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
习题集
苏小江 2014/6/1
内容:书中例题和课后习题
完美.格式.编辑
绪论
[例0-1] 某住宅砖墙壁厚为1240mm ,其导热系数为10.6W/(m2·K),墙壁内、外两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分别为:h17.5W/(m2K) ,h210W/(m2K),冬季内外两侧空气的温度分别为:tf120C,tf25C,试计算墙壁的各项热阻,传热系数以及热流密度。
[例0-2] 一冷库外墙的内壁面温度为tw12C,库内冷冻物及空气温度均为
tf18C。已知壁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5W/(m2K),壁与物体间的系统辐射系数
24试计算该壁表面每平方米的冷量损失?并对比对流换热与热辐射C1、25.1W/(mK),
冷损失的大小?
13、求房屋外墙的散热热流密度q以及它的内外表面温度 和 。已知:δ=360mm,室外温
度 = -10℃,室内温度 =18℃,墙的λ=0.61W/(m.K),内壁表面传热系数h1=87W/(m².K),
外壁h2=124W/(m².K)。已知该墙高2.8m,宽3m,求它的散热量Φ?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15、空气在一根内径50mm,长2.5m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平均温度为85℃,管壁对空气的h=73W/m.℃,热流通量q=5110W/m。,试确定管壁温度及热流量。
2
C1.23.96,求每平方米的
16、已知两平行平壁,壁温分别为 =50℃, =20℃,辐射系数
辐射换热量W/m。若 增加到200℃,辐射换热量变化了多少?
2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第一章 导热理论基础
[例1-1]厚度为δ 的无限大平壁,λ为常数,平壁内具有均匀内热源 (W/m³),平壁x=0 的一侧绝热, x=δ的一侧与温度为
tf的流体直接接触进行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是已
知的,试写出这一稳态导热过程的完整数学描述。
[例1-2] 一半径为R长度为l的导线,其导热系数λ为常数。导线的电阻率为ρ(Ω.m²/m)。导线通过电流I(A)而均匀发热。已知空气的温度为 ,导线与空气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试写出这一稳态导热过程的完整数学描述。
2、已知Low-e膜玻璃的导热系数为0.62W/(m.K)玻璃的导热系数为0.65W/(m.K)空气的导热系数为0.024W/(m.K)氩气的导热系数为0.016W/(m.K)试计算该膜双中空玻璃导热热阻。
6、一厚度为50mm的无限大平壁,其稳态温度分布为: tabx℃式中a=200℃,b=-2000℃/m2。若平壁材料导热系数为45W/m.℃,试求:(1)平壁两侧表面处的热流通量;(2)平壁中是否有内热源?为什么?若有的话,它的强度应是多大?
2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第二章 稳态导热
[例2-1]有一锅炉炉墙由三层组成,内层是厚 δ 1 =230mm的耐火砖,导热系数λ 1 =1.10W/(mK);外 层是δ 3 =240mm的红砖层,导热系数λ 3 =0.58W/(mK); 两层中间填以δ 2 =50mm的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导 热系数λ 2 =0.072W/(mK)。已知炉墙内、外两表面温 度t w1 =500℃、t w2 =50℃,试求通过炉墙的导热热流密 度及红砖层的最高温度。
[例2-2]一由三层平壁组成的锅炉炉墙,结构与例2-1相同。但已知边界条件改为第三类,即:炉墙内侧温度 =511℃,烟气侧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h1=31.1W/(m.K);炉墙 外厂房空气温度 =22℃,空气侧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h2=12.2W/(m.K)。试求通过该炉
墙的热损失和炉墙内、外表面的温度 和 。
[例2-3] 一炉渣混凝土空心砌块,结构尺寸如图所示。炉渣混凝土的导热系数1=0.79W/(mK),空心部分的导热系数2=0.29W/(mK)。试计算砌块的导热热阻。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2-4]外径为200mm的蒸汽管道,管壁厚8mm,管外包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导热系数λ1=0.022W/(m.K),厚40mm。外壳为高密度聚乙烯管,导热系数λ2=0.3W/(m.K),厚5mm。给定第三类边界条件:管内蒸汽温度 =300℃,管内蒸汽与管壁之间对流换热的表 面传热系数h1=120W/(m.K);周围空气温度 =25℃,管外壳与空气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h2=10W/(m.K)。求单位管长的传热系数 、散热量 和外壳表面温度 。
[例2-5]设管道外径d=15mm,如果用软质泡沫塑料作为保温层是否合适?已知其导热系数λ=0.034W/(m.K),保温层外表面与空气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10W/(m.K)。
[例2-6]一铁制的矩形直肋,厚δ =5 mm,高H = 50 mm,宽L = 1m,材料导热系数λ =58 w/mK, 肋表面放热系数h = 12 w/mK,肋基的过余温度θo = 80 oC。求肋表面散热量和肋端过余温度。
[例2-6]如图2-18所示的环形肋壁,肋片高度l=19.1mm、厚度δ=1.6mm,肋片是铝制并镶在直径为25.4mm的管子上,铝的导热系数λ=214W/(m.K)。已知管表面温度 =171.1℃,周围流体温度 =21.1℃,肋片表面与周围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141.5W/(m².K),试计算每片肋片的散热量。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2-8]一传达室小屋,室内面积为3mx4m,高度为2.8m,红砖墙厚度为240mm,红砖的导热系数为0.43W/(m.K)。已知墙内表面温度为20℃,外表面温度为-5℃,试问通过传达室的四周墙壁的散热量为多少?
