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未将故意杀死流浪猫归为犯罪,但行为人将他人饲养的宠物当成流浪猫杀死,一般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刑法》,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需负刑事责任,12-14周岁的人犯重罪可负刑事责任,12-14周岁的人犯特别恶劣罪行需经最高人民核准追诉,不满16周岁的人责令父母或监护人管教,必要时进行矫治教育。
法律分析
故意杀死流浪猫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我国《刑法》未将此行为归为犯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将他人饲养的宠物当成流浪猫杀死的,一般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未成年人打人是犯法的,但一般不构成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杀死流浪猫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然而,如果行为人将他人饲养的宠物当成流浪猫杀死,一般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刑法》第275条和第293条的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或者寻衅滋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要求其父母或监护人进行管教,并在必要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2022修正):第三章野生动物管理第二十七条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应当采取安全措施,防止野生动物伤人和逃逸。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破坏生态的,饲养人、管理人等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2022修正):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六十条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转让、租借有关证件、专用标识或者有关批准文件的,由县级以上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违法证件、专用标识、有关批准文件和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2022修正):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