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让爱滋润每一位学生

让爱滋润每一位学生

来源:保捱科技网
让爱滋润每一位学生

城关镇金龙小学 王彩红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有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何以将这种爱做到极致,何以使一所学校的“教风正,学风浓,校风良”?我认为应该尊重教育规律和每一位学生的人 格,科学管理成就每一位学生。

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教育者应饱怀教育情怀和仁爱之心,学生来到学校,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把他们教好,促其成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让他们的能力与自己的智力、品行同步发展,不遏制其智力、不扭曲其心灵,不让其颓废和坠落!面对不同学生,教师要会用“爱”去感化他们。如果发现学生有思想困惑,有不良行为,教师要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化他们,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作为老师不仅要其成绩优异,更应端其品行,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要进一步为他们加钢淬火,实现其进入高等学府受教育的梦想;对于学困生,如果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达到统一的水平运作就会让他们渐行渐远。而很多教师

对学困生表现得不耐烦,不关注,不个别辅导,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斗志,完全失去信心,人也开始变得颓废,相反,老师一句简简单单的鼓励或表扬,一次特别关注,会让他们激动万分,加倍学习。在平时教学生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走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然而,“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实际工作中 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如一提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首先想到的只是不放弃学困生,忽视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中等偏上学生的提高;在管理上会把“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理解为对违纪学生教育处理上的放纵,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能及时矫正,也有些教师会把“不放弃”理解为把每一位学生管严、管死、穷追不舍。“不放弃”并不代表不管理或死管理,而是要提高管理技巧,对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做朋友,向他讲学习技巧。和“问题学生”多谈心,了解其思想动向和心理状态。

二、不剥夺任何一个学生的受教育权

目前,高中学生被开除,初中学生“回家好好反醒”,小学学生被劝退,还有些教师向学生加压,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些现象司空见惯。在部分教育者和管理者的理念中,开除违纪学生,把调皮捣蛋的学生推出校门是正常的,是天经地义、

合情合理的…….每想到这些现象,无不令人心寒,试想:在学校这个教育的主阵地里都没有把学生培养好,你强行推向家庭或社会,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愿意看到他被学校开除吗?我们应该感到愧疚的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都置身其中或亲身经历却视而不见,或者有所觉悟而无力改变,这种违背学校初衷,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却被这些人代代延袭。把孩子推向社会,让他们背上精神的“十字架”和思想包袱。那些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力的孩子一旦没有调整过来,终将危害社会。

怎样让我们手中的生命有花无果,变成社会的培养目标?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校不违背初衷,把我们教育的梦想变成现实?要靠学校、家长、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社会官风正、民风淳,惩恶扬善,弘扬正气,让传统美德、主流文化、主流思想占据阵地,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各行各业按规律办事,能接纳并且继续锻炼和培养学校培养出的人才,社会人尽其才,每个公民都能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其次是家长能多懂一些教育知识,多给孩子发展提供一些自由空间,尊重孩子的个性,理解孩子的需求,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长远发展,在孩子的启蒙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多发挥一些作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是古人家庭教育中成功的典

范。

再次,孩子在享受教育的权利下,多亲近大自然,增强主动性和自我完善的需求,在发挥个性的同时,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加强个人修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树立远大理想“存善心、行善事、最好人。”

最后,学校及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能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成为育人的优美环境、学校育人,环境育人,把学校建设成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美丽校园、平安校园、卫生校园,学生在校除享受文化殿堂徜徉的乐趣外,更可感受到美丽环境对自己的熏陶。

三、科学管理成就每一位孩子

昆德拉说:“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每一方土地,被播撒树种的同时,也被赋予了参天大树的希望。结果,可能挺拔笔直,亦可能歪斜旁逸。学生亦是如此。只要不宠前者,不弃后者,用心浇灌,笔直者可作栋梁,歪斜者可作盆景,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就如同浇灌这些“可能”的树苗。所以,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才会硕果累累,才会体现每棵“树苗”的价值。

首先,学校要对学生实行目标管理。为每一位学生制定成长目标,把全体学生分包给科任教师,科任教师除了搞好学科教学外,还要重点辅导所分包的学生。主要是心理辅导、模块

教学、士气鼓舞,成绩跟踪、培优补差等。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辅导老师,每个学生都有人关注,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全面进步。学校从各班挑选优秀学生,组建培优班,选派优秀教师精心辅导,查缺补漏。

其次,学校应给学生发展创建平台和开拓空间,如: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校内建区域网,各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各教研组装设多台电脑,加入多个网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督促学生参与其中,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开发新课程和教学资源。

再次,学校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一方面要狠抓教育质量改革,一方面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最后,学校要是以人为本促进特色化发展。所有学校特色的创建,无不源于培养人,最终归于成就人。无论追求任何特色,都要凸显核心价值,体现教书育人,体现育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学校要依靠特长学生和发展学生特长,注意和生源地做好衔接,理清学生的来龙去脉,争取内部推动,外部支持,形成特色化发展合力。让每位学生既合格,又有特长。

总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接受适合他自己发展的教

育权利,只有承认人的个别性、差异性、多元化,才可能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在我们手中的每一个生命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每一个都渴望你的深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是我们的愿望,更是家长的期望,社会的希望。在这里,我呼吁广大教育者和管理者:您的爱是春风、是雨露、是阳光,请将您伟大的爱分配给您的每一位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