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字式直流电流表的设计

数字式直流电流表的设计

来源:保捱科技网


摘要

直流数字电流表的诞生打破了传统电子测量仪器的模式和格局。它显示清晰直观、读数准确,采用了先进的数显技术,大大地减少了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测量误差事件。数字电流表是建立在数字电压表的基础上,让电压表与电阻串联,其显示的是电流,数字电压表是把连续的模拟量(直流输入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数字电流表把电子技术、计算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成果与精密电测量技术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仪器、仪表领域中而完整的一个分支,数字电流表标志着电子仪器领域的一场,也开创了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先河。本设计采用了以单片机为开发平台,控制系采用ATC52单片机,A/D转换采用ADC0809。系统除能确保实现要求的功能外,还可以方便进行8路其它A/D转换量的测量、远程测量结果传送等扩展功能。简易数字电流测量电路由A/D转换、数据处理、显示控制等组成。

i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1.2 1.3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仪表目前发展状况 ................................................................................... 1

第二章 设计任务及可行性分析 ................................................................................... 3 2.1 2.2 2.3

系统设计要求 ................................................................................................... 3 系统设计思路 ................................................................................................... 3 总体结构 ........................................................................................................... 3

数字电流表的组成 ................................................................................... 3 电路设计 ................................................................................................... 4

2.3.1 2.3.2

2.3.3 10倍放大器电路 .......................................................................................... 4 2.3.4 A/D转换电路 ............................................................................................... 5 2.3.5 2.3.6

电桥输入电路 ........................................................................................... 6 测量电路 ................................................................................................... 6

第三章 元器件的选择 ................................................................................................... 8 3.1 3.2 3.3 3.4

单片机的选择 ................................................................................................... 8 A/D转换器的选择 ........................................................................................... 9 LED显示电路的选择 ...................................................................................... 9 所需元器件清单 ............................................................................................. 10

第四章 数字式电流表的软件设计 ............................................................................. 11 4.1 4.2

系统程序设计总方案 ..................................................................................... 11 系统子程序设计 ............................................................................................. 11

初始化程序 ............................................................................................. 11

4.2.1

4.2.2 A/D转换子程序 ......................................................................................... 11 4.2.3 4.3

显示子程序 ............................................................................................. 12

系统程序代码 ................................................................................................. 13

第五章 数字式电流表的调试 ..................................................................................... 14

ii

5.1 5.2

软件调试 ......................................................................................................... 16 显示结果及误差分析 ..................................................................................... 16

显示结果 ................................................................................................. 16 误差分析 ................................................................................................. 17

5.2.1 5.2.2

第六章 结 论 ............................................................................................................... 19 参考文献 ......................................................................................................................... 20

iii

第一章 引言

1.1 引言

传统的指针式刻度电流表功能单一,精度低,容易引起视差和视觉疲劳,因而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流表,将连续的模拟量如直流电压转化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从而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还可与PC 实时通信。数字电压表是诸多数字化仪表的核心与基础。以数字电流表为核心,可以扩展成各种通用数字仪表、专用数字仪表及各种非电量的数字化仪表。目前,由各种单片机和 A/D 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流表,已被广泛用于电子及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智能化测量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由DVM扩展而成的各种通用及专用数字仪器仪表,也把电量及非电量测量技术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因此对数字电压表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最近的十几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 (IC)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 数字电路和数字化测量技术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从而促使了数字电流表的日新月异,并不断出现新的类型。 数字电流表从 1952 年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改进的过程,从最早采用继电器、电子管的型式发展到了现在的全固态化、集成化(IC 化〕。另一方面,精度也从0.1%提高到了现在的0.01%——0.005%,而且从实验中空用的“高价样品” 开始已发展到了现在为厂矿企业广所使用的的“廉价型”,进而出现了能够用于安装板上作指示仪表的“安装型”。 目前,数字电流表的内部核心部件是A/D 转换器,转换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电流表的准确度,因而,以后数字电流表的发展就着眼在高精度和低成本这两个方面。

