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来源:保捱科技网
i jijl0I・ ; —a— -E!d u c-:a—t—ion. 。 。 。 HersId 理伦前沿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① 李继超 (北京新桥外国语学校 北京 1 00069)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本质 内涵作出分析,并对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 6 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795(201O)O6(b)--O104-01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 学学习和研究中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数与 (一1,O,一1) 0,- ,BIC_LMN。 “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 形两者的信息互动转换关系可以将数形结 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以向量为工具, 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 合分为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种情形。 采用向量的坐标计算的方式来分析图形相 (如函数、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向量、 以形助数是根据代数问题所蕴含的几 关的几何性质,充分体现了以数辅形的特 摆脱 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高中 何意义,将代数问题转化成几何问题加以 征,发挥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优势,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 解决,使得代数问题几何化,借助于几何图 了运用传统方法所带来的复杂的几何论 解。”hi数形结合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 形直观地得到问题的结论,使得原本抽象 证,使问题的解决过程显得简洁明快。 法,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这种思想方法的 而复杂的问题变得形象化、简易化。 事实上,在数学教学中处处体现了数 渗透。 例:解不等式√ > 一4 形结合思想,在不同的内容中均有体现,渗 数学是一门以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 解法一:(常规方法)原不等式等价于不 透在数学知识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进行有 和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也就是说, 理数教学时,可以结合数轴来讲解绝对值 f一 ≥。 f 一4<0 “数”与“形”是数学学科所研究的基本对象 等式组x-4_的概念、比较有理数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 >0 或1 一2 0, 算法则等;在函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 和基本内容。“数”一般指实数、虚数和代数 l 一2> -4) 式等,当然也包括函数、方程以及不等式 解第一个不等式组得4 <6;解第二 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某些性质,比如 奇偶性和单调性等;在不等式的教学中,可 等;“形”一般指几何图形以及函数图象等。 个不等式组得2≤ <4 而数与形的关系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 因此,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以通过数轴来寻找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 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集,还可以根据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 { J2≤ <4或4 <6},即{x J 2≤X<6} 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解法二:(数形结合法)如图1,设 式的联系,通过函数的图象来直观地发现 而数形结合则恰好在数和形之间架起一座 Y = 一2,Y,:x一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 不等式的解集;在集合教学中,可以借助文 沟通的桥梁,可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画出Yl、Y 的图象,显然 图象位于Y2图象 氏图把集合间的关系直观地反映出来;在 上方的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范围是: 讲解三角函数时,可以运用单位圆进行一 实现数和形的完美统一。 数形结合是指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 2 <6。由此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系列的研究;在统计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折 中,结合问题中各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根据 xI2 <6}。比较本题的两种解法,数形 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条形统计图把 实际需要,将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相结合, 结合法运算量相对较小,思路新颖,形象直 数据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形象直观地表现出 依据数与形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相互 观,简洁明了。 来;在概率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树状图来帮 转化的方式使问题得到巧妙解决的一种思 以数辅形是指采取代数运算或数量分 助学生分析问题;在学习有关整式乘法的 想方法。其解决问题的策略具体表现为把 析的方式对图形的性质加以研究,将几何 内容时,对于一些公式,比如完全平方公 有关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成图形性质的问 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也就是使几何问题 式、平方差公式均可以通过构造图形的方 题进行分析,或者恰好相反,将有关图形性 代数化。 式进行推导和验证;在学习解析几何时,可 质的问题转化成数量关系的问题加以探 例:如图2,在正方体ABCD—A B.C。D,中, 以通过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相互转化来 讨,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 M、N分别是BD、DD。的中点,求证:B.C上MN。 解决问题,等等。 效果。这种思想方法不仅对问题的代数含 证明: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个单位 总之,数形结合思想有助干深化学生 i, J,D日 k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进行数学研究 义予以分析,而且还要对其几何意义加以 长度,揭示,把抽象的数算和直观的几何图 以;,,, 为坐标向量建立空间直角坐 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拓宽了学生的 形紧密的联系起来。这种思想方法具备了 标系D—xy Z,则B (1,l,1)、C(0,l,0)、 思路,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 1 1 1 数的精确性和形的直观性的双重优势,以 共同发展,可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思 M(寺,寺'o)、N(0,0, 1,否 =(一l,0,~1),面 维品质。教学中要注重这种思想方法的渗 数精确地分析形,或以形直观地表示数,正 1 1、 透,对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 (一 1 11) 形少数时难入微”,可见数与形的结合在数 适时地予以揭示和提炼,使学生在获取数 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使 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本质,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 , , =, y 力。 参考文献 o 一 【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 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3. / 图1 图2 ①作者简介:李继超: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o4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