8、某建筑物的混凝土屋顶面积为20m²,厚为140mm,外表面温度为-15℃。已知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1.28 W/(m.K),若通过屋顶的散热量为5.5x10³W,试计算屋顶内表面的温度。
9、某教室的墙壁是一层厚度为240mm的砖层和一层厚度为20mm的灰泥构成。现在拟安装空调设备,并在内表面加一层硬泡沫塑料,使导入室内的热量比原来减少80%。已知砖的导热系数λ=0.7W/(m·K),灰泥的λ=0.58W/(m·K),硬泡沫塑料的λ=0.06W/(m·K),试求加贴硬泡沫塑料层的厚度。
16、蒸汽管道的内、外直径分别为160mm和170mm,管壁导热系数λ=58W/m.℃,管外覆盖两层保温材料:第一层厚度δ2=30mm,导热系数λ2=0.093W/m.℃;第二层δ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3=40mm,导热系数λ3=0.17W/m.℃,蒸汽管的内表面温度 =300℃。保温层外表而温 度 =50℃,试求:(1)各层热阻,并比较其大小,(2)每米长蒸汽管的热损失,(3)各层之间
的接触面温度 和 。
19、一外径为100mm,内径为85mm的蒸汽管道,管材的导热系数为λ=40W/(m·K),其内表面温 度为180℃,若采用λ=0.053W/(m·K)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并要求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不高于40℃,蒸汽管允许的热损失 =52.3 W/m。问保温材料层厚度应为多少? 23、 一直径为d,长度为l的细长圆杆,两端分别与温度为t1和t2的表面紧密接触,杆的侧面与周围流体间有对流换热,已知流体的温度为 ,而 t1或t2,杆侧面与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杆材料的导热系数为λ,试写出表示细长杆内温度场的完整数学描述,并求解其温度分布。 24、一铝制等截面直肋,肋高为25mm,肋厚为3mm,铝材的导热系数为λ=140W/(m·K),周围空气与肋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752w/(m².。已知肋基温度为80℃和空气温度为30℃,假定肋端的散热可以忽略不计,试计算肋片内的温度分布和每片肋片的散热量。
27、一肋片厚度为3mm,长度为16mm,是计算等截面直肋的效率。(1)铝材料肋片,其导热系数为140W/(m﹒K),对流换热系数h=80W/(m²﹒K);(2)钢材料肋片,其导热系数为40W/(m﹒K), 对流换热系数h=125W/(m²﹒K)。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
[例3-1] 一无限大平壁厚度为0.5m, 已知平壁的热物性参数=0.815W/(mk), c=0.839kJ/(kg.k), =1500kg/m³, 壁内温度初始时均为一致为18ºC,给定第三类边界条件:壁两侧流体温度为8 ºC,流体与壁面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8.15w/(m².K),试求6h后平壁中心及表面的温度。
[例3-2]已知条件同例3-1,试求24h及三昼夜后,平壁中心及表面的温度;并求24h中每平方米平壁表面放出的热量。
[例3-3] 一道用砖砌成的火墙,已知砖的密度ρ=1925kg/m³,比定压容 =0.835kJ/(kg.℃),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导热系数λ=0.72 W/(m.℃)。突然以110℃的温度加于墙的一侧。如果在5h内火墙另一侧的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试问此墙的厚度至少为多少?若改用耐火砖砌火墙,耐火砖的密度ρ=20 kg/m³,比定压容 =0.96kJ/(kg.℃),导热系数λ=1.0W/(m.℃),这时此墙的厚度至少为多少?
