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难点初探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难点初探

来源:保捱科技网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难点初探 崔晓 (上海宁区环境监测站上海200052) 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的日期确定标准执行的时段。(2)按污水排 入的受纳水域的环境功能类别,明确不同排放口废水执行的标准 级别。(3)排人市政污水管网的按接管标准执行,无接管标准的按 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的受纳水域的功能,确定污水排放级别。 (4)同一排放口混合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污水,且每 种污水的排放标准又不相同时,应按各类污水的排放标准以及最 高允许排水量核算混合污水排放限值。(5)污水排放标准分时段、 级别规定水污染物最高允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令1998年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 在废气的排放标准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 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 标准}(GB16927—1996)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建设 对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27—1996)要弄清楚以下几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是指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 点:(1)若排气筒高度处于标准列出的两个高度值之间,用内插法 产期间,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经计量认证的监测 计算排放速率;若排气筒高度大于或小于标准中列出的最大或最 单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的工作进行监测。验收监测的内容如下: 小值时,用外推法计算。(2)新污染源排气简高度低于15 m(标准规 建设项目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制度情况;环评中要求的 定最低排气筒高度)时,其排放速率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 各项环保设施的实际建设、管理、运行状况以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的 行。(3)两个或以上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 落实情况;对周围生态影响的全面检查,以及建设项目废水、废气、噪 过程产生)的近距离排气筒,应依次合并为1根等效排气筒,等效 声、固体废物等方面污染排放情况及达标隋况;治理工程及其设施的 排气筒排放速率按相关计算方法计算。有时会碰到多跟排气筒按 处理效果;国家规定的10项总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建设项目 不同组合计算时,计算出等效排气速率不一样的时候,这是应取计 周围环境质量影响的监测分析评价等m。 算几种结果中的最大排放速率为最终的等效排气同的排放速率。 —个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气筒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须 决定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成败。验收监测方案应根 同时达到标准限值,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恶臭污染物排 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验收监测规范,合理的运用验收监测标准,布置 放标准}(GB14554—93)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详细记住标准中规 验收盥则点位,考察验收监测项目的环保设备的有效胜和合理性。 定的8种污染物的名称,因为VOCs检测中会有检出标准中的污染 1验收评价标准的选择 物,应按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值进行考核,项目负责人在最终报告中 验收监测所涉及的环境标准及控制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环 不应遗漏。(2)标准中关于在两个排气筒高度之间的高度采用四舍 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监测分析 五入的方法计算其排气筒高度,这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污染防 (GB16927—1996)规定的不同。(3)排气筒高度低于最低限15米时, 治设计指标。而验收监测中选用的监测标准选用的依据主要由以 其排放速率不采用外推法,排气简排放的标准限值中只有对排放 下几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速率的限值,并没有排放浓度的限值。 批复中所涉及的标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标准及总量控 此外,在进行废气标准的选用上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排放 高度的考核:应严格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及其批复的要求 制指标的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采用的标准;若以上未明 确指出,核实受纳区环境区域类别、环境保护敏感点所处地区的 及行业标准和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核查其排放 环境功能区划情况,套用相应的执行标准(包括级别或类别) 。 高度。(2)对有组织排放的点源:应对照行业要求,分别考核最高 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的项目验收监测方案中主要涉及污水 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对无组织排放的点源:应 的相关排放标准,废气的相关排放标准和噪声的标准。 