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格书
标题: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第1页
第一部分:总则
1.1
说明
1.1.1 本章内容包括了空调处理机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设计、制造、工厂检验、安装以及测试等要求。
1.1.2 图纸以及合同一般条款,包括一般和补充条款以及第1篇中的所有技术规格书全部适用于本技术规格书。
1.1.3 所投设备生产厂商必须通过ISO9001,14001,27001和45001系列认证,并提供认证证书。具备等同于欧美高端市场要求的化学品使用透明度,不含有对人体、动物有害的化合物,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符合RoHS、REACH、WEEE要求并能提供声明。生产厂家必须具有不少于五年生产设备的经验。 1.2
参考法规与规章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有关的法规与规章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 50174-2017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GB/T 1943—201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T 50087-201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1.2.1.1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 1.2.1.11 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 GB101- 1.2.1.12 空气过滤器 GB/T14295-2008 1.2.1.13 组合式空调机组 GB/T14294-2008
1.2.1.14 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2008 1.2.1.15 盘管技术条件 JB/T4292-91
1.2.1.16 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99. 1.2.1.1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2015
1.3
设备性能 1.3.1
供应商应证明所提供的空气处理机组性能满足或者超过本技术规格
书以及图纸的要求。供应商负责检验所提供的设备满足本章引用的其他标准。
第2页
1.3.2 1.3.3 1.3.4 1.4
空气处理机组应在工厂内完成组装并经过相关测试。风机应符合相过滤器介质应满足防火要求。
空气处理机组以及主要部件应由专业厂家制造。
关国家标准中有关测试和构造的要求。
投标书摘要 1.4.1
供应商应在投标书中提供本章要求的技术数据,供设计师和业主审投标书中产品的价格应是到项目现场的价格,并包含所有相关税金供应商应该在投标书中提供下列技术资料:
机组的平面图和立面图,标明各功能段的尺寸及总尺寸,并说电气以及动力管线连接单线图。
每台空调机的性能说明,说明中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核评估。
1.4.2 和保险。
1.4.3 1.4.3.1 1.4.3.2 1.4.3.3
明检修及安装空间要求以及各种管线接点位置。
1) 设备型号。
2) 风机和盘管的性能数据。 3) 产品材料以及其他资料的介绍。 4) 各功能段的压降。 5) 重量(运行时)。
6) 设备运行时入口、出口以及外壳的噪音资料。 1.4.4 时间计划。
1.4.5 1.4.6
产品到货时间计划。
除非供应商特别指出,否则将默认供应商所提供的设备满足本项目收到中标通知后提交供业主和设计师审查的加工图纸和产品样本的
的所有要求。 1.5
审查及交付 1.5.1
供应商接到中标通知后14个自然日内需要提交采购图纸和产品样
本。采购图纸和产品样本中包含本文要求的所有资料。不完整的送审资料将被退回。审核意见将于收到送审资料10个工作日内返回。
1.5.2
所有送审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
概述:
1.5.2.1
1) 选型数据; 2) 设备型号;
