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商论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5.015
Logistics
快速发展新常态下新能源汽车的物流模式创新研究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刘作梅 汪万福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展示出了迅猛发展势头,已进入快速发展新常态。在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制摘 要:
造企业如何快速、精准、低成本拉动物料造车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结合企业实际,对快速发展新常态下新能源汽车物流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介绍了零部件入厂物流、零部件厂内物流、包装器具物流和终端装配物流四个典型物流环节的创新性模式,有益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新能源汽车 入厂物流 厂内物流 包装器具 模式创新关键词:
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8(a)-015-03中图分类号:
经过近20年努力,我 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从无到有、从
弱到强,自主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127万辆和125.6万辆,分别增长59.9%和61.7%,规模和增速均排在世界前列,已进入快速发展
新常态[1]
。
在连续四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这一庞大体量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如何快速、精准、低成本拉动物料造车即是其中亟待解决的核心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新常态下物流模式创新发展需要,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以及售后配件等各个环节的物流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与实践,主要围绕零部件入厂物流、零部件厂内物流、包装器具物流和终端装配物流四个典型物流环节,介绍本单位模式创新发展实践。
1 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
零部件入厂物流在汽车物流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
确保整个物流系统良性运行、持续改进和不断优化的重要环节。研究并优化零部件入厂物流管理流程,对汽车生产企业降低物流成
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
。
笔者进行了E型新能源车与C型燃油车零部件品种的差异性分析,整车外观颜色和外饰颜色件、整车内饰套色和内饰套色等品种的对比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可知E型新能源车零部件品种明显大于C型燃油车。
图1 E型新能源车与C型燃油车零部件差异性
针对E型新能源车车型配置多、零部件品种多、个性化需求多
等特点,灵活运用LES物流执行系统与MES制造执行系统,充分利用BDC车体分配中心调配功能,研究、制定了独具特色的E型新能源车精敏物流体系。按生产阶段,E型新能源车精敏物流模式可分
为生产排产和入厂拉动两个阶段。生产排产阶段,同配置小批量分批次上线,即按企业用户中心订单需求,从车身排产开始进行计划分解,利用BDC车体分配中心精确控制功能,实现E型新能源车按同配置小批量分批次上线,为实现准时制JIT生产创造时间条件;入厂拉动阶段,基于精确排产控制,结合E型新能源车工艺特点,对入厂零部件进行分类,如图2所示,并制定不同的入厂拉动策略。
图2 E型新能源车零部件特性与物流模式
E型新能源车零部件特性与物流模式具体说明如下。(1)第一象限零部件特性:第一,周边园区;第二,前道工序,JIT时间周期不足;第三,多配置零部件。物流策略:Milk run循环取货。Milk run循环取货具有多频次、小批量、高灵活的特点。A企业根据相对锁定的日滚动计划,对周边园区推广循环取货,按批次成套取货,目前完成4条E型新能源车循环取货线路,供应商包装器具投入减少30%,综合运行成本降低15%。(2)第二象限零部件特性:第一,后道工序,JIT时间周期充足;第二,多配置零部件(颜色件为主);第三,大件(货量大)。物流策略:供应商JIT直供。通过Portal门户系统,向供应商发送实时上线队列信息,由供应商JIT直供入厂,保持较高的运作效率和较低的包装器具与场地需求。当前,A企业E型新能源车JIT直供比例为18%(按货量)。(3)第三象限零部件特性:第一,非颜色类多配置大件;第二,小件颜色件;第三,包装数大。物流策略:线旁/SPS直拉供应商。通过PPS拉动,将线旁需求按规划周期发送供应商,拉动填充至线旁或者SPS区域,不另设置仓库库存,
减少厂内库存及存储面积需求。(4)第四象限零部件特性:第一,通用件;第二,包装数小。物流策略:层级拉动。建立与生产计划相匹配的库存,通过层级拉动向供应商发车需求,在充分的信息沟通和有效的库存管理措施下,不断优化实现库存精益化。
www.chinabt.net 2019年8月
015
Logistics
物流商论
模块化设计是指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选择和组合构成不同的产品平台,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设计方法。新车型迭代时,专用件需要设计并批量投入新包装,加上旧包装闲置折旧或报废成本,新车型迭代包装成本至少占整个物流成本的15%以上。采用通用包装内衬设计模块化和零件装箱组合模块化,实现包装器具的模块化设计,可在新车型迭代时减少新包装投入,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最大限度提高运输装载率,从而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如图4所示。
2 零部件厂内物流模式
厂内物流环节对于零部件库存、土地使用成本有着决定性作用。通过与厂外物流拉动策略紧密结合,采用精细化拉动和多频次小批量拉动方法,提高物料拉动效率,降低库存成本及物流
厂内拉动物流模式,如图3所示。精简拉动环节,提高拉动成本[3]。
效率,实现拉动精细化。传统物流拉动策略为层级拉动,由产线线旁拉动库房物料,库房对外部供应商拉动。新拉动策略由线边SPS区域及缓冲区直接通过MPS/LES系统对供应商产生拉动,供应商根据需求数据供货,消除库房库存环节,物料拉动效率提升20%,库存降低50%。提高拉动频次,降低库存成本,实现多频次小批量拉动。依据厂外Milk Run取货策略,对于个性化需求高、同类零件品种多、包装数少的零部件实施多频次、小批量拉动策略,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前提下,以最低的运输成本、最低的库存水平以及最优拉动效率完成物流配送。
3 包装器具物流模式
包装器具的设计与管理模式是主机厂物流管理基础,对物流成本和效率有较大影响。新能源车型迭代快、配置多、单一配置产量少,导致包装器具种类多、更新快、重复使用率低,因此新能源车型包装器具物流管理模式对物流总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从新能源车间包装器具设计和管理两方面入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第一,包装器具采取模块化设计方法。