1.3 智能仪表目前发展状况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仪器仪表作为其构成元素,它的技术进展是跟随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的。常规的自动化仪器仪表适应常规控制系统的要求,它们以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为依据。当今,控制理论已发展到智能控制的新阶段,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智能化就成为必然和必须。本文将就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智能化的状况与进展,以及当今对智能仪器仪表研究、开发热点做概要的分析与表述。作者建议人们关注自动化仪器仪表智能化技术的进展,关注仪器仪表装置与控制系统技术的互动发展,这对推进我国自动化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是大为有益的。智能化的自动化仪器仪表应以智能控制理论为基础,体现人的智能行为。人工智能是智能控制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它以知识为基础,它的目标是建造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用来模拟和执行人类的智力功能,如判断、理解、推理、识别、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等,进而用自动机模仿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基于智能控制理论基础的智能仪器仪表目前大致有几方面的进展:

1

(1)专家控制系统(expert control system, ECS)是典型的基于知识控制系统,它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才能解决好的复杂问题。专家控制器的结构按控制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典型的结构由知识库、推理机、人机接口等组成。其中,知识的获取、知识库的建立是关键。人们已经总结出的方法是领域专家和知识专家的有机结合,同时收集、归纳有经验的操作员方面的知识。然后把获取的知识变成可用的规则,以期在推理过程中得到更高的命中率。专家控制已在工业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模糊控制器(FC-Fuzzy Controller),也称模糊逻辑控制器(FLC-Fuzzy Logic Controller)。自然界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模糊逻辑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产生了模糊控制技术。由于模糊控制技术具有处理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和模糊信息的能力,对无法建造数学模型的被控过程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能解决一些用常规控制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因而模糊控制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模糊控制器一般由输入标定、模糊化、模糊决策、清晰化、输出标定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模糊化、模糊决策、清晰化是主要和基本的部分,“模糊化”将输入量(精确量)变为模糊量,“模糊决策”进行模糊运算,其过程是由推理机进行预估输出推理,得到模糊量输出。“清晰化”将模糊量输出转化为精确量,提供给系统的驱动器定标后使用。当前,模糊控制技术在工业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不确定性过程、难于建模的场合发挥了模糊控制技术的长处。模糊控制器在家电和其它行业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神经网络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水平。所谓神经网络控制,简称神经控制,它是指采用神经网络这一技术对复杂的非线性对象进行建模,或担当控制器,或优化计算,或进行推理,或故障诊断等工作。由于神经网络具有高度的并行结构和并行实现能力,具有对任意非线性关系的描述能力,具有通过训练学习归纳全部数据能力,使得它在控制系统中被广泛灵活地应用。

数字电流表,作为智能仪表的一种,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直流输入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传统的指针式电压表功能单一、精度低,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流表,由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还可与PC进行实时通信。目前,由各种单片A/D 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流表,已被广泛用于电子及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智能化测量领域,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

第二章 设计任务及可行性分析

2.1 系统设计要求

1、可以测量0-5V的8路输入电压值;

2、测量结果可在四位LED数码管上轮流显示后单路选择显示; 3、测量最小分辨率为0.019A; 4、测量误差约为+0.0AV。

2.2 系统设计思路

1、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ATS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件。

2、 A/D 转换采用ADC0809 实现。与单片机的接口为 P0 口和 P2 的高四位引脚。 3、 电压显示采用4 位一体的LED 数码管。

4、 LED 数码管的段码输入,由并行端口 P1 产生;位码输入,由并行端口 P3 低三位产生。

显示模块 主控模块 A/D转换模块

图2.1设计思路框图

2.3 总体结构

2.3.1 数字电流表的组成

图2.2 数字电流表的组成框图

3

数字直流电流表的核心是A/D转换器。按系统功能实现要求,决定控制系统采用ATC51单片机,A/D转换采用ADC0809。系统除能确保实现要求的功能外,还可以方便地进行8路其他A/D转换量的测量和远程测量结果传送等扩展功能。数字电流表系统设计方案框图如图2.3所示。

ATC5上电复位 1 P0 P2 P1 ADC0809 串口通信 4位LED显示 电源电路

图2.3 数字电流表系统设计方案框图

2.3.2 电路设计

1、IO口资源分配

① P3口连接ADC0804的8位数据口;

② P1.4连接ADC0804的2、3引脚,进行数据读取控制; ③ P0口连接LED数码管段码A-H;

④ P2、0-P2、2连接LED数码管的位选驱动; ⑤ P1.0,P1.1连接按键,P1.2连接LED指示灯;

