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不断创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
来源:保捱科技网
今年以来,达州市高度重视、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形 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 见 精神,及时研究出台贯彻 意见 精神的文件,有力地推进 全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工作体系更加完善。依据 意见》精神,达卅r市建立了 一、统一领导、部牵头负责,各有 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密切配合的责任 体系,改变了“都有责任管又都没 有管好”的现状;推行部门联动, 明确相关部门承担的职责、权利、 义务,实现分工有序;完善组织 况。实行优中选优,完善党外代 表人士人才储备库,截至目前, 全市共储备科级以上党外后备干 部195名,占科级后备干部总数的 10.5%。创新培养方法,更加重视 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定期举办培 训班,不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 治素养。通过上挂下派等方式,使 部分党外代表人士得到锻炼,到今 年底,全市已下派63名党外干部到 县、乡、村挂职锻炼,选派12名党 外干部跨部门轮岗交流。 作平台。2012年,学校组建“四川 三、选任机制逐步健全。按照 “政治坚定、业务突出、群众认 可”的标准,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 选拔任用力度。制定各领域党外代 表人士综合考核办法,完善党外代 部、部及任务较重部门的 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党外代表 人士队伍建设情况,制定培养选拔 党外代表人士的措施。目前全市党 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正按既定计划 有力地向前推进。 表人士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在公 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中,制 定措施,留出职位定向选拔党外人 士;在领导班子调整时,对应配备 而没有配备党外干部的领导班子,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配好党外干部; 在党外知识分子集中和与群众利益 密切关联的部门,优先安排党外代 表人士担任领导干部;在党外人士 政治安排中,要求适当放宽条 件,增加职数,建立长效机制。 2010年以来,全市共提拔党外干部 78名,占提拔干部总数的9.9%,其 中厅级2人、县处级16人,全市党外 代表人士在及部门、司法机关 领导班子中的配备比例均已符合中 央、省、市的要求。 四、督促考核切实逗硬。为增 二、培养力度不断加大。拓宽 发现党外人才的渠道,摸清党外人 士的行业分布、职业特点、思想状 同心 专家服务团一宜宾学院分 团”,成员33人。专家团成立后, 主动与部、人才办、 市社科联、市科技局等部门对接, 初步建立起与地方的协调机制。一 年多来,专家服务团先后赴宜宾市 翠屏区、宜宾县、江安县以及金 坪、铁清、观音、象鼻等乡镇考察 调研,开展支教、项目指导、园区 前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中有民主党 派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22人,占 总数的l8.3%,另有10名民主党派 规划、景观设计、信息化建设等服 务工作。由于成果显著,被统 战部评为实施“同心”行动取得明 显成效单位。 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提 出要求,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科级干部。 2009年和2013年,学校26个副处级 岗位和1 5个科级岗位面向全校竞 聘,有9位党外人士脱颖而出走上领 通过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 设,学校党外知识分子中涌现出全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社科基金负责人,四川省三八红旗 手,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 精品课程负责人,全国大学生电子竞 赛、化工设计大赛和物理教学技能赛 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四川省“建功 立业标兵”等优秀人才。 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人才 和干伍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各 县(市、区)年终目标考核内 容。与此同时,明确各级部门 导岗位。同时,一部分民主党派成 员被选派到宜宾市国资委副主任、 江安县副、屏山县教育局 助理等岗位上挂职锻炼。 4、组建“同心”专家服务团, 为党外知识分子搭建服务地方工 负责协调和督查上级及精 神的落实情况,重点督查执行 措施、建立工作机制、落实量化指 标等情况,确保和的 在实施过程中不走样、不缩水、不 打折。 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