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英语复习教学中作业分层的设计及实践

高中英语复习教学中作业分层的设计及实践

来源:保捱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英语复习教学中作业分层的设计及实践

作者:陈晓静

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06期

作业是课堂复习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作业无效性的现状,阐述作业分层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拓宽思维,有效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举措。重点阐述阅读、语法、书面表达三类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具体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佳的发展。 1. 背景描述

复习课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份子,承担着“温故而知新”的任务,很多教师对复习课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较少关注如何进行课外知识的巩固、作业的设置。绝大部分的教师以征订的资料为主阵地,按部就班布置作业;抱怨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有抄袭作业的现象。在和学生的访谈中,英语成绩出色的学生认为作业有时缺乏挑战性,机械重复的现象较多;成绩较差的学生认为英语作业偏难,课业负担重是他们抄袭作业的缘由。 2. 高中英语复习教学作业无效性的现状 2.1 复习教学方法落后

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大部分教师在复习教学时,均以讲解知识点或语法点为主,相应地,在设置作业方面,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更为糟糕的是一些教师对练习采取的是“拿来主义”,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水平;作业重复且繁多,有的学生由于备受挫折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严重地削弱了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2.2 作业设置单一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喜欢选择填空形式的巩固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极少,学生忙于做题,不会想或很少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不到交流和碰撞,在很大程度上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2.3 教师分层意识缺失

现行的大班额制度使教师疲于改作,如果进行分层作业的设置,很多教师认为工作量过大。久而久之,就忽视了复习教学和作业设置的分层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各层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思维能力、兴趣、才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要求我们有区别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因此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设计作业是提高英语复习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实现每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的最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3. “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设置的策略分析

分层教学就是注重不同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智力组合的多样性实现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教学,通过与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相结合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英语复习教学应该从学情出发,研究学生个体的差异。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教学理念。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基于这种理论,“分层教学”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致,“分层作业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从学生实际出发,巩固各层学生的已学知识,不断超越各层学生的现有水平。

七十年代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推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集体教学的框架里进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这既顾及了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升到可操作水平。这一理论启示教师在教学和作业的设置上,既要注重分层,又要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以达到各层次学生的进步。

在高中英语复习教学中,我们就阅读、语法、书面表达的作业分层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究,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合作交流;期望能拓宽各层次学生的知识面及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有效地舒缓后进生的恐惧心理,提高优秀生的成就感。 4. 复习教学中作业分层的实践 4.1 阅读复习教学的作业分层 4.1.1 隐性分层和自主选择

将学生按成绩进行分层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另外,用考试的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确定英语水平的层次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学生的语言水平并不能直接根据一次或几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是同一个层次的。因此可采用隐性分层,即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愿报名方式。

“教科书不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了。一套教材编得再好也是有限的,但课程资源是无限的。”(刘道义,2006)。在高一英语阅读分层中,可以通过课外教材的补充,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给出学生三个层次的课外阅读读物,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水平,选择阅读读物。 如图1所示,随学生层次提高,阅读读物的难度也相应加深。因此,前期应结合学生现阶段阅读能力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制定相应地课堂课后的阅读分层指导。通过阅读读物的选择确定层次,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

4.1.2 课内外的分层阅读

首先,阅读课要做到分层复习。课堂阅读教学中,建立同组异质的小组,提供可选择性的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分工,以达到各层次的提高。如M1U1的阅读单元复习课中,设置两道讨论题:

例一:What would you miss if you went into the hiding place like Anne and her family? Give your reasons.(感知题)

例二:What can you do to be a good friend to the people in life? Give some examples.(深化运用题)

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题进行讨论并撰写报告,旨在每位学生有话可谈。成绩平平的学生会选择第1题,因为其内容和课文密切相关,通过换位思考,更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第2题则是对文章话题的深化,通过对该话题的讨论,理解,培养学生感恩的情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次,阅读作业也应当分层复习。阅读作业中的词汇是每位教师非常强调的一项内容。复习时,可要求每个层次的学生必须掌握单词、短语、熟读课文;B层的学生能对难句做分析并仿写句子,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文章;A层的学生在掌握以上要求之外,还能进行句子转换等形式的练习。这样的复习作业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差异性,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在单元复习检测中,也可设置选做题,如Module 1 Unit 1的单元复习检测中,选做题——“Write out 2 proverbs about friendship”, 旨在拓宽A, B层学生的知识面。

为加强A,B层次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筛选2007,2008,2009年全国高考的10个省市的试卷,每单元选择适合于高一学生水平的3份试卷,提供A,B层学生作业时练习,让他们提前感受高考,走近高考,拓宽思维。 4.2 语法复习教学的作业分层

学生虽然在初中已经接触过语法,但缺乏系统性的训练;高中的语法不是简单地检测语法规则,更侧重语法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学生对语法普遍有畏惧心理,语法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拦路虎。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语法复习教学,应进行语法作业的自编和分层,注重循序渐进,期望在心理上舒缓学生的语法恐惧感。 4.2.1 分层设置“单元复习”语法作业

语法的单元复习,要注重题型的多样化和同一题型难度的梯度化。

首先,选择题设置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是各层次学生都必须做的,可作为复习中的查漏补缺,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提高题供A, B层学生训练,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可允许中下学生出错,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心理有较好的暗示,也给B层的学生创造挑战的机会。 其次,拓宽语法作业的题型。除了设置选择题外,还可以增加其他各类题型。以“定语从句复习”为例,为满足各层的学生需求,设置定语从句的讲解及填空。

