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财产的撤销权规定了在一定条件下,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包括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受到严重侵害、不履行扶养义务或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但需在一年内行使该权利。
法律分析
如果钱还没有支付,那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以前无需任何理由均可撤销赠与;如果已经交付,一般情况都是不能要回来的,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特别注意: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拓展延伸
追回已赠与的财产是否可行?
追回已赠与的财产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可行性取决于多个因素。根据法律原则,一般情况下,一旦财产被赠与,赠与人失去了对财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追回已赠与的财产可能是可行的。例如,如果赠与行为存在欺诈、胁迫、错误或未经授权等情况,可能会考虑撤销或废止赠与。此外,如果赠与人在赠与后遭受到重大损失或不公平对待,也可能考虑追回财产。然而,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因此,是否能成功追回已赠与的财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且需要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结语
根据法律原则,赠与后一般情况下无法追回已交付的财产。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如欺诈、胁迫或未经授权等,赠与人可能有撤销权。此外,赠与人遭受重大损失或不公平对待也可能考虑追回财产。然而,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的事实和法律问题,是否能成功追回财产需具体分析。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 处分依照本节规定享有的不动产物权,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