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4 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与教学优化中的功能解析姚宝亭 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与教学优化中的功能解析 娥 宝亭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摘 耍:认知结构理论是对学习迁移的深入研究,该理论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学习迁移 的内部主观条件。依据认知结构理论,优化教学过程,对提升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认知结构;学习迁移;教学过程 ‘ On the Functions of Cognition Structure to Learning Transiion and Teaching tOptimization YAO Bao—ting (School of Educational,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400234) Abstract:Cognition structure theory is the in-depth study of study migration theory.This theory attaches impor- t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migration and further study reveals the internal migration subjective conditions. Optmiz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based on cognition structure theory has a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tuden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cognition structure;learning transition;teaching process 认知结构是指依据学科知识的事实、概念、命题 等构成的逻辑体系结构,通过心理阐释之后而形成 的一种组织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 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与学科 知识之间的学习行为相互冲突或同化、顺应的过程 积极地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到已 有的认知结构中,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有效的迁移 过程。因此,奥苏伯尔认为,加强认知结构能促进新 的学习,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依据这一理论,一方面,他强调先前的知识经验 是新知识学习一个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他认为过去 中重组认知结构。学习过程的最优化体现于原认知 结构与新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自我监控过程中。探 寻良好认知结构的构建策略,对于顺利开展课堂教 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颇有益处。 一经验对当前学习的影响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 引起认知结构变化间接发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 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有 赖于对先前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和相当牢固地保 持,并且原有学习越巩固,认知结构质量越高,迁移 效果越好。 (二)罗耶理论 、认知结构理论概述 (一)奥苏伯尔理论 认知结构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有意 义言语学习研究中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这种理论 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效影 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因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 都是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者 美国学者罗耶也提出了认知迁移理论,认为迁 移的可能性取决于记忆搜寻过程中相关信息或技能 的可能性,教育应注意增强学生在面临生活问题时 提取已经习得经验的能力。迁移理论在教育教学中 收稿日期:2008—01—23 作者简介:姚宝亭(1980一),男,汉族,安徽淮南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校社会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有实际而重要的意义。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 二0 OJk年第一期 75 4.通过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可以使学习者在有 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快、更好,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主 动、准确地反映原有的经验,防止原有经验的恪性 所,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因此学习迁 移也大部分在课内完成。课外的学习主要是形成、 巩固课内新迁移所形成的新的定势,因此学习迁移 重点在课堂上。 化。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要应用迁移规 律进行教学和培训系统的设计,在教材的选择,编 排,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成效的 此外,罗耶还通过认知迁移理论揭示了教学必 须遵循的有关原则:第一,努力寻找新旧知识的最佳 联系点,促进意义学习。第二,从培养能力入手,促 进迁移向有效方向发展。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借助 考核等方面利用迁移规律,加快教学和培训的过程。 三、依据认知一迁移理论。寻求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师的指导,使迁移依靠自身的力量,顺利地进行。 第四,尽量采用启发、类比、联想等教学方法,提高迁 移速度。第五,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特别是逆向思 维,对提高学生能力、促进有效迁移能产生很大的影 响。第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使迁移在课堂的愉快气氛中进行。 二、良好的认知结构是促进学习迁移的核心条 件 . 1.在学习中,认知结构一般是指个人在以前学 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经验组 成的心理结构。其质量,如知识经验的准确性、知识 经验联系的丰富性和组织性等都影响学生在学习新 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 确性,从而影响迁移的发生。 2.要有效地解决某种问题,除一些基本的分析、 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外,还需运用头脑中已 有的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迁移能力的培 养人手。学习发生迁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在学习 者头脑中塑造起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提供一些 比所要学习的材料在抽象性、概括性和综合水平上 都较高的“引导性材料”,以便于使认知结构中已有 的观念内容能跟新的学习材料产生清晰地关联.把 这个能起到中间的认知“桥梁”作用的材料称为“先 行的组织者”。 3.