如I’m not interested in the book ________ has just been bought.先行词:________关系代词指(人,物)在从句中作_______语,空格可填_________。 同时设置了以下的定语从句分层作业,如下表:

为训练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后可设置语境题让学生体验语法,在语篇中运用语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做哪些练习,这样的分层操练能培养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设计的作业题型的多样性有助于全面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循序递进的难度使学生既有成就感,又有知难而上的学习欲望。虽然教师在编写分层作业中增加了工作量,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减负”。

4.2.2 分层设置“会考复习”语法作业

会考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语用能力,初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重点高中的学生而言,假如语法复习仅停留在会考要求,绝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吃不饱”。因此在语法作业的设置上,我们进行了分层编排(Part I,Part II),Part I为会考要求,Part II为高考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A, B, C层的学生复习都提供了一定的机会。特别是C层的学生,这是高中最基础的语法复习阶段,是C层向B层转化的黄金时间。对于A,B层的学生而言,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同时提供高考要求的练习,为A, B层学生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4.3 书面表达复习教学的作业分层

高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差异很大,成绩好的学生能洋洋洒洒地写出一篇词文并茂的好文章,但部分学生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写不通,甚至到了高二,高三还是词汇贫乏,语法混乱。这一现象充分表明了实施书面表达作业分层的必要性。 4.3.1 命题作文分层要求与训练

高二会考命题作文复习时,教师可以就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 C层:指导写好句子,组句成文,并进行相应的句子翻译。 B层:要求句式有变化,会用连接词,会并做相应的练习。 A层:要求能应用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型,并做相应的练习。

在高考命题作文复习时,可以就话题和写作要求进行分层与训练。如半开放作文的教学中,首先给给学生一篇美文,在美文欣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发现语法,词汇,句式的亮点。 C层:要求模仿美文写作。

A,B层:给出同类型的高考真题进行写作。

由于进行了分层要求和分层作业布置,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所增加,特别是畏惧英语写作的学生,在有针对性的分层指导下,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3.2 开放式作文分层要求与训练

开放式作文往往只给学生主题或两三点提示,由学生自主去发挥、构思。因此平时的开放式作文一般以单元的话题为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强调在一定情境中完成。通常学生以2-4人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合作活动,强调“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间尽量缩小差距,创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形式的写作,如引导性写作和自主性写作。

首先,引导性写作要注重分层和合作。引导性写作以某单元的话题和知识点为依托,教师给出总体的写作要求,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根据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任务,通过交流,获取文章的观点,结构和语言等。

如,在Module 2 Unit 3 Computer的复习教学中,设计了一项说写的作业——设计机器人,劝说Miss Lazy 或Mr. Stubborn 买此机器人。要求组内成员先确定机器人的名字,价格;然后每位学生分别描述其外表特征,功能等的句子;之后,组内交流修改,挑选出最佳的句子组成一篇文章。组长协同A层学生进行文章的最后润色,最后在小组中交流,汇报。A, B层的学生通过帮助C层学生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收获学习的过程,学生们在互帮互助中,分享合作的成就感。小组合作的文章相比之下更有文采,更富新意。 其次,自主性写作同样要注重分层和合作。自主性写作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构建知识的写作。往往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尝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获得对知识、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如领导者,收集资料员,排版者,报告者等。在这个写作过程中学生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学习他人优点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如,Module 2 Unit 1 Culture relics单元教学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就瑞安的文物古迹进行调查,办一期海报,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自主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整理各种数据,知识。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获得成功;英语写作成绩平平的学生也跃跃而试,作文错误率较低。好多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展示了各自的特长:策划、画画、版面设计、查询资料、收集信息等。有的学生还通过电脑排版,使整个画面非常精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后,让学生再讨论修改,最后予以展示。通过分层和合作的活动,各层次学生不仅在语言方面有了较好的巩固和提高,而且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5. 作业分层的成效和思考 5.1 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分层复习作业的研究,教师接受了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的作业要求,努力尝试让不同的学生在其原有的水平上向其“最近发展区”前进,从而深层次地理解了新课程中“关注人”的理念。 5.2 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增加

设计分层复习作业,要求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分层作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跳一跳就能够到苹果”的欲望,同时也减少了抄袭作业的现象,使学生从无奈的学习倦怠感中走向积极的学习中来。同组异质的构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在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中得到思维的提升。 5.3 分层作业设计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分层作业还处于研究阶段,没有现成的练习可以利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辑作业,工作量大大增加。有些教师认为分层教学过于理想化,担心对C层学生减少作业量和降低要求会影响教学质量。作业的分层会给讲解练习带来麻烦。

分层作业的研究还处于研究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实践研究;但是我们从中欣喜地看到学生的变化,特别是英语薄弱的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有力地证明了分层作业对有效英语复习教学的重要保障作用。

[1] 李建年, 陈晓筑. “关于“分层教学”的理论及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06). [2] 罗文军. 年第5期英语分层教学[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0(05).

[3] 蒋军海. 综合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4(06). [4] 肖连奇. 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 上海教育科研, 201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