2.3.3 10倍放大器电路

下图是一个最简单的10倍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使用的是精度比较高的OP07,利用它,可以把0~200mV的电压放大到0~2.000V。在使用的数字电流表量程为2.000A时,特别有用。如果把它应用在基本量程为±200.0mA的数字电流表上,就相当于把分辨力提高了10倍,在一些测量领域中,传感器的信号往往觉得太小了,这时,可以考虑在数字流表前面加上这种放大器来提高分辨力。

4

图2.4倍放大器电路

2.3.4 A/D转换电路

在电流或者电压的测量中,经常遇见测量的并不是直流而是交流,这时候,绝对不可以把交流信号直接输入到数字电流表去,必须先把被测的交流信号变成直流信号后,才可以送入数字电流表进行测量。下图就是一个把交流信号转换成为直流信号的参考电路。(说明:更好的交流转换成为直流的电路是一种“真有效值”转换电路,但是由于其专用芯片价格昂贵,多应用在一些高档场合。)

本电路中,输入的是0~200.0mV的交流信号,输出的是0~200.0mV的直流信号,从信号幅度来看,并不要求电路进行任何放大,但是,正是电路本身具有的放大作用,才保证了其几乎没有损失地进行AC-DC的信号转换。因此,这里使用的是低功耗的高阻输入运算放大器,其不灵敏区仅仅只有2mA左右,在普通数字万用表中大量使用,电路大同小异。首先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1,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启动 A/D转换,之后EOC输出信号变低,指示转换正在进行。直到A/D转换完成,EOC变为高电平,指示A/D转换结束,结果数据已存入锁存器,这个信号可用作中断申请。当OE输入高电平 时,输出三态门打开,转换结果的数字量输出到数据总线上。

5

图2.5 AC-DC转换电路

2.3.5 电桥输入电路

在温度测量和其他物理及化学量的测量中,经常会出现“零点”的时候信号不是零的情况,这时候,下面的“电桥输入”电路就被优先采用了。可以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用传感器替换电桥回路中的某一个电阻元件。数字电压表的两个输入端也不再有接地点,作为一种典型的“差分”输入来使用了。

图2.6 电桥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输入)电路

2.3.6 测量电路

电桥输入电路的变种还可以延伸到下面的电路,这是一个把4~20mA电流转换为数字显示的电路。它的零点就是4mA而不是0mA。当输入零点电流为4mA的时候,利用IN-上面建立起来的电压,抵消掉IN+由于4mA出现的无用信号,使得数字电压表差分输入=0,就实现了4mA输入时显示为0的要求。随着信号的继续增大,例如到了20mA,对数字电流表来说,相当于差分输入电流为20-4=16mA,这个16mA在62.5R电阻上的压降,就是数字电流表的

6

最大输入信号。这时候,把数字电流表的基准电压调整到与16*62.5=1000mV相等,显示就是1000个字。

图2.7 测量电路

简易数字电流表测量电路由A/D转换、数据处理及显示控制等组成。

A/D转换有集成电路ADC0809完成。ADC0809具有8路模拟输入端口,地址线(第23-25脚)可决定对哪一路模拟输入作A/D转换。第22脚位地址锁存控制,当输入为高电平时,对地址信号进行锁存。第6脚位测试控制,当输入一个2μs 宽高电平脉冲时,就开始A/D转换。第7脚为A/D转换结束标志,当A/D转换结束时,第7脚输出高电平。第9脚为A/D转换数据输出允许控制,当OE脚为高电平时,A/D转换数据从端口输出。第10脚为ADC0809的时钟输入端,利用单片机第30脚嘚分频晶振频率,再通过14024二分频得到1MHz时钟。

单片机的P1、P3.0-P3.3端口作为4位LED数码管显示控制。P3.5端口用作单路显示/循环显示转换按钮。P3.6端口用作单路显示时选择显示的通道。P0端口用作A/D转换数据读入,P2端口用作ADC0809的A/D转换控制。

7

第三章 元器件的选择

3.1 单片机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单片机的发展非常迅速,就通用单片机而言,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计算机厂家已投放市场的产品就有50多个系列,数百个品种。目前世界上较为著名的8位单片机的生产厂家和主要机型如下:

美国Intel公司:MCS—51系列及其增强型系列 美国Motorola公司:6801系列和6805系列 美国Atmel公司:C52等单片机 美国Zilog公司:Z8系列及SUPER8 美国Fairchild公司:F8系列和3870系列 美国Rockwell公司:6500/1系列