教学虽是学习具体的内容,但为形成高抽象 性的观念,就需要采取总括学习、归纳学习(即由具 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这种方式,实行通过具体 内容,发展中等层次的抽象或一般观念而最终达到 形成较高层次的抽象性与概括性观念的教学认知模 式,即具体事例——先行组织者:一定抽象性的较一 般的观念至最高层次的观念,这样的教学最终就可 使学生形成日后可利用的在理解新的学习内容时所 需要的能起固定作用的适当的观念,从而提供了产 生学习迁移的必备条件。 (一)熟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培育新的知识生 长点 有意义学习表明,要使学生有效地接纳新知识,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观念、经验。观 念是知识的灵魂,包括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经验 是学习的文化素质,它包括一般经验与处理具体问 题的经验,如思考问题、提出与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等。知识掌握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 构过程,它直接取决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如何有 效运用这些知识加工面临的新的学习材料。所以教 师应认真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能力,分析原有基 础与新内容的差距,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 分利用学生原有基础来学习新知识。 首先,根据需要可就某一认知范围编制诊断性 的测验。在测验中,既要有简单的概念、公式、规律 等测题,又要有解题方法、技能技巧等测题,还可以 有综合性较大的能力测题。通过测验,教师可以把 学生某一范围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水平和层次加以准 确区分,从而分出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高低。 其次,在教授新课之前,可以通过简单复习提 问,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为后续的学与教提供参考 依据。同时,也可以统计分析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 的缺漏,为“补救”提供第一手材料,以完善学生原 有认知结构,为以后的学习扫清障碍,从而为提高学 习效率创造条件。 (二)选择和重组知识,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潜 力 奥苏伯尔指出:“学生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知识 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材的 基础上,根据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及认知水平的高低, 对教材进行必要的选择、剖析、加工。依据教材的内 在逻辑关系置新组织,以形成相对完整的、联系较强 的知识结构,为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形成学生良好认 知结构,提供有力的保证。 首先,要选择具有较高概括性的基本概念、公 式、定理。并将它们放在重要位置上。这样,就使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6 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与教学优化中的功能解析姚宝亭 生在重点接受具有较高概括性的知识点的学习中, 念内涵与外延的遗彻掌握。必须为学生精心选择理 易于形成较为完整的既有抽象观念又有丰富内容的 解概念的正反例,并不断进行变式练习。正例体现 认知结构。 变化,显示其全面性,防止学生将非本质属性作本质 其次,在选择联系广泛的知识之后,可以按照教 属性来概括;反例的呈现耍有助于学生提高辨别能 材的逻辑结构,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方法重新组 力,使概念概括精确化。这样,强化基本概念的学 织这些知识,力求通过教学使得学生能充分理解概 习,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 念,并对概念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并纳入学生 迁移,活跃学生的思维。 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钡悟,充分发挥他 (四)渗透“化归”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们的智慧潜力。 “化归”即转化与归结的意思,把有待解决或未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强化辅以促进 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 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以“化归”为主 作深入、全面的思考,不断使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 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揭示了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 提高学生认知结构的辨别性和清晰性,并进一步巩 从而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学中,教师要 同强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在教学 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 过程中,教师还有围绕着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求解 能力,不断建构学生良好认知结构。 问题而进行,衡量学习效果也是通过解决问题的水 首先,要使学生知道一个人的发展主要靠自己, 平来评价的,问题也就成为教学的核心。 他人只是辅助而不能替代。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生良 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并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能够自 好认知结构形成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 主选择、自主活动、自主发展。 活动、主动参与活动,不断进行自主学习。教学中, 其次,使学生学会创造。第一、应培养学生的创 教师可以积极为学生的参与不断设境。如探索新问 造兴趣。兴趣对于学习、创造来说非常重要。教学 题的铺垫、问题的设计;引出探索问题。让学生去探 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给予充分激发, 索、发现设计;对发现结论进行验证设计等。这样, 不断强化,让学生抓住日常生活中那些闪光的东西, 在一步一步的主动思考中,学生则会逐步完善认知, 尽情领略自己创造的火花。第二,鼓励学生大胆质 提高认知水平。 疑。提出问题本身就蕴涵着创造思维的火花,解决 其次,强化基本概念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问题更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总之,只有善于发 概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之一。认知 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找 结构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对概念理解的 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程度。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置视学生对每一个概 (责任编辑:李化树)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Rickard,T.C&Boume,L.E,An identical—elements modelof basic arithmetic skills.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1995 [6] 杜晓新等.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邢强.现代认知心理学视野中的学习迁移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6). [8] 王丽琴.学习迁移的教学论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