[例3-4] 应用恒定作用的热源法测定建筑材料的热扩散率。采用5~10μm厚的鏮铜箔作为平面热源,已知初始温度 =18℃,通电加热360s后,测量得到x=0处的温度t =31.1℃,x=20mm处的温度 =20.℃,试计算该材料的热扩散率。
[例3-5] 有一直径为0.3m、长度为0.6m的钢圆柱,初始温度为20℃,放入炉温为1020℃的炉内加热,已知钢的导热系数λ=30W/(mK), 热扩散率a=6.25×10-6m2/s,钢柱表面与炉内介质之间的总换热系数h=200w/(m²K),试求加热1h时后,如图所示钢柱表面和中心点1、2、3和4的温度以及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8、一钢板厚度为3mm,面积为1×1㎡,初始温度均匀为300℃,放置于20℃的空气中冷却。已知钢板的导热系数为λ=48.5W/(m·k),热扩散率a=12.7×10-6㎡/s,板与空气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39 W/(m².K),问需要多长时间钢板才能降低至50℃。
9、一不锈钢板厚度为0.15m,初始温度为20℃,放置在温度为1200℃的炉内加热,已知不锈钢热扩散率为3.95× ㎡╱s,钢板在炉内的表面传热系数为250W╱(㎡.K),试求钢板加热到800℃时所需时间。
10、将初始温度为80℃,直径为20mm的铜棒突然置于温度为20℃、流速为 12m/s的风道中,5min后铜棒温度降低到34℃。计算气体与铜棒的换热系数? 已知:铜棒ρ = 54 kg m3 , c = 383.1 J (kg .℃), λ = 386W (m .℃)
11、有两块同样材料的平壁A和B,已知A的厚度为B 的两倍,两平壁从同一高温炉中取出置于冷流体中淬火,流体与平壁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近似认为是无限大。已知B平壁中心点的过余温度下降到初始过余温度的一半需要12min,问平壁A达到同样的温度需要多少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时间?
13、一加热炉炉底是40mm的耐火材料砌成,它的导温系数为5×10-7m2/s,
导热系数为4.0W/m.℃,炉子从室温25℃开始点火,炉内很快形成稳态的1260℃的高温气体,气体与炉底表面间换热系数为40W/m.℃,问达到正常运行要求炉底壁表面温度为1000℃,试确定从点火到正常运行要求所需时间。
第四章 导热数值解法基础
[例4-1] 设有一矩形薄板,参看图4-4,已知a=2b,在边界x=0和y=0处是绝热的,在x=a处给出第三类边界条件,即给定h和 ,而边界y=b处给出第一类边界条件,即温度为已知 t= 。试写出各节点的离散方程。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4-2]一矩形薄板,节点布置参看图4-5,薄板左侧边界给定温度200℃,其他三个界面给定温度为50℃,求各节点温度。
[例4-3] 一半无限大物体,初始时各处温度均匀一致并等于0℃,物体的热扩散率a=0.6x m²/s,已知物体表面温度随时间直线变化, =0.25τ,试用显式格式计算过程开 始后10min时半无限大物体内的温度分布。
[例4-4] 一厚度为0.06m的无限大平壁,初始温度为20℃,给定壁两侧的对流换热边界条件:流体温度为150℃,表面传热系数h=24 W/(m².K) 。已知平壁的导热系数λ=0.24 W/(m.K) ,热扩散率a=0.147x m²/s,试计算2min后,无限大平壁内各节点的温度。
