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保捱科技网
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莫 轶 (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广西南宁530031) 【摘要】目的探讨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因 性因子情况:睡眠效率109例(90.1%),睡眠质量79例 (65.3%),入睡时间71例(58.7%),日间功能障碍65例 (53.7%),睡眠时间45例(37.2%),睡眠障碍35例(28.9%),催 眠药物11例(9.1%)。 2.2单因素分析(P<0.05)。见表1。 表1 运动员睡眠障碍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素。方法 对782例专业运动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为 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比较分析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 素。结果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5.5%,相关因素有男 性、年龄15岁以上、内向性格、伴发疾病、专业运动年限>5年、 运动项目性质、个人项目、特殊家庭、家庭经济差及跟教练员队 17个因素经u检验或 检验后,有10个 因素在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友关系差等。结论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是运动、生理、心理、 家庭及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运动员 睡眠障碍发生率相关因素 睡眠障碍指睡眠量不正常、睡眠中出现行为异常,睡眠和 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等表现ll_,可导致运动员精神不振、困 倦乏力、反应迟钝等,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 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本文对专业运动员进行睡眠质量调查, 以了解睡眠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取整群抽样法,于2015年冬训前对某 2.3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选出的 自治区体工队782名正式注册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运 动员409人,女运动员373人,年龄9岁 26岁,平均年龄 (15.9±7.23)岁。睡眠障碍的诊断采取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 性较好且与运动员睡眠障碍相关的10个因素为自变量, 以运动员有无发生睡眠障碍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stic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运动员睡眠障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原 发性慢性失眠的定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7分。排除标准:应激性失眠者;其他病因 明确的继发性失眠;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缺陷 者;遗传疾病如地中海贫血患者;资料不全者。 1.2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分为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 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家庭亲密和适应性量表、伴发疾病评 分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全体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民 族、文化程度、个性、运动员级别、运动年限、运动项目形式(个 3讨论 体,集体)、运动项目性质(隔网对抗性、格斗对抗性、表现准确 性、耐力性和速度等)、与教练队友关系、伴发疾病评分、家庭状 况、特殊家庭(单亲、离异、留守、丧亲等)、家庭经济水平、吸烟、 喝酒、恋爱等进行调查分析。 3.1 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情况 目前国内尚缺乏大样本 专业运动员睡眠质量的普查数据,单个样本研究报告该病发生 率在26.6%一60.51%之间[2-5]。本研究结果显示,专业运动睡眠障 碍发生率为15.5%,发生率较其他研究低,考虑原因与本研究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对象的年龄较小、训练年限短、训练水平低等因素有关。本研究 多项睡眠质量评价因子阳性,提示睡眠质量度受损;以睡 眠效率低最多见,应引起注意。 3.2运动员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 析发现,男运动员、年龄15岁以上、内向性格、伴发疾病、运动 年限>5年、运动项目性质(隔网对抗项目及表现准确性项目)、个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 [ ̄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睡眠障碍发生率及临床类型782例专业运动员中 有121例诊断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5.5%。其中睡眠障碍阳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 目(桂科攻1298003—8—4) 作者简介:莫轶,女,硕士,副主任医师。 人项目、特殊家庭、家庭经济差及跟教练员队友关系差等10个因 素与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发生有关。经过多元逐步Logistic回 归分析,发现有显著意义的4个因素为:运动职业年限>5年、 基层医学论坛2016年11月第20卷第31期 ■嘧感目赛凰 运动项目性质、伴发疾病评分、特殊家庭。 专业从事运动年限>5年是运动员睡眠障碍强的相关因 眠,而是运动、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果。因此,多方面、多途径、多手段的干预措施,有望降低运动员 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并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素,考虑与职业倦怠有关。引发睡眠障碍的运动项目主要集中 在表现准确性和隔网对抗项目,如射击射箭、乒乓球、体操等运 动项目,考虑病机可能与运动专注力、唤醒水平及唤醒维持等 运动心理因素有关,上述结果与国内石幼琪、谭先明、付乙等报 告[2-5]有相似之处。特殊家庭对运动员的自我认同、社会接纳、支 持等产生影响,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国内谭先明的研究[51 也认为运动员睡眠质量与心理因素相关。本研究伴发疾病主要 [1]张忠秋.运动员的睡眠问题及其方法叨.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19 (1):19—22. 【2 田雪文,赵学峰,秦美芹.2】山东省跆拳道优秀运动员睡眠状况和竞 技状态的分析研究【J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1):1-3. [3】高虹,付乙,蓝肇熙.运动性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J].四川 中医,2001,19(4):8-9. 是慢性运动损伤,肌腱末端病最常见。伴发疾病的种类越多,睡 眠障碍发生率越高。考虑原因有:睡眠障碍是典型的身心疾病, 慢性损伤造成身体长期不适,训练适应不良,不及时处理或作 出认知心理调适,可能造成训练压力,久之导致神经内分泌失 衡,表现出睡眠障碍。 可见,运动员睡眠障碍并不都是运动本身导致的运动性失 [4]石幼琪,周志宏,朱克俭,等.运动性失眠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中医分 型[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5):320—322. [5]谭先明.运动员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J_广州体育学院学 报,2001,21(4):38—41. (收稿日期:2016—07—18) 监测D一二聚体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意义 马 亮 吴 昆 袁志峰董玉兰 徐 冉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摘要】目的探讨监测血浆中D一二聚体(DD)对老年 就诊的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20例,男66例,女 54例;年龄57岁 82岁,平均年龄(69.44±10.73)岁;其中股骨颈 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例6O岁 以上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DD测定,结合患者的 术后并发症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术后DD阳性4O例,占 33.3%;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占10%。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术 骨折56例,粗隆下骨折4例,其余均为股骨粗隆骨折。所选患者 均于术前5 d采集静脉血并进行DD水平测定。 1.2方法抽取患者血清作为检测样本,研究所用试剂 盒由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同时采用日本Sysmex 后血浆中DD阳性率高于正常人群,与并发症发生率成正比, 临床诊治中应加强对血浆中D一二聚体水平的监测。 系列CA一500血凝仪,运用凝固法对其D一二聚体进行检测。术 后5 d复检。 2结果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 D~二聚体并发症 髋部骨折在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 于髋部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给患者的身体及其日常活 动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髋部骨折患者因为难以翻身容易造 2.1 DD阳性检测结果120例患者中DD阳性40例 (33.3%),其中出现8例新增DD阳性患者,30例患者术后DD 值较术前变化明显,22例患者较术前显著增高;术后DD水平 成下肢静脉曲张、压疮等并发症,不但会影响患者身体康复效 果,还降低了手术治疗效果【lJ。为了及时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笔者于2011年5月—2014年4月,测定120例60岁以上 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D一二聚体(DO)水平,进一步探讨了DD 平均增高5.1 mg/L,DD最高值15 mg/L。15 d内出现术后并发 症14例(35.O%),包括下肢静脉炎9例,肺部感染3例,心血管 病复发2例。 2.2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将DD含量分为 检测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 下。 4级:0.4 mgm以下,0.4~1.5 m ,1.5~2.5 mg门L,2.5 mg门L以上。 20例DD值定量低于1.5mg/L,8例DD值在2.5mg/L以上。单 纯有并发症病例的DD值升高也很明显。因此,急性并发症是 导致DD大幅度升高的主要因素。见表1。 表1 120例患者术后DD阳性者监测结果及并发症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饥选取2011年5月—2Ol4年4月到我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景德镇市科技计划项目(sf201 24401 J 作者简介:马亮,男,本科,主管检验师。 基层医学论坛2016年11月第2O卷第3l期 43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