对照行业要求考核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或周界外最高浓度 在废水排放标准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以建设项目 点浓度值。(4)标准限值的确切含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 许排放速率一般指连续1 h采样平均值或1 h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8期 样品平均值;《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中 烟尘、汞、镉、铅、二恶英,《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浓度限值针对的是测定均值(即焚烧设施于正常状 态下运行1h后,以1次/h的频次采集气样,每次不得低于 45min,连续采样三次,分别测定,以平均值作为判定值);《饮食业 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则是指每次10min的测定值。 (5)标准的正确选用:分清工业炉窑标准、锅炉标准与火电标准; 焚烧炉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标准的适用范围,正确选用标准。(6) 位于两控区的锅炉,除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还应执 行所在 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 噪声排放标准应注意以下方面:(1)厂界噪声背景值修正:根 据各厂界评价点背景值修正后得出各厂界监测点厂界噪声排放 图1氧离子综合除臭工艺流程 噪声的监测布点应按不同噪声标准来区分。工业企业噪声验 值。(2)昼夜等效声级的计算:由于噪声在夜间比昼间影响大,故 收监测测点布置:根据噪声源的位置在敏感点一侧的厂界布点, 计算昼夜等效声级时,需要将夜间等效声级加上lOdB后再计算。 或在所有厂界平均布点,测点数目可根据验收项目规模而确定。 中小项目测点间距可取50—100米;大型项目测点问距可取 100—300米。对厂外环境可能会造成影响的地段,应作为测量重 2验收监测的布点原则 废水验收监测布点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考核污水处理 设施的监测,考察环保处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出口都 要布点监测;(2)考核达标排放的监测,无论生产性废水、生活废 点。厂界噪声变化较大的地段(起伏值大于3-5dBA)可适当加密 测点。环境敏感点噪声监测:(1)测量点应选在建筑物外,离建筑 物的距离不小于1米,传声器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丁1.2米的 地点。(2)环境敏感建筑如为楼房建筑应进行声环境垂直分布监 测并进行评价。测量点可间隔1-3层布设一个监测点,也可逐层 布点监测。(3)环境敏感点噪声如主要来源于建设项目通过同体 传声(如一墙之隔)不得不在室内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 水、还是净下水都要布点监测。若雨水口不下雨也有流动水,则也 要进行监测。(3)考核排放总量的监测,和考核考核达标排放的监 测布点一致,这些点位除用来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还要用来计 算污染物排放总量。废气监测的布点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考核废气处理设施的监测,考察环保处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 果,进出口都要布点监测;(2)考核达标排放的监测,分为有组织 监测和无组织监测;(3)考核排放总量的监测,和考核考核达标排 放的监测布点一致,这些点位除用来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还要 用来计算污染物排放总量。 区域标准10dBA。测点距墙和其它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米,距地 面1.2—1.5米,离窗户1.5米(如窗口也同时传来建设项目噪声,应 开窗测量;如果窗口传来的为其它背景噪声应关窗测量)。(4)测 量分昼间和夜间两个时段分别进行。 在进行废气处理设施的净化效率进行监测的时候,笔者曾经 3结论 接触过一个这样的离子除臭工艺的净化工艺的项目。离子除臭工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内 所以每个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 艺的除臭原理如下:新鲜空气经滤清后通过离子发生装置,瞬间 容,因为每个项目项目不同,被激发成为高能量正负氧离子群,借助设计合理的送风系统将这 收监测方案也会不同,这需要项目负责人对验收的相关标准和规 些高能量氧离子气体均匀送人需治理的污染空间,使其直接与空 范合理的运用,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思考和总结,笔者在本文 气中污染因子接触、混合、反应,从而迅速分解室内有害气体,净 中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化空气。本项目要计算离子除臭系统的净化效率。通常管道的净 参考文献 化效率=(设施进口排放速率一设施出口排放速率)/设施进口排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 放速率,即监测测点◎2#、03#的排放浓度和风量,但这样算出的 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试用版)[M].2004. 硫化氢和氨的排放速率会出现异常情况,因为净化工艺的中有自 [2】唐松林,姚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中若干问 然补风(测点◎1#),这部分风量不参与净化效率的计算,就会出 题的探讨『J1.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 ̄5):63—66. 现先净化后的排放速率增大。所以本项目应监测测点◎l#的风 【3]何妤,严佳.编制验收监测方案和报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量,其设备的净化效率=(◎2#进口风量+◎l#新风风量)X◎2# 【J1.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6):52—54. 进口排放浓度一◎3#出口风量×◎3#出El排放浓度)]/(◎2#进 作者简介 口风量+◎1#新风风量)X◎2#进口排放浓度 崔晓(1982一),男,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作。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8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