[例4-5] 一厚度为0.1m的无限大平壁,两侧均为对流换热边界条件,初始时两侧流体温度与壁内温度一致tf1=tf2=t0=5℃;已知两侧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h1=11 W/(m2K)、h2=23W/(m2K), 壁材料的导热系数=0.43W/(mK),导温系数a=0.3437×10-6 m2/s。如果一侧的环境温度tf1突然升高为50℃并维持不变,计算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平壁内温度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分布及两侧壁面热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一直计算到新的稳态传热过程为止。
第五章 对流换热分析
[例5-1] 20℃的水以1.32m/s的速度外掠长250mm的平板,壁温tW=60℃。
(1)求x=250mm处下列各项局部值:δ,δt,Cf,x,hx,并计算全板长的平均传热系数h,全板换热量φ。(W:板宽为1m) (2)沿板长方向计算δ; ;h; 的变化,并绘制曲线显示参数的变化趋势。
[例5-2]20℃空气在常压下以33.9m/s速度外掠长250mm的平板,壁温 =60℃。 (1)求x=250mm处下列各项局部值:δ; ;h; ;计算全板的换热量Φ(W,板宽为1m); (2)沿板长方向计算δ; ;h; 随x的变化,并绘制曲线显示参数的变化趋势。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5-3]常压下20℃的空气以33.9m/s外掠壁温为60℃的平板,板长为1.5m,求该板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及换热量(板宽按1m计算)。
[例5-4]计算上例的局部及平均表面传热系数沿板长的变化,并绘成图。 12、20℃的水以1.5m/s的速度外掠平板,按积分方程解求离前缘150mm处的边界层厚度。
13、由微分方程解求外掠平板,离前缘150mm处的流动边界层及热边界层度,已知边界平均温度为60℃,速度为u∞=0.9m/s。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18、空气以10m/s速度外掠0.8m长平板, =80℃, =30℃,计算该板在临界Re下的 ,全板 平均表面传热系数以及换热量(板宽为1m,已知R =5x )
19、与上题同样换热参数,但流体为水,试与上题作比较。
23、已知某对流换热过程的热边界层温度场可表达为t=a-by+c ,壁温为 ,主流温度为 , 试求它的表面传热系数。
26、温度 =80℃的空气外掠 =30℃的平板,已知 =124.4 ,试求该平板长为0.3m,宽0.5m 时的换热量(仍不计宽度的影响)?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31、煤气以平均流速 =20m/s 流过内径d=16.9mm,长l=2m 的管子, 由于不知道它的表面
传热系数,今用实测得管两端煤气的压降△p 为 35N/m² ,试问能否确定此煤气与管壁的平均传热系数?已知该煤气的 物性是:ρ =0.3335kg/m 3 , =4.198kJ/(mg.k),ν =47.38× m ² /s,λ =0.191W/(m.K).管内流动摩擦系数f的定义式是: △p=f,又已知: St.P = (管内流动两传类比率)。
第六章 单相流体对流换热
[例6-1]一台管壳式蒸汽热水器,水在管内流速 , 全管水的平均温度, =90℃,管壁 温度 =115℃,管长1.5m,管内径d=17mm,试计算它的表面传热系数。
[例6-2] 某厂燃气—空气加热器,已知管内径d=0.051m,每根管内空气质流量M=0.0417kg/s,管长l=2.6m,空气进口温度 壁温保持 =250℃,试计算该加热器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30℃,
[例6-3] 某换热设备管子长l=2m,内径d=0.014mm,生产过程中壁温保持 =78.6℃,进口水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温 为若干m/s时,其出口水温 =22.1℃,问管内水的平均流速 达到50℃?并确定此时的表面传热系数?
