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信息架织物为骨架的轻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在泡沫板材中设置整体结构的孔眼型经编三维网架织物作为其增强骨架。
专利公开号为CN105544926A的发明专利申请涉及一种高抗压3D中空复合地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3D中空织物绒经结构层空隙内的不少于一个的中间加强筋,赋予复合材料高抗压性能及其它机械性能。
美国波音公司已将缝纫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用于最新的先进战区运输机计划(AdvancedTheaterTransport)[3]。申请人为波音公司的美国发明申请US6187411公开了一种缝合增强夹层板,其通过每个增强层和泡沫芯在整个板上缝合高密度线圈的高强度线,然后用树脂系统浸渍表皮以完成结构。
公开号为CN106379348A中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地板结构,其包括由无机材料编制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之间具有用于支撑的站立芯柱长丝,站立芯柱长丝外部包裹设置固化层。
液氨存储与输送安全管
理技术探讨
冯继伟(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平顶山467013)
摘要:其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但是在液氨存储与输送过程中由于其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消除原有液氨存储与输送过程中频繁出现的超压及泄露危险因素,降低事故危害性,避免发生重特大事故,提高液氨在化工生产中存储与输送的安全管理技术能力。
关键词:液氨存储与输送;安全管理技术氨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易被液化成无色液体,溶于水等溶剂。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性,高浓度时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引起痉挛及心脏停搏、呼吸停止。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一般多储于耐压容器中。密度:0.617g/cm3,沸点:-33.5℃,低于-77.7℃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分子量:17.04,熔点(℃):-77.7,沸点(℃):-33.4,1%,水溶液pH值:11.7,自燃点:651.11℃,CAS编号:76-41-7,危险货物编号:23003,爆炸极限:16%~25%。
液氨极易挥发,且有腐蚀性,发生化学事故的概率非常高,根据液氨发生的事故的记录知道,液氨一旦发生事故都是大事故,更有群死群伤的灾难性事故。
3结语
近年来,由于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泡沫塑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国内泡沫塑料的生产企业虽然不少,但产品目前还存在闭孔率低、抗压强度低等问题。国内也已开展对泡沫塑料高性能化的研究,但大部分都在试验阶段,因此,相关的高价值专利并不多。随着航天、航空领域竞争逐渐加剧,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必须尽快建立并发展自己的研发团队,形成研发规模,做好专利布局和分析,加大研究深度和提高创造高度,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的研究.机械工程材料.2004,28(1):44-45.学报.1995,12(1):100-101.
[1]王章忠,张祖凤.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芯材与夹层结构[2]唐俊,高磊,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大挠度分析.复合材料[3]A.Velicki.AirFrameDesignConceptsfortheAdvanced
1液氨存储与输送技术现状
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液氨是第一批60种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学品之一,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是大于10吨。液氨作为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在液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存储量较大,基本都会超过这个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传统的生产或使用企业液氨的大量储存一般采用球罐,装车采用球罐与槽车利用液位差进行装车,装车极易出现过装或者泄露发生。卸车过程基本都是采用液氨加热汽化对运输罐车加压进行卸车,这种卸车方式运输罐车极易发生超压和卸车金属软管破裂甚至脱落而导致的大量泄漏事故;输送设备主要采用柱塞泵或者多级离心氨泵,但柱塞泵和普通离心泵由于其固有缺陷,很容易在输送过程中频繁出现超压或泄露事故,对操作人员生命安全及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威胁。同时在液氨的储存输送过程中缺少可靠的监控设施和控制手段,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
如何消除和降低液氨存储及输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超压及泄露危险因素,建立本质安全型的可靠稳定安全生产环境,成为摆在专业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技术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目前国内新技术发展,如果在液氨存储与输送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首先
TheaterTransport.In:48thInternationalSAMPESymposium,LongBeach,2003:1247~1254.