第3页
3) 主要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4) 系统试运行、测试和性能; 5) 组装完成证明。 1.5.2.2
采购图纸:
1) 设备俯视图和立面图
2) 各功能段的定位尺寸以及检修空间要求 3) 各功能段的重量以及机组总重量; 4) 支撑位置 1.5.2.3
动力管线:
1) 说明每一种动力需求的品质和容量 2) 标出动力接口的尺寸和位置 3) 说明各种动力需求的流量 4) 电气及动力管线的单线接管图。 1.5.2.4
各功能段的性能
1) 各功能段的定位
2) 提供制造商说明以及各功能段的性能数据,包括风机、阀门、控制器、电气柜、控制柜等等。
3) 提交风机的形式、性能曲线,轴功率、叶轮速度、风机的风压、流量和噪音,并标示所规定的操作点。
4) 提供额定容量下设备入口、出口以及离外壳1.5m处的噪音估计值。 5) 每个功能段的空气阻力。
6) 各盘管的材质、性能数据以及水侧阻力。
7) 外壳内、外板材质、厚度以及内、外板表面处理方式,内外板之间的填充物。 1.5.2.5
控制
1) 控制系统图,说明各个控制点接口界面位置。 2) 控制图中应说明工厂以及现场接线部分。 1.5.2.6
搬运、安装、运行和维护数据
1) 提交安装说明
2) 说明安装顺序以及动力管线连接顺序
3) 提供试运行说明以及各功能段和控制的维护资料,包括故障检测指南 4) 提供运行和维护手册 1.5.3 1.5.4
提交带有尺寸的加工图纸,详细说明所有部件、动力接口、基础、提供完整的原厂建议的备用配件表。
支墩以及其他支撑要求。
第4页
1.5.5 1.5.6 1.5.7 1.5.8
制造商应提供合格证书,证明材料满足所规定的要求。 完整的安装手册
设备的最终交付日期需严格遵守合同文件的要求
本包商应按照PDD文件和合同文件的要求将制造图、施工图、产品
资料及其计算书交总包方审查。 1.6
组装、包装和运输程序 1.6.1 范进行。
1.6.2 1.6.3 1.6.4
运输过程中损坏的部分应该更换。
如果运输过程中包装破损,里面的空气处理机组暴露出来,那么需范围
包装、运输之前,设备上的所有开口应该进行密封,防止灰尘、空调机应使用平板封闭式卡车或者其他经过批准的方式运输。 可拆卸吊装环应安装在洁净包装的外面,但不得影响洁净包装空气处理机组的制造、组装、包装和运输应根据相关国家、行业规
要在现场对暴露的部分进行清洁。
1.6.4.1 水汽进入。
1.6.4.2 1.6.4.3 的完整性。 1.6.5
检查:发包人有权对空调机的清洁、包装、运输过程进行检查。发
包人有权在不通知供应商的情况下在各个环节随机抽查。检查不合格的产品将被退回,并按照规格书要求重新提供,费用由供应商负责。 1.7
质量控制 1.7.1 1.7.2
发包人有权在设备制造过程中随时参观生产工厂。
各种第一台生产完成的时候供应商应该通知发包人。然后发包人有
权在不提前通知的情况下随时到工厂对该空气处理机组的组装、内外表面处理、清洁、包装等进行检查。
1.7.3
工厂测试
压力(强度)和漏风率测试:每一台空气处理机组在各功能段
1.7.3.1
组装完成后应在工厂进行压力(强度)和漏风率测试。发包人将随机抽取20%的空气处理机组进行测试,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供应商负责测试其他产品,费用由供应商承担。
1.7.3.2
性能测试
1) 各种空气处理机组各选择一台进行性能测试。发包人和其他受邀人员将到工厂监测空气处理机组的噪音、振动、风量、机外余压等参数。至少在
第5页
测试前两周通知各方。供应商负责测试、调节空气处理机组。空气处理机组的风机如果配的是变频电机,则应该分别测试不同风机转速下的参数。 1.7.4 噪音。
1.7.4.2 明。
1.7.4.3
测试说明应该包括但不限于:
1) 测试间的尺寸
2) 测试位置(包括距离和方向) 3) 叶片旋转以及测试技术的说明 1.7.5
测试声音功率级应以表格的方式提交,将实际声音功率水平与最大
声音功率进行比较。测试方法应该适用于所有风机。 1.8
厂家现场服务 1.8.1 1.9
保修 1.9.1
参见商务要求。 参见商务要求。
具备认证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可以作为符合本技术规格书的
证据。供应商在自己工厂内的测试结果也可以接受,但需要提供完整的测试说
噪音测试
按设计工况测量空气处理机组的进、出风口以及机箱外1m处的
1.7.4.1
1.10 交货、存储和搬运
1.10.1 设备、材料在运输前进行保护,而且应配备吊装用的吊钩或吊环。并将拟采用的吊装、存储的方法提交给发包人。 1.11 不同要求发生冲突的处理
