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空心薄壁墩桥梁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空心薄壁墩桥梁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来源:保捱科技网
空心薄壁墩桥梁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王伟桢 张兴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上半月》2020年第04期

摘要:文章以某标段桥梁施工工程为例,对翻模技术展开了详细的探讨,并针对工艺提出了施工条件控制措施、墩身垂直度控制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成本,可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施工;空心薄壁墩;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某标段桥梁施工中,穿越山体后沿某国道山腰布线,路线长6.45km。该工程主要使用空心薄壁墩。由于条件的复杂性,需严格施工技术,这就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通过前期的分析讨论后决定采用翻模工艺,这样有利于对施工过程展开控制。通过集中搅拌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处理,使用垂直运输方式并用塔吊对混凝土进行运输。 2.施工工艺技术 2.1准备阶段

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展开勘察工作,以掌握施工现场的布线情况和周围是否存在危险建筑,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管控方案。制定高墩施工可行性报告并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对施工所需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做好施工前基本物资的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翻模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配件较少、结构单一,混凝土接缝处理较快,工艺比较适用于绝大多数施工,因此可以保证在工期内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2.2施工技术 2.2.1安装技术

安装之前进行测量放样,也就是以图纸作为依据展开实地测量。测量过程中要求多人测量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最后复核测量结果。按照图纸数据安装劲性骨架,一般在焊接时设置6cm为一段,再进行骨架对接,这就是安装劲性骨架工作。此外要注意各个节点之间对接节点的质量。通过连接螺栓以及拉杆固定模板,利用塔吊吊装模板,然后用对拉螺杆将每节模板进行固定。首节模板的调整用承台上预埋钢筋,后续模板的垂直度可通过垂球来控制,四角坐标以及高程通过水准仪与全站仪进行核对。安装首节模板前为方便浇筑混凝土模板的拆除,要在模板周围浇筑一个平台(高约4cm,宽10cm)。为了防止模板下面漏浆,要求水泥砂浆表面平整。完成模板安装后检查模板安装各个部位的参数,以确保安装的质量。 2.2.2翻模施工工艺

对薄壁墩桥梁底部进行施工时,通过模板翻升工艺支立起模板,然后对混凝土展开整体浇筑作业。翻模施工要先装配好外部脚手架及其部件,用钢筋捆绑桥墩,检测结果要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吊索来安装立模,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适当的辅助定位。立模时混凝土水平分层灌注,要求每层厚度不低于40cm。然后用振捣器振实,凝固后使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并将模板拆除。此时,桥墩经过逐渐硬化后墩底已经具备荷载能力。完成首节模板的调整后通过使用塔吊向第3节翻升,后续工作中按照上述方法循环进行,最终达到设计高度。

翻模的过程中,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后先保留上一层的模板,用来对下层模板进行翻升,接着将下一层模板拆开。拆除的顺序为:先拆除最下面一节模板,然后将顶部模板拆除,并将此工序进行循环,最后有序拆除所有模板。拆除过程中必须做好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并对模板进行定期养生。

2.2.3墩身施工工艺

利用铅垂线和全站仪对中线及边线的垂直度予以控制。垂直度应符合JTG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防止桥墩墩身因安装出现的位移误差,要对所有安装的模板位置进行严格检查。此外,使用铅垂线和全站仪检测循环安装时墩身,及时校正因仪器误差而导致的偏斜情况。为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要每隔一段时间校准测量仪器,以防止出现测量偏差。定期测量整座桥梁的施工数据,保证施工全程参数准确,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2.2.4浇筑混凝土墩身

在浇筑墩身之前必须保证模板表面清洁、位置准确且质量达到标准,全面检查模板并确保模板上不得有裂缝以及破洞。浇筑过程中浇筑材料运输工作由塔吊和泵车完成,并配合插入式

振捣器,每次浇筑高度为2~2.5m,每层浇筑厚度约为30cm,直至浇筑到最上面。图1为混凝土底部结构图。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清除多余水泥,混凝土初凝前要做复振工作,目的在于彻底填实混凝土裂缝。浇筑期间用振捣棒不断振捣,确保混凝土表面无气泡。此外为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情况,一定要控制好振捣的时间,保证振捣时间适当。完成混凝土墩身的浇筑工作以后将墩身表面附塑料薄膜,以达到养护效果。 2.2.5墩顶施工工艺

拆除模板后,变截面顶下面10cm处设置盖板,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确保墩顶实心部分的混凝土保持其原有的高度,所设盖板尺寸要大于浇筑混凝土尺寸。为有效固定盖板与墩身,在进行最后一节薄壁墩作业时预留出盖板安装槽。完成盖板安装槽工作后对实心段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实心段混凝土施工工作内容就是人工将混凝土面凿毛,完成凿毛工作后及时清理毛面。

3.质量控制措施 3.1施工条件控制措施

桥梁空心薄壁墩因墩体稳定效果差,如果局部受热墩体会出现膨胀的情况,从而造成桥身变形。因此,环境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十分明显,环境的不稳定性会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或多或少地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在环境温度高的情况下,由于日光照射时间长墩身外部与内部的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在温度差异作用下墩体会出现变形的情况,这就严重威胁到墩身的稳定性。 墩体成型过程中也会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进而导致墩体发生变形。比如,附近机器运转而造成的震动或者大风天气等。因此,桥梁在施工安装时,现场工作人员务必综合考虑现场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并进行区别分析,将潜在的影响因素予以全面解决。例如在天气较热情况下,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对墩身进行洒水处理以实现对墩体降温的目的,防止墩体内外温差过大的情况发生。测量工作应保证温度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因高温情况而造成的测量数据偏差过大。另外,在选取工程材料的过程中,确保所选取材料优质高效、强度耐受,从源頭解决墩体变形的问题。

3.2墩身垂直度控制措施

测量墩身垂直度,依据有关要求,其规定薄壁墩身的垂直度应该符合对应的中心。每节模板提升时都要核准模板位置,以确保模板位置的准确性,防止桥墩因误差而出现偏移。每循环5m后通过铅直仪和全站仪对垂直度进行测量,以防止因垂直误差而影响工程质量。 3.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桥梁的空心薄壁墩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确保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并对每个施工处进行精准测量以及控制,全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应严格以设计图纸为准。因空心薄壁墩在施工过程中较一般桥梁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桥梁施工质量的高效性。

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在常规控制方式基础上展开重点部位的控制。比如,安装模板的过程中务必对模板的位置精确掌握,避免出现位置误差,处理模板里面时要保证表面的平整性,避免出现糙面;严格控制钢筋骨架是否垂直以及接头质量是否达标,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混凝土的配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全面保证施工质量;绑扎墩身钢筋过程中,为确保钢筋的位置正确一定要严格根据设计要求执行。对桥的墩台进行施工前保证底部精准接茬,筑混凝土前确保接茬的清洁度。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探讨了空心薄壁桥墩施工工艺在桥梁桥墩建造中的应用,并通过对工程中桥梁墩身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成本,可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