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

来源:保捱科技网
战略阶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形势下进行的。中国对日战略包括局部和全面两个阶段。

从1943年7月开始,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并投入同盟国一方。从此,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实际上解体,日本法西斯更加孤立无援。

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作战。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开会,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及其附属岛屿。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1944年1月1日,北方局发出《关于1944年的方针》。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1944年4月,日本动用12个师团、41万人的庞大兵力,在中国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即“一号作战”,企图打通中国交通线,通过中国将日本和东南亚、西南太平洋战线连接起来,以挽救太平洋战场的危局。豫湘桂战役历时8个月,是中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日军虽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在全局方面仍未能走出中国持久战,反而影响了在太平洋战场的对美作战,宣告了日本“长期战”战略的破产。

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华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 1944年6月20日-30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率访华,并与蒋介石举行会谈。

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两军会师于芒友。至3月,胜利结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中,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毙伤日军4.8万余人,基本消灭了日军第18、56师团。

开罗宣言

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5)、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总裁、中华国民、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即:开罗会议),此后的1943年12月1日,美国白宫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这就是有名的《开罗宣言》。

豫湘桂会战

豫湘桂会战,是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贯穿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

战役中至少2.4万日军死亡,加上伤病者共十万人。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除此之外,由于分散了兵力,反而为提供了条件。

抗日根据地名称 浙东抗日根据地 所辖地区 四明、会稽、三北(指余姚、慈溪、镇海3县姚江以北地区)和浦东 成立(形成)时间 1943年8月 主要领导人 谭启龙、何克希 贡献/地位 参加大小战斗3次,克复县城2座,攻克大小据点110个,毙、伤、俘日伪军9000余人 河南抗日根据地 北抵黄河,南抵伏牛山,西至崤山,东接乎汉铁路的广大地区 1945年2月 王树声、戴季英 打通了同鄂豫皖、冀鲁豫及华中淮北抗日根据地的联系

战争损失

伤亡

日本方面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国防部1946年统计)。 方面

据中华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 方面

《抗日发展史略》记载:抗日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人、失踪8万7208人。 平民伤亡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1400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中国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财产损失

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 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另一说6500亿美金(按1945年货币折算)。[90] 空军损失

抗战八年中,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1543架,击伤330架,出动轰炸、驱逐、侦察、运输等飞机计18500架次,作战达4027次。中国空军损失各种飞机(包括训练损失)2468架,61人殉国(其中飞行人员661人)。

1941年8月组成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美国航空志愿队在中国、缅甸、印度支那作战7个多月,以空中损失12架飞机和地面被摧毁61架的代价,取得击落约150架敌机和摧毁297架敌机的战绩。[91]

抗战初期,中国空军力量十分薄弱,处于绝对劣势;但在抗战中后期,美国对华进行援助,中国空军逐渐扭转局势。战争结束时,在华美军总人数60369人,其中空军34726人,[92] 另一说,到1945年8月,美驻华14航空队有飞机2500架,空军官兵达17万人。 海军损失

抗战爆发时,中国海军有各类舰艇74艘,主要为一些轻巡洋舰、炮舰和鱼雷艇,舰船总吨位不足6万吨,最大舰艇仅3000吨,大部分是百吨级小艇。而日本海军的舰船吨位高达116万吨,拥有航空母舰和万吨级战列舰。[93] 中日海军实力悬殊,无法在海上拒敌,只是退守海防。

1937年8月12日,为了建立江阴封锁线,中国海军在江阴凿沉了40余艘军舰与商轮;10月25日,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江阴被日本航母全数击沉。同年底,第三舰队的“镇海”、“永翔”等12艘舰船也分别沉塞于青岛和刘公岛的水道上。中国舰队几乎全部覆灭。

据日本方面的资料来看,海军在抗战期间布设的水雷,重创了日本海军,日军损失60余艘大中小型舰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