[例6-4]某厂在改进换热器时,把圆管改制成椭圆形断面管(设改制后周长不变)。已知椭圆管内的长半a=0.02m,短半轴b=0.012m,试计算在同样流量及物性条件下,椭圆管与圆管相比,其管断面积,当量直径,流速,Re,Nu,h及压降等的变化比。
[例6-5]水以1.5m/s的速度流过d=25mm,l=5m,△p=5.6kPa的管子,管壁 =90℃,进出 口水温分别为25℃和50℃,试从类比律计算表面传热系数,并与按光滑管计算的结果比较。
[例6-6] 空气横掠叉排管束,管外经d = 25mm, 管长l = 1.5m,每排有20根管子,共有5
t排,叉排S1 =50mm、S2 = 37mm。已知管壁温度为tw=110℃,空气进口温度为f15C,
空气流量 。求空气流过管束加热器的表面换热系数。
[例6-7]试求新型竖直管束(采用外径d=30mm的管材)暖气散热器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已知管长H=1800mm,表面温度 =86℃,室温 18℃。
[例6-8]以常热流加热的竖直平壁,热流通量q=255W/ ,外界空气温度为20℃,壁高0.5m。若不计表面辐射,试计算该壁自然对流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例6-9]计算竖壁封闭空气夹层的当量表面传热系数 随夹层厚度的变化,设夹层两侧表面温 度分别为 =20℃, =0℃,夹层高H=1m,计算厚度δ从3~60mm。
16、进口温度为10℃,质流量为0.045kg/s的空气在直径51mm,长2m的管内被加热,壁温保持200℃,试用式(6-4)计算它的表面传热系数和出口温度。
1. 23、空气在管内受迫对流换热,已知管径d=51mm,管长l=2.6m,空气质流量M=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0.0417kg/s,进口温度t`f=30℃,管壁的热流密度q=12120W/㎡,求该管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h,空气在管子进口和出口端的表面传热系数h`,h``,出口温度t``f,管壁进口和出口端的壁温t`w, t``w。
28、空气以0.0125kg/s流量流过直径50mm, 长为6m的圆管,温度由23.5℃加热到62℃,试求在常壁温换热条件下管壁温度tw,表面传热系数h及换热量Ф。(建议用式(6-5)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33、空气横向掠过单管,管外径12mm,管外最大流速u=14m/s,空气温度tf=30.1℃, 壁温tw=12℃。求空气的表面传热系数。
35、水横向掠过5排叉排管束,管束中最窄截面处流速u=4.87m/s, 平均温度tf=20.2℃,
s1s21.25d壁温tw=25.2℃, 管间距d, d = 19 mm, 求水的表面传热系数。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44、顶棚表面温度 13℃,室内温度25℃,顶棚4m×5m,试求自然对流换热量及其表面传热系数。
45、倾斜放置,温度为45℃的1m×1m平板,热面朝上接受辐射热300W/ m2,辐射热被全部吸收,然后以自然对流方式散出,环境温度为0℃,板背面绝热。试求稳态时,该板平均温度能达到的最大值。
2. 52、某建筑物墙壁内空气夹层厚δ=75mm,高2.5mm,两侧壁温分别为tw1=15℃,tw2=5℃,
求它的当量表面传热系数及每平方米通过夹层的热量。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第七章 凝结与沸腾换热
[例7-1] 一台卧式蒸汽热水器,黄铜管外径d=126mm,表面温度 =60℃,水蒸气饱和温度 =140℃,热水器垂直列上共有12根管,求凝结表面传热系数。
[例7-2]外径50mm管子垂直放置, =120℃的干饱和水蒸气在管外凝结,管长l=3m, =100℃, 试求凝液膜液态转变为紊流时的高度 及该管全长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例7-3]试用能量守恒原理论证式(7-9),推导时按线性温度分布考虑液膜的过冷度。
[例7-4]一横放的实验用不锈钢电加热蒸汽发生器,水在电热器管外大空间沸腾,绝对压强为1.96x Pa,已知电功率为5kW,管外径16mm,总长3.2m,求表面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并检验它的壁温。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7-5]在1.013x Pa绝对压强下,纯水在 =117℃抛光铜质加热面上进行大空间泡态沸腾, 试求q及h。
第八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例8-1]测定对应于太阳最大光谱辐射力 的峰值波长 m 约为0.503μm。若太阳可以近似看作黑体看待,求太阳的表面温度。