1.11.1 1.11.2 1.11.3
本技术规格书与其他技术规格书发生冲突时以本技术规格书为准。 本技术规格书与标准、规范发生冲突时执行其严格的要求。 本技术规格书与图纸(包括图纸说明)发生冲突时以图纸为准。
第6页
第2部分
2.1 使用要求
2.1.1 于10年。 2.2 设备组成:
2.2.1
产品
该设备应满足数据机房高热湿比,长时间运行,高可靠性、安全性
的要求,该机组为24小时x365天不间断运行,要求整机室外连续运行寿命不少
每套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机组应设置室内风机、室外风机、空气-空
气换热器、循环水泵、水淋系统、控制箱等设备/装置,根据项目所在地和环境要求配置空气过滤器、辅助冷却系统,并应由同一厂家整体装配生产,且不含石棉物质产品。 2.3 设备接口:
2.3.1 2.3.2 2.3.3 2.3.4 2.3.5
每套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机组应提供的供电接口。 每套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机组应提供的通讯接口。 每套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机组应提供的对外水管接口。 机外余压:设备机外余压需由投标单位根据设计图纸计算核实(材料:为避免腐蚀,须使用适当的耐腐蚀材料,或经耐腐蚀处
虑送回风口阀门阻力),并提供计算书送业主审核。
理的钢材,以及装配方法,包括对不同金属紧邻装配时使之隔离,以避免因电位差所产生的腐蚀。保温材料与气流接触的地方,需加覆冲孔铝箔,以保护保温材的表面免于腐蚀或剥蚀。
2.3.6 2.3.7
维护空间:风机、马达、水泵、过滤器、盘管、压缩机、换热芯体抗震要求:本项目满足项目所在地的抗震要求。机组应采用模块化
及其它组件等,必须作适当的安排及定位,以利修理、保养及更换。
架构设计及一体式结构,在运输、启动、运行及停止后不出现凹凸变形,具备8-9级烈度抗震,并能提供第三方仿真力学报告证明。出厂前调测完成,无须现场拼装,确保工程安装质量。
2.3.8
安全要求:设备需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满足当地消防局的要求。
对于转动部件、凸出的固定螺丝钉及键及其它旋转体应提供适当的保护措施,以保护人员接近的安全。
2.3.9
在线维护:设备应支持在线维护,日常保养和维修更换工作(除更
第7页
换风机、芯体、盘管等重大维修工作外)不应导致整个设备停机。
2.3.10 设备铭牌:应包括供应商名称、冷量、风量、电流、电压、电功率、机外余压;按设计使用工况进行标注,铭牌应牢固、方便查看。
2.3.11 供应商应根据设备容量性能要求对设备进行设计、制造,并将计算结果,包括但不限于风量、机外静风压、机组内空气侧总阻力损失、盘管散热能量、盘管表面风速、风机特性曲线、控制图等资料送业主审核,待业主认可后方可制造。
2.3.12 在安装过滤器或操作风机前,须彻底清洁整个系统,风管在清洁干净、装妥过滤网、轴承加脂、及风机试转前,不得以任何目的,作暂时或永久性运转。
2.3.13 所有设备、部件的资料需待业主审核认可后方可制造、采购。 2.4
设备使用条件
制冷量、风量、进出风参数、进出风方式等技术参数满足设备表要求; 电压:380V/3相/50Hz,电压波动±10%;
机组工作环境温湿度范围:室外:干球温度-36℃~38.5℃;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若超过1000米时,应按GB/T3859.2规定降
2.4.1 2.4.2 2.4.3 2.4.4 容使用。
2.5
设备温、湿度控制要求 2.5.1
温度控制范围
冷通道允许环境条件:18℃~27℃ 机房允许环境条件:5℃~40℃ 2.5.2 2.5.3 2.5.4 2.5.5 2.6
温度控制精度:±2℃,温度变化率<±5℃/h。 湿度控制范围:——。 湿度控制精度:——。
温、湿度波动超限能发出报警信号。
箱体结构 2.6.1
设备的箱体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适应大风量的特性。无论风
机启、停过程或是调节过程,机组箱体均不能有任何变形现象。箱体在启动与运行时变形≤3‰。
2.6.2 出现。
箱体整体导热系数不大于0.02W/m.℃,壁板保温热阻不小于
0.74m2.k/w,确保空调机组在当地极端工况条件下运行时所有外表面无结露现象
第8页
2.6.3 2.6.4 2.6.5 2.6.6 2.6.7 2.7
