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总复习题(二)
班别: 姓名: 得分:
22、扁鹊见蔡桓公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立有间( )2、腠理( )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居十日( )5、不治将益深( ) 6、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望: )(还: )(走: ) 7、桓侯故使人问之( )8、汤熨之所及(汤熨: ) (及: )9、针石( ) 10、火齐( )11、司命之所属( ) 12、臣是以无请也( )13、使人索扁鹊( ) 二、通假字: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 ,意思是: 2、汤熨之所及 汤,通 ,意思是: 3、火齐之所及 齐,通 ,意思是: 三、一词多义: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居( ) 1、居 居十日( ) 面山而居( ) 延年益寿( ) 不治将益深( ) 2、益 良师益友( ) 莲,香远益清( ) 君有疾在腠理( ) 3、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桓侯故使人问之( )
4、故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 四、古今异义词: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古义: 今义: 2、使人索扁鹊 古义: 今义: 3、居十日 古义: 今义:
五、下列句子的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医之好/ 冶不病/ 以为功 B、臣/ 是以/ 无请也 C、扁鹊/ 望桓侯/ 而还走
D、君之病/ 在肌肤,不治/ 将益深
1
六、常识填空:
1、《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节选自《韩非子· 》。韩非, 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是( )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2、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 ,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3、守株代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历来为人们喜爱的故事都出自《 》一书。
4、《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以( )为顺序,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这两个人和,表现了 的中心意思。告诫人们: 。 七、“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A、一个人的身体有了疾病,一定要及时找有医生医治。
B、任何时候不要盲目相信自己,有了缺点、错误不要怕别人批评指出,而要
及时改正。
C、凡是自傲自大、瞧不起别人的人,最终害的是自己。
D、患了重疾的人必须寻找真正医术高明的医生来诊治,否则会耽误治疗。 八、翻译句子: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译: 3、桓侯故使人问之。 译:
4、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译: 5、臣是以无请也。 译:
6、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译:
23、捕蛇者说
一、解词:
1、黑质而白章(质: )(章: )2、腊之以为饵(腊: )(饵: ) 3、可以已大风(可以: )(已: )
4、挛踠( )5、瘘( )6、疠( ) 7、太医以王命聚之( )8、岁赋其二( ) 9、当其租入( )10、永之人争奔走焉(争: )(奔走: ) 11、专其利三世矣( )12、死于是( ) 1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14、几死者数矣(几: )(数: ) 15、貌若甚戚者( )16、若毒之乎( )17、莅事者( ) 18、更若役( )19、复若赋( )
2
20、君将哀而生之乎( )21、向吾不为斯役(向 )(斯: ) 22、则久已病矣( )23、而乡邻之生日蹙( ) 24、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 )(竭: )25、曩( ) 26、号呼而转徙(号呼: )(转徙: )27、顿踣( ) 28、犯寒暑( )29、呼嘘毒疠( )30、往往与死者相藉也( ) 31、叫嚣呼东西( )32、隳突乎南北( ) 33、吾恂恂而起( )34、则弛然而卧( ) 35、谨食之(谨: )(食: )36、甘食( ) 37、以尽吾齿( )38、熙熙而乐( )
39、苛政猛于虎( )40、俟( 二、一词多义:
可以已大风( ) 1、已 则入已病矣( )
2、疠 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 呼嘘毒疠( ) 若毒之乎( ) 3、毒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余悲之( ) 4、悲 余闻而愈悲( ) 余将告于莅事者( ) 积于今六十岁矣( ) 5、于 吾祖死于是( ) 苛政猛于虎( )
黑质而白章( ) 6、而 而乡邻之生日蹙(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则弛然而卧( )
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 7、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 且焉置土石( ) 三、古今异义词:
1、可以已大风 古义: 今义: 2、余悲之 古义: 今义: 3、则入已病矣 古义: 今义: 4、以尽吾齿 古义: 今义: 四、对下列句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 A、积于今六十岁矣:(我)到现在已活了六十岁了。 B、饥渴而顿踣:饥渴交加而倒地死去。 C、呼嘘毒疠:呼吸着有毒的疫气。
D、今其室十无二三焉:现在他们十家中已消失了两三家。 五、常识填空:
1、“说”是古代的一种 ,“说”的内容可以 , 也可以 。 2、《捕蛇者说》选自《 》,作者是 代著名的 家 (填
人名)。他是“ ”之一。他的字是 ,世称“ ”, 被贬永州期间,写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史称《 》。 六、阅读第4段,回答问题:
1、本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悲痛的哭诉,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什么?
2、蒋氏把自己的乡邻的遭遇作了两次对比,请各用一句话(尽可能利用文中
的词语)概括回答对比的结果。
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近的一组是( ) A、则吾斯役之不幸 非死则徙尔 B、今其室十无一二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C、君将哀而生之乎 乡邻之生日蹙 D、汪然出涕 殚其地之出
4、指出下列加点词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而乡邻之生日蹙 C、悍吏之来吾乡 D、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七、翻译句子:
1、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译: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
3、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后矣,又安敢毒邪?
5、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
6、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译:
7、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