敷设场地和入口的通道布置

电缆敷设场地比较高低不平,无防护棚;电缆在集中倒入的通道上扭绞,将电缆外皮容易磨坏。

解决办法:将电缆敷设用的存放场地进行平整、夯实,并且搭设防护棚;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电缆轴倾倒、电缆被电焊渣等的烫伤及在烈日下爆晒。如果在冬季寒冷的天气时可以在棚内加取暖设施。场地内的电缆实行分类码放,能够有效防止电缆被错用。

在电缆集中进入的入口处加装定滑轮组,将电缆分根倒入;在敷设过程中暂时不用的电缆可以从滑轮上卸下,绑在旁边或倒回电缆轴上。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缆在入口处扭绞和相互磨伤。

电缆工程是一个整体配合的工程,需要施工单位做好机务和电热专业之间的施工协调。电缆工艺的提高应从电缆工程的各个环节细小问题抓起,逐渐积累、严格把关,将各个阶段的小问题具体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电缆工艺提高到新水平。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