本设备应配齐安装底槽钢和橡胶减振垫,槽钢表面进行热镀锌防腐本设备中表冷设置不锈钢滴水盘或镀锌钢板+防腐涂层滴水盘,并换热器冷凝水盘使用不小于1.0mm不锈钢板制造或镀锌钢板+防腐在运作时,凝结水不会因风机运行时所产生的压力而溅出机外。 本设备箱内部设计尺寸、布置应合理,便于维修、操作。
处理,镀锌层厚度不小于50μm。橡胶减振垫采用厚度不低于10mm的工业橡胶板。 向操作面引管,外接水封,便于将水顺畅排出。 涂层滴水盘,其宽度须涵盖该功能段所有的滴水区。
检修门、检修灯和检修段 2.7.1
本设备应配必要的检修门,以方便进行维护保养。检修门的配置数
量、位置应保证检修人员能接触到机组内的各部件,包括风机、换热器、盘管、空气过滤器、压缩机等部件。检修门须有适当大小,让从事维修者能携带工具进出,以及更换组件,并符合下列要求:
2.7.2 内容相同。 2.8
空气过滤器 2.8.1 正常运行。
2.8.2
G4初效过滤器为板式结构,采用聚酯合成纤维滤料,过滤效率为大
气尘计数效率≥80%(≥5μm)(G4)的预过滤器,包括一个完整的框架和过滤器组件。初阻力不大于50Pa。
2.8.3 2.8.4
空气过滤器设压差传感器或压差开关。
本设备具有过滤器恒定气流管理功能,即当过滤网变脏,风机转速本设备需在机组室内回风侧设置G4初效过滤器,滤芯易更换;在室检修门的材质、框架、强度等要求与本技术规格书箱体结构要求的
外进风侧设置G3袋式过滤网或金属网过滤网。并在风沙及雨雪恶劣天气下不影响
可自动提高来克服额外阻力降,保证恒定风量和冷量。 2.9 2.9.1
风机:
风机应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如施乐佰,EBM或同等档次品牌; 2.9.2
本设备选用采用高效、节能、低噪声型EC(电子换向直流电机)风
机,电机和扇叶直联一体驱动,无级调速,风机矩阵应由多个风机构成,风机安装在气流通路上应保证任意截断面上具有统一的流量和流速,风机通过空调机组自带的控制器控制,现场和远程控制系统可通过控制器调节风量而无需更换部件。风机应符合AMCA的II级或III级标准,不可采用I级标准产品。风机应提供生
第9页
产厂出具的产地证明及质量保证书,其中风机全压效率大于75%,并能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2.9.3
所有风机应在指定的风压和转速工况下提供设计风量。在指定转速
情况下,风机运行静压不应超过其峰值静压的90%。风机结构支撑采用镀锌钢材制作。在风机系统厂内组装前,应提供风机/电机的平衡测试认证报告(复印件)。
2.9.4 2.9.5
固定风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均应有镀锌防锈处理,所有螺栓的本设备的控制器应具备系统优化控制功能,可以支持根据控制要求
强度等级需为8.8级以上。
控制矩阵中的风机转速及启停,根据机房内冷负荷/温差的变化自动调整机组内各EC风机均衡运行状态、转速,达到节能的目的。控制系统应可支持自动判断和决定矩阵中运行风机的状态,并在满足所需的风量和风压的前提下,根据风机最佳能效曲线调整运行风机的转速。 2.10 空气-空气换热器
2.10.1 换热芯体应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如皓欧、拜铂、克林根堡或同等档次品牌;
2.10.2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的芯体应满足可维护的要求,可以对芯体进行维护、检修以及更换等操作。
2.10.3 换热芯体应能在室外温度为零下36℃时可靠运行。
2.10.4 换热器材质:要求使用换热系数高的金属材质,直接淋水的换热器需做环氧树脂防腐涂层处理;板换结构合理,十字交差支撑,承压强度高,两侧空气间最大承受压差不小于2500Pa;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不使用过厚板材增加重量,板片厚度不大于0.14mm; 密封性好,板片之间双层折边结构;需满足在本项目环境要求下连续运行10年以上。
2.10.5 产品需经过Eurovent认证;提供的板换性能计算书需有开放的经过认证的软件进行验证。
2.10.6 板换在国内外间冷项目中经过5年以上的使用验证。 2.11 水淋系统
2.11.1 本设备选用高效水淋系统用于增强空气-空气换热。
2.11.2 水淋方式:循环水系统直接将水均匀的布洒到间接蒸发冷却设施上。蒸发冷却设施,易于更换。
2.11.3 水淋系统需至少包含以下部件: 1) 循环泵:2台,为1+1冗余设置。 2) 淋水器:需采用免维护产品。 3) 过滤器:≥40目