[例8-2]试分别计算5762K、3800K、2800K、1000K、400K的黑体最大光谱辐射力 所对应的峰值波长 m ,以及黑体辐射中可见光和红外线辐射(0.76~1000μm)能量占黑体总辐射能量的比例。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8-3]已知某太阳能集热器的透光玻璃在波长从λ1=0.35μm至λ2=2.7μm范围内的穿透比为85%,在此范围之外是不透射的。试计算太阳辐射对该玻璃的穿透比。把太阳辐射作为黑体辐射看待,它的表面温度为5762K。
[例8-4]在一个直径为0.02m、温度为1200K圆形黑体表面的正上方l=0.3m处,有一个平行于黑体表面、直径为0.05m的辐射热流计,如图8-7所示。试计算该热流计所得到的黑体投入辐射能是多少?若辐射热流计仍处于同样高度,求热流计偏移多少距离,热流计得到的黑体投入辐射能为原来的50%。
[例8-5]某漫射表面温度T1=300K,其光谱吸收比如图8-11所示。把它放在壁温T2=1200K的黑空腔中,计算此表面的吸收比α和发射率ε。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第九章 辐射换热计算
[例9-1] 两个相距300mm、半径为300mm的平行放置的圆盘。相对两表面的温度分别为t1=500℃及t2=227℃,发射率分别为10.2及10.4,两表面间的辐射角系数X1,2=0.38.圆盘的另两个表面不参与换热。当将此两圆盘置于一壁温为t3=27℃的一个大房间内,试计算每个圆盘的净辐射换热量和容器壁3的温度。
[例9-2]有一空气间层,热表面温度t1=300℃,冷表面温度t2=50℃。两表面的发射率ε1=ε2=0.85。当表面尺寸远大于空气层厚度时,求此间层每单位表面积的辐射换热量。
[例9-3]某车间的辐射采暖板尺寸是1.8x0.75 ,板面的发射率ε1=0.94,温度t1=107℃。如果辐射板背面及侧面包有保温绝热材料,求辐射板面与车间墙面间的辐射换热量。已知墙面温度t2=12℃,不计辐射板背面及侧面的辐射作用。
[例9-4] 两个相距300mm、半径为300mm的平行放置的圆盘。相对两表面的温度分别为t1=500℃及t2=227℃,发射率分别为10.2及10.4,两表面间的辐射角系数X1,2=0.38.圆盘的另两个表面不参与换热。当将此两圆盘置于一壁温为t3=27℃的一个大房间内,试计算每个圆盘的净辐射换热量。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9-5]假定上例中两圆盘被置于一绝热大烘箱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试计算高温圆盘的净辐射热量以及烘箱壁面的温度。
[例9-6]某辐射采暖房间尺寸为4mx5mx3m(图9-3a),在楼板中布置加热盘管,根据实测结果:楼板1的内表面温度t1=25℃,表面发射率ε1=0.9,外墙2的表面温度t2=10℃,其余三面内墙3的内表面温度t3=13℃,墙面发射率ε2=ε3=0.8;地面4的表面温度t4=11℃,发射率ε4=0.6。试求(1)楼板的总辐射换热量;(2)地面的总吸热量。
[例9-7]两平行大平壁的发射率各为0.5和0.8,如果中间加入一片两面发射率均为0.05的铝箔,计算辐射换热减少的百分数。
[例9-8] 一排气管的排气温度可用热电偶来测量(如图所示),热电偶接点发射率0.5,排气管壁温为 =100℃,热电偶指示温度为 =500℃,气体和热电偶总表面传热系数为h=200W/(m²·K),试确定气体的实际温度及测量误差。若将发射率为 =0.3的圆筒形遮热罩
放置在热电偶周围,热电偶的读数仍为500℃,问气体的真实温度是多少?假定气体和遮热罩间的总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 =250W/(m²·K)。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9-9]计算图9-24(a)所示两个表面1、4之间的辐射角系数 。
[例9-10]试确定例9-6中各表面间的辐射角系数。
[例9-11] 某锅炉的炉膛容积为35m³,炉膛面积为55m²,烟气中水蒸气的容积百分数为7.6%,二氧化碳的容积百分数为18.6%,烟气的总压为1.013x Pa,炉内平均温度为1200℃。试确定烟气的发射率 。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9-12]在直径为1m的烟道中有温度 =1000℃、总压力为1.013x Pa的气体流过,如果 气体中含C =500℃,发射率 =1,试计算烟道 的容积百分数为5%,其余为透明体。烟道壁温 壁与气体间的辐射换热。
