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今艺术的商业化与娱乐化

当今艺术的商业化与娱乐化

来源:保捱科技网
大众文艺 ・影视传媒・ 当今艺术的商业化与娱乐化 张夏 (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1O级030000) 摘要: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现代传媒现代传媒为艺术提供了 带来的低俗化倾向也不容忽视。在商业化机制中,要抢占行业先 无尽的推动力。也为艺术带来了新时代的问题在,形成了一把双刃 机,要有收视率,就必须抓住观众,这种把观众和市场等同的做 剑。当今艺术中不乏商业化娱乐化倾向,我们对于这一现象。在正视 法,成为艺术低俗化必然的动因。现今的艺术创作中不少作品为 的同时应当引起反思。对于当代艺术价值的取向不应只是盲目的顺 迎合市场的猎艳审丑需要,单纯追求感官刺激,格调低下,矫情 从,而应立足于现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传播主流的价值观,只 有这样才能在这广阔的大地上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艺术;商业化;娱乐化;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欣赏不再像手抄本那样属于少数贵 族阶级或骚人墨客的,而日益成为广大贫民阶层精神生活的 需要。而今,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传媒的出现为艺 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广阔天 地。艺术创作退下了神圣的光环,演化为一种大众狂欢,艺术从 未如此接近大众生活。现代传媒在给予艺术的创作动力的同时, 也部分地削弱了艺术本身的审美功能。娱乐泛化以及商品化导致 了低俗化倾向以及大众审美趣味的下降,大众的个性顺从地被淹 没在这些平面化的生活方式,符号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 美趣味当中。这也促成了消费文化、大众狂欢的模式。现代传媒 为艺术提供了无尽的推动力,也为艺术带来了新时代的问题所 在,形成了一把双刃剑。就像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这 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当前的艺术创作、传播、欣赏等整个环节都是在市场经济体 制中运行完成,因此,艺术活动的各环节都必然要带有商品交易 的痕迹,只承认艺术的审美功能而不承认其商业功能在现阶段既 不可能也不现实。更何况,商业化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艺术 的发展。就比如说,画家作画需要纸笔颜料、音乐家需要乐器, 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当今许多3D大片的制作 成本相当之高,如若没有一定的商业机制的支持,观众们则就无 缘欣赏到带来视听震撼的电影了。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制作 成本为1.2亿美元, 《阿凡达》的制作成本则高达2亿美元,试想 若没有现代商业机制的支持,我们怎么会观看到如此精美绝伦的 大片呢?还有,艺术的商品化发展,能够为国民经济带来新的增 长点。2011年由滕华涛导演拍摄的,白百合文章主演的《失恋33 天》以890万的投资获得3.5亿的票房神话,同时也带动了双11的 淘宝购物狂潮,在2012年淘宝商城的双11成交额达到了191亿, 而在2013年则达350亿之多,其中在55秒时成交额就破亿。其实 值得一提的是,以商业利润为目的,只是有可能导致艺术价值的 降低,并非必然。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萧伯纳等人都是赚 钱动机极为强烈的作家,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作品质量和在文 学史上的显赫地位。正如《杰克・伦敦》的传记作家欧文・斯痛所 说: “有些人为了文学写作,脑子里不存在丝毫的金钱思想,写 出来的可能是垃圾,另一些人为了金钱写作,却可能创造文学。 决定因素是一个人的才能,而不是与才能的报酬有关的计划。” 世界上任何事物总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坏的一面。当今艺 术的商业化也不例外,它在带给我们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它所 1 76 夸张,内容庸俗,创作手法粗糙,・对艺术和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 破坏。还有一些抗战雷人电视剧题材,比如说《终极任务》,本 应属于历史题材的范畴,是现实题材的一部分,应具有其真 实性,但却出现了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营救莎拉波娃等内 容,违背了艺术真实的要求,受到了大众的吐槽。从此看来,迎 合大众的口味并不是盲从,而要立足于现实,符合社会的主流意 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传播主流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 在这广阔的大地上诗意的栖居。 娱乐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令信息更生动、更形象、 更有趣味,利于传播:另一方面娱乐化容易片面、夸大,导致失 真,甚至形成谣言。泛娱乐化来势汹汹,虽然有时候这些泛娱乐 化的艺术使观众只是肤浅的的感动,并缺乏对灵魂的深层刺激, 然而人们却可以通过娱乐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现实进 行吐槽。比如说,春节期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美丽的契约》, 剧中男女主角通过风趣、幽默的对自来展现反常的契约式婚姻。 在这部剧中,婚姻这种传统的严肃问题,也成了娱乐的对象,其 中固然有艺术夸张加工的成分,但也集中反映了当前城乡发展不 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社会问题。当然,过度娱乐化也会给 人们带来伤害,比如网上的人肉搜索,使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受到 侵犯等。 当代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说: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 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 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们变为被动 的受众,而一切公众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 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在波兹曼看来,当 代文化的娱乐化是一种至死的疾病,它导致文化思性的消失。没 有思性的文化是没有大脑的文化,也是不能为人类生存奠基的文 化。 面对当今艺术的商业化娱乐化倾向,我们应保持理性的思 维,在正视的同时应当进行批判反思。艺术家应把握“把关人” 的使命,对于艺术要有责任担当,应当适当的引导艺术,使其对 社会起到良性反馈、指导的作用,在既满足人们消遣娱乐的同 时,也要让人们收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力求在艺术商品化娱 乐化的道路上,在广阔的大地上诗意的栖居。孔子在《关雎》中 说: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一 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这样的情感符合“礼”的规范,是 审美的情感。因此,对待商业化娱乐化最恰当的莫若“发乎情而 止于善”,若能做到始于快乐、达于智慧,善莫大焉? 参考文献: 鲍丹.娱乐化,不只是笑谈[N].人民日报.2014.2.21.(0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