第10页
4) 淋水盘:玻璃钢或不锈钢材质或镀锌钢板+防护涂层材质,其他要求详见 箱体结构 中相关章节。
5) 储水箱:需根据最大用水量和冗余时间复核储水箱容积。 6) 循环管:需采用适用于室外工作环境的材质。 7) 上水管:需采用适用于室外工作环境的材质。 8) 排水管:需采用适用于室外工作环境的材质。 2.11.4 使用条件: 1) 主用水源为RO水。
2.11.5 工作模式:根据室内外环境、冷负荷需求、液位监测情况自动启停设备/系统。
1) 液位告警:淋水盘和储水箱需设置液位告警,包含低、高、高高水位告警,并与补水、排水系统联动。
2) 防冻控制:根据室外温湿度,自动清空设备淋水管、接水盘、储水箱和机组外上水管内的水源,确保设备及水系统无冻结风险。上水管电磁阀的供货和控制联动由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供应商负责。
2.12 蒸发器
2.12.1 蒸发器采用优质无缝紫铜管穿亲水涂层铝翅片结构,翅片均采用开窗翅片,盘管通过机械胀管技术成型,或微通道蒸发器型式。
2.12.2 制冷剂膨胀阀采用高效快速的电子膨胀阀。
2.12.3 冷却盘管设计、安装应使空气与冷媒成逆向交叉流动,即使冷媒入口处于出风侧,冷媒出口处于进风侧,以便得到较大到对数温差,较好的换热效果。
2.12.4 蒸发器需与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集成并由同一厂家整体装配生产。 2.13 制冷压缩机
2.13.1 机组采用无级调速的EC直流无刷式全封闭涡旋压缩机,可根据负载动态调节风机转速,可支持机组的总冷量10%~50%无级调节,按需输出冷量,降低能耗。压缩机采用国际知名品牌。
2.13.2 为了保证变流量压缩机系统的回油,应标准配置油分离器。 2.13.3 为了保证变流量系统的运行稳定,机组应配置贮液器来保证系统的供液和稳定。
2.13.4 制冷压缩机的生产、试验、检验应按投标方国国家标准或制造。 2.13.5 压缩机需与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集成并由同一厂家整体装配生产。 2.13.6 采用环保高效的制冷剂,且设备具备制冷剂不足智能检测及预警功
第11页
能,保障制冷系统可靠运行,可提供同系列产品第三方检测报告。 2.14 风冷冷凝器
2.14.1 冷凝器采用优质无缝紫铜管穿亲水涂层铝翅片结构,翅片均采用波纹片,盘管通过机械胀管技术成型,或微通道冷凝器型式。
2.14.2 冷凝器风机采用离心EC风机,带自动调速控制功能。
2.14.3 室外冷凝器的选配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选取,保证足够的散热量需求。
2.14.4 室外冷凝器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防腐性能的耐腐蚀的金属外壳结构,适应多种环境条件。
2.14.5 风冷冷凝器的风机电机、压力控制器等应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2.14.6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冷凝器出厂时应充注制冷剂,货到现场后无需重复充注制冷剂。
2.14.7 室外风机与室内风机必须为同一品牌。
2.14.8 风冷冷凝器需与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集成并由同一厂家整体装配生产。
2.15 电源性能
2.15.1 空调机组的电气性能应符合CE、UL、IEC和国家相关标准。 频率:50Hz±3Hz
2.15.3 接地电阻:≤0.5Ω
2.15.4 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应满足IEC801-2、IEC801-6、IEC801-3、IEC801-4规定的要求。电源停电和恢复时,应有告警功能,电源恢复后能自动再启动。控制电路应对交流电源和设备用电的过流、过压、欠压、缺相、过热、短路有可靠的保护装置。
2.15.5 机组内部电器设备在室外零下36℃时能正常运行。 2.16 传感器
2.16.1 需要设置必要的空气系统和水系统传感器,以保证机组自动运行。 2.16.2 传感器要求。
详细技术要求,请参考 附件1-2:技术规格书-阀门阀件和传感器。
2.17 监控性能
2.17.1 每个设备需配有微电脑控制器、中文液晶显示屏、消防火灾信号联
2.15.2 设备电源允许波动范围:交流三相+PE+N,380V±10%
第12页