[例9-13] 一未加玻璃盖板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比为0.92,表面发射率为0.15,集热器表面积20m²,表面温度为80℃,周围空气温度为18℃,表面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3W/(m²·K)。当集热器表面的太阳总辐射照度为800W/m²,天空温度为0℃时,试计算该集热器可利用到的太阳辐射热和它的效率。
[例9-14] 一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示意图如图。平板玻璃覆盖在吸热表面上,且玻璃盖板与吸热表面围成密闭空间。太阳总辐照度 为800W/m²,天空温度为0℃。玻璃的太阳辐射穿 透比 为0.85,长波穿透比 为0.9;吸热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 为0,反射比为0,长波发射率 收比 s为1.0,表面长波发射率 s为0.15,其中所吸收热量的70%用于加热太阳能集热器中的水以及通过吸热表面的背面散热损失了。玻璃盖板与吸热表面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0.07m,其间存有空气,即存在有限空间的自然对流换热,此时玻璃盖板与吸热表面之间的当量导热系数 为0.040W/(m·K),玻璃盖板与大气环境表面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20W/(m²·K),大气环境温度 为30℃。试计算吸热表面和玻璃盖板的温度。假设可以忽略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玻璃的导热热阻,玻璃盖板与吸热表面之间的角系数 为1。
11、试确定如图所示各种情况下的角系数。
15、一外径为100mm的钢管横穿过室温为27℃的大房间,管外壁温度为l00℃,表面发射宰为0.85。试确定单位管长的辐射散热损失。
16、有一3m×4m的矩形房间,高2.5m,地表面温度为270℃,顶表面温度为12℃,房间四周的墙壁均是绝热的,所有表面的发射率均为0.8,试用网络法计算地板和顶棚的净辐射换热量和墙表面的温度。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22、两平行大平壁的发射率均为ε=0.4,它们中间放置两面发射率均为0.04的遮热板。当平板的表面温度分别为250℃和40℃时,试计算辐射换热量和遮热板的表面温度(不计导热和对流换热)。如不用遮热板时,辐射换热量为多少?
24、保温(热水)瓶瓶胆是一夹层结构,且夹层表面涂水银,水银层的发射率ε=0.04。瓶内存放t1=100℃的开水,周围环境温度t2=20℃。设瓶胆内外层的温度分别与水和周围环境大致相同,求瓶胆的散热量。苦用导热系数为0.04W/(m·K)的软木代替瓶胆夹层保温,问需用多厚的软木才能达到热水瓶原来的保温效果?
25、一矩形断面的长隧道窑,断面宽4m,高3m,底面温度为800K、发射率为0.6,顶面温度为1273K、发射半为0.8,两侧面均为绝热面,试计算表面的净辐射换热量。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第十章 传热和换热器
[例10-1] 为判断冬季某厂房墙壁的散热损失,在稳态条件下,测得壁内表面温度 =15.4℃;室 内气温 =20.6℃;厂房内环境温度 =22℃;壁与周围环境间的系统发射率ε=0.9;壁高3m;
求此壁面的散热损失热流密度q,并计算辐射热流密度 在总散热损失中所占比例。
[例10-2] 车间内一架空 的热流体管道,钢管内径d1=135mm,壁厚2.5mm,外包保温层厚度为30mm,材料的导热系数λ=0.11W/(m·K),已知管道内热气体平均温度 =163℃。对 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1=25.3W/(m²·K)。车间内温度 =13℃。 =18℃,管道周围环境温度 为了减少管道的散热,管道保温层外表有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可供选择:(1)刷白漆,ε=0.9;(2)外包薄铝皮ε=0.1,试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管道传热系数、每米长管道的散热量,并作分析。计算中可忽略钢管热阻和白漆及铝皮所附加的导热热阻。
[例10-3]试计算某寒冷地区中空玻璃窗传热系数,已知数据列表如下: 窗高H(m) 1.0 室温(本例 = ) (℃) 室外温度(本例 = ) 2(℃) 玻璃厚度(mm) 20 -2 4 中空玻璃间距δ(mm) 12 玻璃表面发射率ε 0.94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10-4] 一块“对流—辐射板”,如图所示,与壁面平行,已知气流与辐射板、气流与壁面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相同,均为75W/(m·K)。对流—辐射板表面发射率 =0.92,壁表 面也具有相同的发射率。气体流过壁与辐射板时的平均温度为 =250℃,壁温维持 =100℃,