美国TI(德克萨司仪器仪表)公司:TMS7000系列 NS(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8070系列 等等。

尽管单片机的品种很多,但是在我国使用最多的还是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和美国Atmel公司的C52单片机

MCS—51系列单片机包括三个基本型8031、8051、8751

8031内部包括一个8位CPU、128个字节RAM,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4个8位并行I/O口、1个全双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但片内无程序存储器,需外扩EPROM芯片。比较麻烦,不予采用

8051是在8031的基础上,片内集成有4K ROM,作为程序存储器,是一个程序不超过4K字节的小系统。ROM内的程序是公司制作芯片时,代为用户烧制的,出厂的8051都是含有特殊用途的单片机。所以8051适合与应用在程序已定,且批量大的单片机产品中。也不予采用。

8751是在8031基础上,增加了4K字节的EPROM,它构成了一个程序小于4KB的小系统。用户可以将程序固化在EPROM中,可以反复修改程序。但其价格相对8031较贵。8031外扩一片4KB EPROM的就相当于8751,它的最大优点是价格低。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能装入片内的外围接口电路也可以是大规模的。也不予采用。

ATS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ATS51片内含有4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 RAM,32个I/O 口线,看门狗(WDT),两个数据指针,两个16 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S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 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 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S51

8

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因此我选择ATS51为系统的控制器。

3.2 A/D转换器的选择

A/D转换器大致分有三类:一是双积分A/D转换器,二是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三是并行A/D转换器。

双积分A/D转换器通过两次积分将输入的模拟电压转换成时间或频率,然后由定时器/计数器获得数字值。它的优点是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好,价格便宜,但转换速率低。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是将采样输入信号与给定电压不断地进行比较,从逐次逼近寄存器的最高位开始,顺序地对寄存器的每一位将输入电压与内置D/A转换器输出进行比较,一个时钟周期完成1位转换,进过n次比较而得到数字值。它的优点是精度、速度、价格适中、不存在延迟问题。适合于中速率而分辨率较高的场合。

并行A/D转换器是内部有多个比较器,只需要作一次比较就可完成转换。优点是它是所有A/D转换器中速度最快的,但价格也昂贵,分辨率却不是很高。

在转换精度、转换速率、以及经济上的考虑,该系统决定选用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的ADC0809型。ADC0809是典型的8位MOS型8通道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每采集一次一般需100μs。

顺序脉冲 发生器 输入数字电流 输入电流 电流 比较器 逐次逼近寄存器 DAC

图3.1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原理图

3.3 LED显示电路的选择

LED显示器是由N个LED显示块拼接成N位LED显示器。N个LED显示块有N跟位选线,根据显示方式的不同,位选线和段选线的连接方法也各不相同,段选线控制显示字符的字型,而位选线为各个LED显示块的公共端,它控制该LED显示位的亮、暗。LED显示器有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显示方式。

(1)LED静态显示方式:

LED显示器工作于静态显示方式时,各位的共阴极(或共阳极)连接在一起并接地(或+5V);每位的段选线(a~dp)分别与一个8位的锁存器输出相连。所以称为静态显示。各个LED的显示字符一经确定,相应锁存器的输出将维持不变,直到显示另一个字符为止。也正因此如此,静态显示器的亮度都较高。这种显示方式接口编程容易。付出的代价是占用口线较多,若用I/O接口,则要占用4个8位I/O口,若用锁存器接口,则要用4片74LS373

9

芯片。如果显示器位数增多,则静态显示方式更是无法适应,因此在显示位数较多的情况下,一般都采用动态显示方式。

(2)LED动态显示方式:

在多位LED显示时,为了简化硬件电路,通常将所有位的段选线相应的并联在一起,有一个8位I/O口控制,形成段选线的多路复用。而各位的共阳极或共阴极分别由相应的I/O线控制,实现各位的分时选通。其中段选线占用一个8位I/O口,而位选线占用一个4位I/O口。由于各位的段选线并联,段码的输出对各位来说都是相同的,因此,同一时刻,如果各位位选线都处于选通状态的话,4位LED将显示相同的字符。若要各位LED能够显示出与本位相应的显示字符,就必须采用扫描显示方式,即在某一时刻,只让某一位的位选线状态,而其他各位的位选线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段选线上输出相应位要显示字节的段码。在确定LED不同位显示的时间间隔,不能太短,因为发光二极管从导通到发光有一定的延时,导通时间太短,发光太弱人眼无法看清。但也不能太长,因为毕竟要受限于临界闪烁频率,而且此时间越长,占用CPU时间也越多,另外,显示位增多,也将占用大量的CPU时间,因此动态显示实质是一牺牲CPU时间来换取元件的减少。

