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符彦卿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符彦卿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摆布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摆布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本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曰: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人,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凶事官给。
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份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B.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C.遂潜兵尾其后/J』顷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D.遂潜兵尾其后川』页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林,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利和地位都不一样。
B.迁散员指挥使、加守太师中的迁和加都是指古代职位的变动,不同的是在文中前者表示下降官职,后者表示晋升官职。
C.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潢的皮革制的腰带。在古代,玉带既是身份等级的明示物,又是帝王首要奖赏物,同时也是边国异族世家的进奉物。
D.肩舆,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即肩舆,东晋反南朝时即风行。清朝有所谓八抬大轿,用八个人抬,这是中高等级别乘坐的。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符彦卿十三岁便善骑射,侍奉庄宗小心诚实,遭到庄宗器重,常出入内室,成年以后被任命为亲从指挥使。
B.兄长叛变,符彦卿上表要求治罪,晋祖没有怪罪于他,还将符彦卿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任右羽林统军。
C.符彦卿被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主动改编戎行,带领数千疲弱之卒,戍守荆州口,随后又被急召,屯守澶渊。
D.李仁恕围攻徐州时派兵牵住符彦卿的马,想随之进城,彦卿之子符昭序正气凛然,誓死护城,贼人惊慌求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2)彦卿对日:臣事晋王,不敢爱死,本日之事,死生唯命。
答案: 10.(3分)D 11.(3分)B 12.(3分)C
13.(10分)(1)数万契丹骑兵在铁丘包抄了高行周,众将无人能招架住敌人的锐气,彦卿独自带领几百骑兵迎击敌军,辽人逃离,高行周才得以免难。(当、引、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彦卿回答说:我侍奉晋王,不敢吝惜生命,如今的情景,是生是死由你抉择。(第一个事、爱、唯命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符彦卿字冠侯,是陈州宛丘人。父亲叫存审,是后唐宣武军节度使、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符彦卿十三岁时,就可以骑马射箭。在太原事奉庄宗,以诚实着称,出入内宫,等到成年,任用为亲从指挥使。进入汴,升任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周围的人都逃散,只有彦卿奋力作战,射死了十来个人,很快乱箭集射庄宗所乘的车子,才痛哭着离开。
晋天福初年,授同州节度使。兄长彦饶也授与节镇滑臺。不久彦饶反水,彦卿上表待罪,要求返回乡里,后晋高祖石敬瑭没有追问。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领右羽林,改节镇鄘延。
少帝石重贵年幼时与彦卿无比亲昵,即位后,召回朝廷,离开京都节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令彦卿率所辖人马在澶渊抵御。契丹骑兵数万在铁丘围困高行周,诸将没有人敢招架他们的鋭气,彦卿独自带领数百骑兵去攻击他们,辽兵逃走,行周得免于难。又协助李守贞讨伐平定青州杨光远,改节镇许州,封祁国公。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谋划攻打契丹。契丹主率十余万人马在阳城包抄晋军,军中缺水,一凿井就会坍塌,争着绞泥水来吸吮,人马渴死良多。当时晋军处于逆风,行将作战,弓箭没法发挥。彦卿对张彦泽、圣甫遇説:与其束手就擒,不如死战,倒也未必会死。彦泽等也认爲是这样。因而暗中派兵跟在他们后面,顺风攻打
敌人,契丹大败,契丹主帅坐骆驼逃走,缉获他们的刀兵铠甲、旗帜仪仗数万返回。少帝褒奖他,改任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被周围的人所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彦卿没有参加,改换他的队伍,把数千老弱兵士配备给他,守卫荆州口。杜重威率大军在滹水投降,慌忙诏令彦卿与高行周带领禁军驻兵澶渊。彦泽引诱辽兵进入汴,彦卿与行周归附辽国。辽主用阳城的失败责问彦卿,彦卿回答説:臣爲晋王做事,不能贪生怕死,今天的事,死生由你。辽主笑着释放了他。
徐州、宋州匪徒蜂起,辽主差遣彦卿返回节镇。途中暂驻甬桥,贼首李仁恕以数万人马攻打徐州。彦卿带领几十人骑马骤然达到城下,仁恕差遣他的人拉住彦卿的马,要求跟随他入城。很快,彦卿之子昭序从城中派军校陈守习放绳子出城,向贼军中大声呼喊説:相公应该爲国家讨伐贼寇,爲什麽自入虎口,匡助贼兵攻城?咱们尽管是父子,现在成了仇人,应该拼死作战,城不能进。贼军惊骇愧疚围成一片,在彦卿眼前下拜,要求免罪,彦卿与他们立下誓言,解围离去。
宋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前来朝见,犒赏全套衣服、玉带。在金凤园宴会习射,太祖七发全体射中,彦卿进献名马庆祝。
开宝二年六月,调任凤翔节度使,因得病乘坐便轿前往。免去他的节度使之职。八年六月,逝世,享年七十八岁。凶事由官府供给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