试计算辐射板向壁面的辐射热量(W/m²)及与原有的对流换热之比。若表面传热系数均降为50W/(m²·K)效果又如何?为简化起见,设对流—辐射板背向壁的一侧为绝热面,不参与对流和辐射,同时板的长度、宽度及离壁距离满足辐射角系数X=1,可按平行平板计算辐射换热。
[例10-5]试比较逆流与顺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度差,已知热流体由300℃冷却至150℃,而冷流体由50℃被加热至100℃,并与算术平均值比较。
[例10-6]按例10-5的温度条件计算一次交叉流,热流体不混合,冷流体混合时的平均温度差。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10-7]一管壳式蒸汽—空气加热器,空气在管内,要求将空气由15℃加热到50℃,空气
体积流量为 =5Nm³/s,蒸汽为2x Pa绝对压强的干饱和水蒸气,凝结水为饱和水,已知传热系数k=75W/(m²·K),求加热器所需面积。
[例10-8] 设计一卧式管壳式蒸汽——水加热器,水在管内,蒸汽在管外冷凝。水的质量流量
为3.5kg/s,要求从60℃加热到90℃,加热蒸汽是绝对压强为1.6× Pa的干饱和蒸汽,凝结水为饱和水。换热器管外径19mm,厚1mm的黄铜管,水侧污垢热阻为1.7× m²·K/W,水侧阻力损失要求小于0.3×105Pa。求换热器所需换热面积及主要结构参数(管长、管程、第管程管数、传热面积等)。若换热器外壳的热损失为5%,求蒸汽消耗量。
[例10-9]用ε—NTU法求蒸汽-空气加热器出口温度和换热量,空气质流量M2=8.4kg/s,t`2=2℃,加热器面积A=52.9m²,加热蒸汽为3x Pa绝对压强干饱和蒸汽,传热系数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k=40W/(m²·K)。
[例10-10]一台卧式管壳式氨冷凝器,总传热面积为114 ,冷却水质流量M2=24kg/s,管程数为8,冷却水进口温度t`2=28℃,氨冷凝温度 =38℃,已知k=900W/(m²·K),用LMTD 法及ε—NTU法求冷却水出口温度及冷凝换热量。
[例10-11]一肋片管式余热换热器,废气进口 =300℃,出口 =100℃;水由 =35℃加热升至 =125℃,水的质流量M2=1kg/s。废气比热容c1=1000J/(kg·K),以肋片侧面积为基准的传热系数k=100W/(m²·K),试用LMTD法及ε—NTU法确定肋片侧的传热面积。
第十一章 质交换
[例11-1]有一直径为30mm的直管,底部盛有20℃的水,水面距管口为200mm。当流过管口的空气为20℃,相对湿度 =30%,总压力p=1.012x Pa时,试计算:(1)水蒸气往空气中的扩散率D;(2)水的质扩散通量(即蒸发速率);(3)每小时该直管的蒸发水量G。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例11-2]试计算空气沿水面流动时的对流质交换表面传质系数 和每小时从水面上蒸发的水
量。已知空气的流速 u=3m/s,沿气流方向的水面长度l=0.3m,水面的温度为15 ℃ ,空气的温度为20 ℃ , 空气的总压力 1.013* Pa,其中水蒸汽分压力 =701Pa,相当于空气的相对湿度为30%。
附加
1.平壁与圆筒壁材料相同,厚度相同,在两侧表面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圆筒内表面积等于平壁表面积,试问哪种情况下导热量大?
专业.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编辑
2.冬天,房顶上结霜的房屋保暖性能好,还是不结霜的好?
3.某管道外径为2r,外壁温度为t1,外包两层厚度均为r,导热系数分别为λ2和λ3(λ2=2λ3)的保温材料,外表面温度为t2,如将两层保温材料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不变,保温情况如何变化?
4.在一台缩小为实物1/8的模型中,用20℃的空气来模拟实物中平均温度为200℃的空气加热过程,实物中空气的平均流速为6.03m/s,问模型中的流速应为多少?若模型中的h为195W/m2.K,求相应实物中的值。
5.如图所示,对横掠正方形截面棒的受迫对流换热进行试验测定,测得的结果如下,当u1=20m/s,h1=50 W/m2.K,当u2=15m/s,h2=40 W/m2.K,假定换热规律遵循如下函数形式, ,其中c,m,n为常数,正方形截面对角线l=0.5m,试确定l=1m,空气流速为15m/s和30m/s时的h为多少?
NucRemPrn
u
6.一水平封闭夹层,上、下表面间距为16mm,夹层内充满压力为1个
大气压的空气,表面温度分别为80℃和40℃,试计算热表面在上和下两种情形通过单位面积夹层的传热量之比。
专业.资料.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