所以,由于本系统涉及到4位显示输出,采用LED动态扫描显示方式。

3.4 所需元器件清单

器件类型 单片机 A/D转换器 数码管 UE 开关 电容 电解电容 电阻 排阻 变阻器 晶振 按键开关 C1、C2 C3 R1 RP1 RV1 X1 33uF 10uF 1K 200 1K 1MHz 1 2 1 2 1 1 1 器件名 ATS51 ADC0809 TSEG-MP*4-CC-BL数值 数量 1 1 1

10

第四章 数字式电流表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程序设计总方案

根据模块的划分原则,将该程序划分初始化模块,A/D转换子程序和显示子程序,这三个程序模块构成了整个系统软件的主程序,如图4.1所示。

开始 初始化 调用A/D转换子程序 调用显示子程序 结束

图4.1 数字式直流电流表主程序框图

4.2 系统子程序设计 4.2.1 初始化程序

所谓初始化,是对将要用到的MCS_51系列单片机内部部件或扩展芯片进行初始工作状态设定,初始化子程序的主要工作是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初值预置,开中断和打开定时器等。

4.2.2 A/D转换子程序

A/D转换子程序用来控制对输入的模块电流信号的采集测量,并将对应的数值存入相应的内存单元,其转换流程图如图4.2所示。

11

开始 启动转换 A/D转换结束? 输出转换结果 数值转换 显示 结束

图4.2 A/D转换流程图

4.2.3 显示子程序

显示子程序采用动态扫描实现四位数码管的数值显示,在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方式时,要使得LED显示的比较均匀,又有足够的亮度,需要设置适当的扫描频率,当扫描频率在70HZ左右时,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显示效果,一般可以采用间隔10ms对LED进行动态扫描一次,每一位LED的显示时间为1ms。

在本设计中,为了简化硬件设计,主要采用软件定时的方式,即用定时器0溢出中断功能实现11μs定时,通过软件延时程序来实现5ms的延时。其转换流程图如图4.3所示。

12

动态显示子程序 选择通道 显示缓冲区首地址送R0 指向右边第一位 取出要显示的数据 计算下一位位选码 查等显示数据的显示码 送7段码到P1口 IS延时处理 修改显示缓冲区地址 4位显示完成? N 返回 图4.2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4.3 系统程序代码

根据数字式电压表的设计电路图及系统软件流程图所需系统软件的主程序代码: LED_0 EQU 30H ;//百分位显示存储 LED_1 EQU 31H ;//十分位显示存储 LED_2 EQU 32H ;//个位显示存储 ADC EQU 35H CLOCK BIT P2.4 ST BIT P2.5 EOC BIT P2.6 OE BIT P2.7

13

ORG 00H SJMP MAIN ORG 0BH

LJMP INT_T0

MAIN: MOV LED_0, #00H ;//初始化 MOV P2, #0FFH MOV LED_1, #00H MOV LED_2, #00H MOV DPTR, #TABLE

MOV TMOD, #02H ;//定时器T0 定时器工作模式,工作在方式1 MOV TH0,#245 ;//装入计数初值 MOV TL0,#00H MOV IE, #82H

SETB TR0 ;//置位定时器T0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 HERE: CLR ST SETB ST

CLR ST

JNB EOC, $ ;//判断转换是否结束 SETB OE ;//允许输出转换的数字量 MOV ADC, P1 ;//转换的数字量存入ADC即35H中 CLR OE MOV A, ADC MOV B, #51 DIV AB MOV LED_2, A MOV A, B MOV B, #5 DIV AB MOV LED_1, A MOV LED_0, B LCALL DISP SJMP HERE

INT_T0: CPL CLOCK ;//提供时钟 RETI

14

DISP: MOV A, LED_0 ;//显示程序 MOVC A, @A+DPTR CLR P2.3 MOV P0, A

LCALL DELAY SETB P2.3 MOV A, LED_1 MOVC A,@A+DPTR CLR P2.2 MOV P0, A LCALL DELAY SETB P2.2 MOV A, LED_2 MOVC A, @A+DPTR CLR P2.1