锁装置、并配置过热保护开关,延时起动及停电/来电自动再起动功能。机组可现场联网。机组标准配置必须具有分组群控功能(支持不少于20台群控),并具有机组轮换运行功能。当群控功能失效,必须保证单机自动接管运行,液晶显示屏不小于7英寸,分辨率不小于800X600。
2.17.2 设备控制器应带有远程监控系统直接提供RS485接口,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信号端子对地承受直流电压500V、1分钟不击穿或闪络)。并免费提供监控协议,可实现三遥功能,实现机组的远程开关机和管理功能,远程告警及查询和远程故障简单处理。开关量和控制操作准确性应达100%;模拟量精确度应达到交流电量误差≤2%、非电量误差≤5%。
2.17.3 机组需配有微电脑控制器,具有以下监控功能
1) 系统能全面了解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随时监测记录机组的运行状态的各种参数。
2) 具有自诊及现场诊断功能、安全保护功能。 3) 应具有大容量的故障报警记录储存的功能。
4) 具有良好的中文人机操作界面,能提供各项警报&文字图像显示。 5) 详细说明自动监控系统显示屏可显示项目内容。 6) 每台机都必须具有单独的微处理器。
2.17.4 机组需配有微电脑控制器,具备以下控制功能 1) 记忆控制功能。 2) 温湿度控制功能。 3) 自动运行控制功能。
2.17.5 机组需配有新型微电脑控制器,具备以下保护功能 1) 故障自诊断保护。
2.17.6 机组系统显示具备以下显示功能 1) 运行模式显示。 2) 参数显示。 3) 温湿度显示。
4) 每台风机的运行状态显示。 5) 水淋系统状态显示。
2.17.7 设备各组件的控制系统需提供唯一的监控信号接口。控制器为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插拔,缩短维护工作量,可提供材料证明。
2.17.8 设备各组件开放信号写入权限,支持通过设备外的远程/群控信号控制设备各组件的启停、运行状态。 2.18 控制要求
第13页
2.18.1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具备在任何工况下自动运行的条件。 2.18.2 设备的控制器需支持以下功能
2.18.3 具备通常的温湿度管理模式,可通过检测机房送风温湿度,可通过监测机房回风温湿度,对照设定要求的温度,启动相应制冷功能组件,调节循环空气的温度以满足机房设备运行的需要。
2.18.4 设备自控模式
1) 节能模式,干工况、湿工况、辅助冷源联合运行,综合配比。 2) 节水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干工况自动运行。
3) 防冻结模式,根据室外温湿度自动清空设备及相关部件水源。 2.19
噪声与隔振
2.19.1 投标方须提供投标设备的噪音指标,每个服务器机房所有机组的噪声值需满足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的要求——“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
2.19.2 空调机组用合理降噪及减振措施,保证所有设备满载运行时,相关区域的噪声振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2.20
其他要求
2.20.1 招标文件图纸中提供的空调机组外形尺寸仅供参考,投标人可根据零、部件尺寸作微量调整,如果与图纸尺寸有偏离时,应在偏离表中列出。
2.20.2 投标商应提供设备外形尺寸和最小维护空间要求,并提供空调机房布置图,该方案需满足维护、检修空间要求。
2.20.3 投标商应提供设备的选型报告,总冷量及补冷量均需按照该压缩机可达到最大冷量配置选型,并且提供要求工况下设备所达到最大显冷量参数。 2.21 技术参数表。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参数表 序号 1 工况 送风温度21℃,回风干球温度35℃,室外设计湿球温度24.2℃ 2 ★显冷量≥230KW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第14页
(kW) 3 ★补充机械制冷量(kW) 4 ★室内侧风量(m/h) 5 ★室外侧风量(m/h) 6 室内侧风机数量(台) 7 室外侧风机数量(台) 8 噪声(dB) (距设备1米处) 9 10 11 12 13 ★送/回风方式 机外静压(pa) ★风机形式 压缩机 端进端出 ≥150 EC风机 变频压缩机 温度调节范围 +18~+35℃ ±2℃,温度变化率<5℃/h —— ≤80 ≥4 ≥4 33>130(换热器效率较低时应增加该数值) ≥58600 ≥58600 温度、湿度控制性能 温度调节精度 湿度调节范围 湿度调节精度 ±5%。 第15页