144
2018年09月
技术与信息降低或者彻底消除原有液氨存储与输送过程中频繁出现的超压及泄露危险因素;其次在出现液氨泄露或者超压事故状态下能够将事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降低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坏,通过先进的新技术和可靠的新设备,必将对液氨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提供极大保障。
免事故扩大。
(5)采用新型屏蔽泵输送技术屏蔽泵是一种新型特殊离心泵,泵和驱动电机共同被密封在一个被输送介质充满的耐压容器内,此压力容器只有静密封。这种结构取消了传统离心泵具有的旋转轴密封装置,能做到完全无泄漏,但是不能够解决液氨极其容易气化问题,其优点正是解决液氨输送问题需要的。如果把此类输送设备技术用于液氨输送,并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措施,消除引起液氨输送过程中的波动的因素,彻底解决液氨输送时压力波动、超压及泄漏等问题,消除危险因素,满足生产需求。在改造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①采用立式反向回流型屏蔽泵输送液氨,取消柱塞泵的填料密封装置,彻底消除泄漏源。
②实现流量定量自动控制,根据泵前端压力变化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保证压力稳定以避免气蚀。
③屏蔽泵电机外加套采用冷媒进行冷却防止液氨气化。
2在液氨存储与输送过程中采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1)针对泄露危险高发的卸车环节,采取一系列安全新技术。
加压卸车方式,采用万向节接口和压缩机卸车系统,抽出液氨
①卸车系统改变原有的橡胶软管快装接口液氨加热汽化
球罐气氨对液氨槽车加压卸车,在卸车过程中不会造成液氨球罐的压力升高,有效降低卸车时液氨球罐压力升高造成超压的危险性;
布局,在卸车过程中出现突发液氨泄露时能够迅速控制球罐液氨和槽车中液氨外泄,当现场无法有效控制时远程控制系统动作,远程切断紧急切断阀,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基础上,增设液氨球罐环状多层消防喷淋吸收装置、卸车区域和泵群消防喷淋吸收装置,实现现场消费喷淋分区布置,并采取远程与现场双控制模式对称布局,以应对出现的突发液氨泄露。当突发液氨泄露时迅速启动分区消防水喷淋吸收装置,对泄露挥发的氨气进行喷水吸收。当现场无法进入启动消防水喷淋吸收时,远程控制系统动作及时启动,为进一步查找漏点,消除泄漏源争取时间。
(2)设置可靠的安全泄压系统
原有的液氨系统大量采用的是普通弹簧式安全阀,特别是一些输送设备的安全阀起跳时为防止泄露,泄压时会重新回流至液氨球罐中,这样就会造成由于球罐压力变化产生不确定背压对安全阀起跳产生巨大影响。为消除不确定背压对安全阀起跳压力的影响,消除液氨系统压力升高安全阀不能起跳造成超压的危险性,液氨系统安全阀全部采用平衡波纹管式安全阀,作为超压保护装置,消除背压波动对阀门性能的影响,还能保护弹簧和其他内件免受介质的腐蚀。并能有效地防止介质外漏。
(3)设置可靠的检测监控系统
现场设置检测液氨泄露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根据现场检测数据设置了不同层级的实时报警,同时设置了可视监控系统引入有人监视的监控室,对液氨储存及输送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监控,并结合现场紧急切断系统和消防水喷淋系统对生产现场组成一道强大的安全保障体系。(4)可靠地应急响应机制
编制液氨泄漏事故仿真系统,模拟进行各种状况下的液氨泄露事故仿真效果及影响范围。在模拟仿真事故基础上编制液氨泄露事故预案并进行演练,配置齐全的安全救援和应急处置设施,对可能发生的液氨各类事故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避
③根据氨气极易溶于水的特性,在原有液氨球罐降温喷淋②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并采取远程与现场双控制模式对称
3实践运用
某化工企业自2007-2011年进行上述一系列技术改造后,
运行状况良好,有效解决了液氨储存与输送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消除了液氨经常泄露超压危险,实现了洁净生产需求,达到了安全稳定生产目的。
4结语
液氨存储与输送安全技术舍弃原有的传统卸车方式而采用简单全新的卸车方式,有效降低卸车时液氨球罐压力升高造成超压的危险性;舍弃原有复杂的多级离心式泵或轴塞泵形式而采用简单可靠的单级立式屏蔽泵技术,利用尾端反向回流防气蚀措施和定量控制技术,彻底消除了液氨输送时经常出现的压力不稳定、泄露、超压等危险因素,实现了输送过程中的本质安全性;同时采用事故仿真系统模拟事故状态,通过现场可靠检控检测设备、紧急控制系统和消防喷淋吸收设施,实现液氨储存及输送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安全风险。
液氨存储与输送过程中通过从本质安全、硬件设施、检控检测、突发应对及应急响应等多环节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并通过安全管理手段加以有机结合,环环相扣,编制了一道可靠的安全大网,为企业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屈建海,冯继伟,莫显跃,陈辉。液氨输送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河南化工》,2015(6):36-37.
2018年09月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