ORL A, #80H MOV P0, A LCALL DELAY SETB P2.1 RET

DELAY: MOV R6, #10 ;//50ms延时 D1: MOV R7, #250 DJNZ R7, $ DJNZ R6, D1 RET

TABLE: DB 3FH, 06H, 5BH, 4FH, 66H ;//数码管显示共阴极段码 DB 6DH, 7DH, 07H, 7FH, 6FH END

15

第五章 数字式电流表的调试

5.1 软件调试

软件调试的主要任务是排查错误,错误主要包括逻辑和功能错误,这些错误有些是显性的,而有些是的。Proteus软件可以对基于微控制器的设计连同所有的周围电子器件一起仿真,用户甚至可以实时采用诸如LED/LCD、键盘、RS232终端等动态外设模型来对设计进行交互仿真。Proteus支持的微处理芯片包括8051系列、AVR系列、PIC系列、HC11系列及Z80等等。Proteus可以完成单片机系统原理图电路绘制、PCB设计,更为显著点的特点是可以与u Visions3 IDE工具软件结合进行编程仿真调试。

本系统的调试主要以软件为主,其中,系统电路图的绘制和仿真我采用的是Proteus软件,而程序方面,采用的是汇编语言,用Keil软件将程序写入单片机。

5.2 显示结果及误差分析 5.2.1 显示结果

1.当IN0口输入电压值为0A时,显示结果如图5.1所示,测量误差为0A。

图5.1 输入电流为0V时,LED的显示结果

2. 当IN0输入电流值为1.50A时,显示结果如图5.2所示。测量误差为0.01A。

16

图5.2 输入电流为1.50V时,LED的显示结果

3. 当IN0口输入电流值为3.50A时,显示结果如图5.3。测量误差为0.01A。

图5.3 输入电流为3.50A时,LED的显示结果

5.2.2误差分析

17

通过以上仿真测量结果可得到简易数字电压表与“标准”数字电压表对比测试表,如下表5.1所示:

表5.1 简易数字电流表与“标准”数字电流表对比测试表

标准电流值/A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99

由于单片机ATC51为8位处理器,当输入电流为5.00A时,ADC0809输出数据值为255(FFH),因此单片机最高的数值分辨率为0.0196A(5/255)。这就决定了电流表的最高分辨率只能到0.0196A,从上表可看到,测试电流一般以0.01A的幅度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简易数字电流表测得的值基本上比标准电压值偏大0-0.01A,这可以通过校正ADC0809的基准电压来解决。因为该电压表设计时直接用5A的供电电源作为电压,所以电压可能有偏差。当要测量大于5A的电流时,可在输入口使用分压电阻,而程序中只要将计算程序的除数进行调整就可以了。

简易电流表测量值/A 0.00 0.51 1.00 1.51 2.00 2.50 3.00 3.50 4.00 5.00 绝对误差/A 0.00 0.01 0.00 0.01 0.00 0.00 0.00 0.00 0.00 0.01 18

第六章 结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基本完成。但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仍然存在。这次设计是我第一次设计电路,并用Proteus实现了仿真。在这过程中,我对电路设计,单片机的使用等都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这次设计学会了Proteus和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从系统的需要、方案的设计、功能模块的划分、原理图的设计和电路图的仿真的设计流程,积累了不少经验。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流表使用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外接元件少。在实际应用工作应能好,测量电流准确,精度高。系统功能、指标达到了课题的预期要求、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可扩展性,经过一定的改造,可以增加功能。本文设计主要实现了简易数字电流表测量一路电流的功能,详细说明了从原理图的设计、电路图的仿真再到软件的调试。

通过本次设计,我对单片机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在硬件连接方面还是在软件编程方面。本次设计采用了ATC51单片机芯片,与以往的单片机相比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使其功能更为完善,应用领域也更为广泛。设计中还用到了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以前在学单片机课程时只是对其理论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通过这次设计,对它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调试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硬件上的理论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对电路的仿真方面也不够熟练。

总之这次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功能要求。在以后的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电路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争取在电路设计方面能有所提升。

19

参考文献

1. 王福瑞等.《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2.《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 韩九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9 3.《智能仪器》 程德福,林君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 4.《测控仪器设计》浦昭邦,王宝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5.基于ATC51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黄亮,电子制作,2006.10 ,25-27 6.Keil C51帮助文档

7.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费业泰.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