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来源:保捱科技网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作者:郑宝国

来源:《新长征》 2016年第8期

郑宝国

安全是铁路的永恒主题,而管理则是确保铁路安全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多年尝试、实践和不断探索、追寻的目标。

一、提高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

安全风险管理是铁路安全管理的升华,是铁路各行各业迈向科学化、系统化最有力的一步。班组作为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更是第一道防线,在落实安全风险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风险管理是班组管理与生产的第一道屏障,一线的生产班组和亲自参与生产的干部职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主动认知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和实际意义。生产一线的干部职工是安全风险管理的第一实践者,他们在实践中用自己和他人的教训警醒周围的人,能够使其真正融入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的氛围中。纵观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几乎都是由于管理不善和违章违纪造成的,而班组、第一线的职工恰恰是各类规章制度、作业卡控措施最直接的落实者,对现场安全风险源、风险点的把握也最能贴近实际。因此,只有班组主动参与安全风险管理,积极研判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真正体现安全风险管理的价值。班组在安全管理中,应长期坚持制度化、有形化和规范化,安全风险管理方能真正收到实效。班组是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的前沿阵地,只有充分发挥好班组的坚固堡垒作用,安全风险管理的实际意义才能充分体现。

二、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找准管理不善的根源

若想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之中,就要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安全管理不善的根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经常深入班组,参与生产,开展调查研究,有效地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和调研,我们发现,班组在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职工的理论基础薄弱,对安全风险管理的整体认识不到位。有的职工(包括个别干部)对安全风险管理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如何查找风险源、确立风险点不清楚。二是风险研判不实不细,甚至不清楚在管理上、作业上、影响安全上的关键点和突出问题是什么,不能较好地发挥团队的整体作用。三是有的班组在风险研判上只是靠班组管理者简单的思维和印象,没有充分调动班组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甚至有的只是闭门造车,简单地形成文字,对实际作业缺乏指导性。

四是部分班组安全风险管理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没有深刻认识到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的只是埋怨工作压力大,作业强度高,而没有真正认识到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既能规范、科学地管理生产中的安全风险,又能有效防止人身危害的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企业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因此,必须运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纠正安全管理上的问题。

三、运用正确方法科学引导,才会收到实效

对于班组甚至车间来说,安全风险管理需要细心的摸索和深入的实践。班组在落实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并不意外,只要我们积极施策、科学引导,班组势必能较好地发挥其在安全生产中前沿阵地的积极作用。

深入学习,强行灌输,形成共识。深入学习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其目的是要在广大职工中强化安全风险意识,从而有效激发职工自觉保安全的内在动力。一是学习与指导相结合。班组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利用好会、班前会、总结会等宣传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知识,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则应加强现场作业点评,与风险源查找、风险点确立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地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作业结合,强化安全风险意识的培养。

二是学习与理念相结合。学习安全风险管理、培养安全风险意识要找准突破口,使广大一线职工在思想上真正树立安全中的风险不排除,就无幸福可言,就无效益可讲的保安全理念。三是学习与警示教育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调动职工的学习热情,真正让每次作业、每次会议之中融入安全问题。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班组是生产作业的第一参与者,只有充分发挥班组的优势,调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在风险识别、研判、防控上出力气、下苦功,才能真正把安全风险管理落到实处。一是发挥集体智慧共同识别风险。落实安全风险管理不是一个人的事,必须全员参与,班组应通过全员查找风险源、识别风险点、研判风险步骤、评论风险缺失,使所有风险都纳入防控之列,才能保证风险点不遗漏。二是班组和车间应利用好月末安全分析会对班组作业进行点评,切实纠正班组在动态风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职工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三是安全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针对季节性变化、人员思想动态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来集思广益,适时研判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重点环节盯控和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四是全员参与防控风险。车间、班组管辖范围内的地域不同、人员现状不同,风险点相应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人员的搭配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的自控、互控、联控机制,只有有效地形成“闭环”,在安全防控上才能做到滴水不漏;只有全员参与其中,才能真正让防控实现全时段、全过程。

坚持长久,逐步摸索,突出实效。落实安全风险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我们长期坚持,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就能得到体现。一是注重制度化。在现有制度管理的基础上,班组应逐步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内容,月度例会、分析会、班前会等与作业相关的活动中要加入安全风险分析、研判项目,季节性变化如寒暑期、防汛期、雨雪天等关键时间段要增设动态安全风险预想,逐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风险卡控项点”,为长期坚持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找准落脚点。二是注重以考促效。

一方面完善职教考学机制,特别是对于新职人员、转岗人员应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专项知识考试,从源头培养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另一方面要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在安全风险管理中的投入,特别是对在规避风险、落实卡控机制中有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把落实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与工效挂钩、联动。完善考评机制,在工作上形成“比、学、超”的风气,把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的指标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考核依据,形成“以考促效”的良性循环。

四、几点启示与思考

一是从关心职工、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入手,这是奠定感情、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和班组建设的基础。工班长、车间干部应通过各种形式与职工近距离交流,从而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从管理做起的工作意识。管理从心入手,从基础工作落实做起,真正让职工感觉到工区是家,职工做任何事情都是在为家服务,只要各级干部以心交心,把职工当朋友,生活上关心职工,工作中理解和尊重职工,职工也会以心交心,切实形成共建小家、共管小家的良好氛围。

二是从弘扬典型、强化考核、增强意识入手,这是引领职工增强安全风险管理和安全意识的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干部和班组长的带头作用,利用好日常检查、抽查、联检等有效机制,

及时向职工弘扬好的工班长、职工的典型做法,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切实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看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局面,从而增强班组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天长日久会把遵章守纪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真正形成安全风险管理内控的“安全闭环”网络。只要各级干部、工班长能够运用好自己的权利,放弃好人主义,从基础抓起,从人员入手,不断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就会逐步摆脱依赖管理,使班组建设形成人人互控管理的良好局面。

三是从解决问题、消除矛盾、人人负责入手,这是增进团结、共建安全风险管理和管控能力的基础。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根本在于人。而车间或班组恰恰缺少的就是人人负责管理、人人参与管理的管理模式,没有好的模式,就难以从根本上起到互控的作用,也就达不到确保安全作业的目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了矛盾肯定会有化解的方法。因此,抓安全管理必须首先解决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的突出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改进工作方法,改变过去那种管得多、帮得少,检查多、指导少,看问题多、抓经验少,批评多、表扬少,布置工作多、跟踪落实少的情况,通过大力弘扬先进,用典型引路,扶植引导等多重手段,调查研究解决工区存在的现实问题,让干部职工真正在安全风险管理实践中提高管控能力。

(作者:长春电务段大安北信号车间党支部)

责任编辑/田家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