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来源:保捱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唐语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作者对建德市的教育情况进行调查,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教师素质等教育均衡问题, 初步对建德市教育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帮助推动建德市教育工作, 同时可为其他县级城市教育发展作借鉴。 【关键词】教育发展经费教师素质

建德市教育事业近几年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尤其是通过省级教育强市的创建, 进一步引起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全面推动了教育发展。严州中学分校、新安江中学、明珠小学和各乡镇一大批学校基础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已经使全市教育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虽然人民群众对建德市教育取得的成绩非常肯定, 上学难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但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和要求却更多了, 尤其是学生的家长对要求子女上“好” 学的要求更加迫切了。学生家长在目前教育的均衡问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问题、教育设备条件改善等方面还集中了比较大的意见。这一方面是因为群众越来越重视教育, 所以相应地提高了对教育的要求, 但同时, 也说明了建德市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调查小组对建德市2009 年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抽样调查。 一、建德市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农村教育发展

1. 教育经费不足影响学校基础建设。目前,建德市许多乡镇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 乡镇一级很少能对学校建设发展有很大的经费投入, 只有少数学校能够找到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扶持教育发展。经费投入的使全市学校教育基础很难再有进一步大的发展, 特别是偏远乡镇学校基础设施改善的难度更大。

2. 教育经费不足造成了学校教育负债严重。近几年,建德市通过省教育强市创建工作, 学校的基础设施相对有了很大的发展, 许多学校也抓住机遇大力开展了食宿改造等工程。然而每实施一项工程, 往往只能争取到部分资金,一个学校实施的基础建设项目越多就造成负债越多。大量的教育负债影响学校的稳定, 也影响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工作精力。

3. 教育经费不足影响办学条件改善。因为缺钱, 学校正常的办学条件也无法改善。有的学校没有计算机房, 有些有学校虽然有机房, 但电脑都是靠别的单位送的, 基本是淘汰下来的, 没法让学生使用, 导致一些学校被迫停止计算机教学; 电脑、电教器材坏了没钱维修, 只好停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无钱添置等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 教师队伍问题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

1. 教师专业结构失衡。建德市农村中小学普遍缺少英语、信息技术、劳动技能、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专业教师,仅农村小学2009 年就紧缺25 名英语教师, 39 名信息技术教师。农村教师专业结构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 进一步拉大了农村与城区教育发展的距离。

2. 农村教师年龄偏高。据调查, 建德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0.8 岁, 其中45 岁以上的占农村教师总数的35.7%。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偏高的现状, 使很多教学新理念、新要求、新技术在农村无法真正落实, 影响农村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3. 教师水平问题。大量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毕竟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 能力水平与正规老师相比有一定差距,这些老师年龄较高外出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从目前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来看, 仅初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 城区学位高出农村学校近11 个百分点。

4. 教师素质问题。近几年, 极少数教师不注重形象,大讲吃喝, 爱好, 严重影响了教师在群众中的形象。目前, 少数教师因为私底下做家教工作而影响正常教学的现象引起社会较大关注; 少数教师喜欢聚在一起打牌、吃喝等, 逐步形成风气, 不顾形象, 影响群众对教师的看法。

(三) 学生生源质量亟须提高

1. 农村的学前教育严重滞后。调查显示, 在城市中,3-6 岁的学龄前儿童中有83.7%已入幼儿园, 而农村中, 这一数字仅为45.12%; 城市中, 3 岁以下入托(入园) 儿童的比例达到11.39%, 而在农村, 这一比例仅为1.57%。在农村,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幼儿教师几乎是空白, 无法提供完整有效的学前教育, 使得农村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严重影响了建德市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2. 农村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严重缺失。建德市农村外出打工人非常多, 而这些家庭的孩子则成为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了家庭教育。农村整体文化水平比较低, 使得农村孩子无论是成长的社会环境还是家庭教育环境都比较差, 在踏上小学之前就缺少了必要的教育。 二、对策和建议

一是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加大教育投入。要树立办学是行为的观念, 加大教育的投入, 减轻学校校长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责任和负担, 让学校校长真正能把精力集中到教育教学中来。要切实做到“四优先” 即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 要优先考虑教育的发展; 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 要优先考虑学校建设用地; 在财政年度预算中, 要优先保证教育投入; 在教育投入中, 要优先保证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落实。加大教育投入, 切实帮助解决教育负债等问题, 实现教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和协调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提高生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质量。坚持每个乡镇要建设一个规范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并加大对乡镇幼儿园的教育指导工作。根据农村的实际逐步规范村级幼儿园,坚决取缔农村无证无资质的私人幼儿园。进一步重视留守儿童问题, 加强小孩子家庭教育工作。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优秀教师。要实行教师内退制度, 允许农村中小学年龄男57 周岁, 女52 周岁以上的教师提前内退或不计编, 以空出编制补充年轻专业对口的优秀教师。调整目前农村教师师生比编制, 实行农村与城市学校同等的教师编制, 小学师生比农村与城镇均为1∶21, 初中均为1∶16, 缩小上对农村教育的不利影响。进一步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要加强农村优秀教师的培养, 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 通过一系列对农村任教的优惠, 逐步使农村教师队伍年轻化, 知识专业化, 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 四是加强教育督导, 完善督学和督政制度。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 建立和完善教育的督导评价标准和机制。坚持“督政” 与“督学” 相结合, 督导工作不但要“督学”, 还要“督政”, 使各级确保其行为到位, 确保加强对教育的领导和资金投入; “直接督导” 与“间接督导” 相结合, 在以督导机构直接对各地进行教育评估为主的同时, 创新教育督导机制, 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从办学方向、办学思想、教育改革、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及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 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五是推进乡镇品牌学校创建, 有重点的扶持学校发展。要根据全市人口出生情况, 进一步完善教育发展规划。目前建德市“一主四团” 发展架构逐渐形成, 人流物流资金等也开始向“一主四团” 集中, 教育的规划和发展重点应与之相适应, 有重点地培养“四主团” 乡镇学校的发展。

六是科学合理地增加生均公用经费。目前的生均公用经费还含有福利费、工会费、党员活动费等, 虽然近几年已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应适当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对规模小学生特别少的学校, 在生均公用经费安排上不应该一律按学生人数来计算, 否则严重影响到目前规模小的学校日常工作(有些学生少的学校校长培训的经费都没法保障), 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制定一个生均公用经费总数的底数, 以保障规模小的学校正常开展工作。

我们将调查推广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教育领域, 使我们的调查不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通过这次调查, 我们初步对建德市教育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帮助推动建德市教育工作, 同时可为其他县级城市教育发展作借鉴。

【作者简介】唐语, 女, 浙江杭州人, 本科学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