温、湿度波动超限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14 回风设G4板式过滤器,进风设G3袋式过滤网 具有电源反相、缺相、过压、欠压、高频、低频,气流丢失,高湿、低湿,高温、低温,风机过载,备用冷源等报警及故障诊断、告警记录功能。具有自动保护、来电自动重启动等功能。 具有故障信息显示和收集功能,具有大控制性能 容量的故障报警记录储存功能及维护提示设定功能。 具有RS485接口,可满足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接入要求,可提供本地或远程两种控制方式。 每台空调具有的控制系统及群控功能。 16 平均无故障时间 17 ★空调机组尺寸(mm) 18 19 20 ★接管方式 空调漏风率 夏季冷凝温度(℃) 21 冬季冷凝温度(℃) 22 ★设备运行重量(kg) 23 用于房间 模块机房 ≤7000 0(极端低温时-36℃可制冷运行) 侧面接管 ≤1% 38.5 ≥10万小时 空气洁净能力 15 ≤6500*3000*4900(长*宽*高) 第16页
第17页
第3部分
3.1
供应商现场服务 3.1.1
供应商应安排现场代表对空气处理机组的吊运、安装进行监督和指
实施
导。对断开的内部管线进行连接,并对空气处理机组进行试运行。确保空气处理机组的安装满足供应商的要求。
3.1.2
试运行服务
空气处理机组供应商应负责现场组装空调机组,并证明空调机记录所有测试结果、读数以及改进过程,并提交给业主和管理空气处理机组运行正常后,供应商代表应对业主有关人员进行经过检查、试运行、测试、单机验收等程序后,空气处理机组
3.1.2.1 3.1.2.2 公司审核。
3.1.2.3 3.1.2.4
培训,并演示启动、关机、故障检修以及日常维护。 制造商应书面通知发包人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了。 3.2
包商安装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3
安装工作应严格符合供应商说明、详细拼装图纸和合同文件的要求。 管道安装及布置方式应方便清洗时拆卸。 提供、安装所有有关管道。
与电气系统包商协调电气部分的安装工作。 与自动控制系统包商协调自控部分的安装工作。 提供所有设备运行所需要的部件。
的安装符合本章以及制造商的要求。
空气处理机组构件表 3.3.1
参见图纸
3.4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
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完全满足本招标文件中规定。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在表11中填写偏差值,否则视为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无技术偏差则应在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1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第18页
序号 1 2 3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差 异 备 注 3.5 产品部件列表
投标人按技术规范要求提供构成表2设备的全部部件、模块。 表12 产品部件列表 序号 1 2 3 部件代码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数量 备注 3.6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3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1 2 3 型号规格 用户单位 用户联系人 用户联系人电话 投运时间 备 注 数量 3.7 用户使用情况证明或有关合同证明材料
包括合同封面、工程概况、供货清单(可遮挡价格)、签字盖章页影印件。投标人提供的合同影印文件招标人认为投标人已取得合同业主允许。
第1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