图4 包装内衬模块化设计
第二,采取循环包装管理方法。一般主机厂的包装器具投入
数量通常按照生产峰值节拍测算,新能源车型具有配置多,单一配置产量波动大等特点,如仍按传统方法投产,则容易造成包装器具数量过剩,导致物流成本增加。循环包装跳出单一主机厂包装资源管理,实现跨区域资源调拨,通过多地包装资源平衡以抵消包装
图3 E型新能源车零部件厂内拉动物流模式
图6 终端装配拉动物流模式
016
2019年8月 www.chinabt.net
物流商论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5.017
Logistics
基于市场导向的中铁快运现代物流发展路径研究①
四川旅游学院就业创业实习指导中心 王鹏
铁路货运改革背景下,基于市场导向向现代物流转型是中铁快运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政摘 要:
策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并对未来高铁快递、特色农产品物流、一体化物流服务和本地生活物流四类物流业态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铁快运企业实际,提出加强物流市场拓展、创新物流服务产品设计、优化和完善物流服务节点布局、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控制物流风险等发展路径,以期推动中铁快运现代物流加快发展。
市场化 中铁快运 现代物流 发展路径关键词:
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8(a)-017-04中图分类号:
2013年6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铁路货运改革正式启动,提
出向市场化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在此背景下,作为中铁总公司①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水运经济研究中心
项目(SYJJ2015B0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菜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四川民族地区餐饮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研究—— 以凉山州为例(cc17g1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鹏(1979-),男,汉族,四川仁寿人,四川旅游学院副
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直属的三大货运企业之一的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快运)原有的行李车、快运班列、部分仓库场地等资产被划入属地铁路局,行车组织运输工作交由铁路局负责,货车资产划归铁
[1]
由此从承运人转变为托运人。铁路货改背景下,随着路总公司,
资产的切割、职能的转变,中铁快运如何从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不仅成为企业管理者亟需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受到广大学者的积极关注。现有研究多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角度探讨如何推进中铁快运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冯思润(2015)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针对公司铁路行包运输的特点及运
印雅丽(2014)基于中铁快运人输市场的局限性提出对策建议[2]。
需求波动,有效提高包装周转效率,降低包装初始投入成本[4],如
图5所示。
时效性,终端装配对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物流模式要求有着极大的挑战,相对于传统物流,使企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物流总成本的难度加大。针对新能源汽车终端定制模式,实施了相应的物流管理模式,定制物流有以下特点:一是对企业的整个物流系统进行计划、协调、运作、控制和优化;二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总装配线为龙头,以车身流拉动自制零部件流和外购零部件流;三是企业采购小批量小、多批次;四是低成本地向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五是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物流管理运行的支持系统和平台,对整个物流渠道的产品、服务和信息进行管理,如图6所示。
5 结语
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进行持续改进和不断优化,是产销高速增长新常态下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在零部件入厂物流、零部件厂内物流、包装器具物流和终端装配物流四个典型物流环节的创新模式探索,经过了企业实践证明,有助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图5 循环包装资源调拨示意图
参考文献
4 终端装配物流模式
新能源车消费领域,消费者以产品质量和价格为主要引导因素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质量、价格和个性化三方面将共同影响消费者购满取向,且个性化需求影响权重在逐步增加,导致新能源车产品的迭代速度加快、消费流行期缩短等,传统汽车生产及交付
[5]
终端装配是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方式已不能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
求的有效途径,即传统企业完成基础功能配置及安全、质量检测等工序,其他定制化、个性化需求交由销售终端完成。消费者利用APP终端选取所需功能、零部件颜色搭配等,销售终端根据消费者需求现场组装汽车交付客户。在满足顾客多样性需求的同时也需要讲究
[1] 吕红星.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发力未来发展前景可期[N].中国
经济时报,2019-02-25.
[2] 高晓楠.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入厂物流过程优化研究与应用[D].
大连海事大学,2014.
[3] 杨雅斌.上汽通用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
与管理,2017,39(7).
[4] 万嘉栋.基于循环配送的入厂物流成本控制[D].重庆交通大
学,2017.
[5] 尤大鹏,马少辉.大规模定制下的汽车供应链研究[J].物流技
术,2007,26(173).
www.chinabt.net 2019年8月
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