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探讨

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探讨

来源:保捱科技网
・ 75O・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年3月第12卷第6期 Lab Med CIin,March 20l5,go1.12,No.6 ・论 著・ 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探讨 刘金嫔,王 莉,刘海涛△,金 松,李福玲(湖北省荆门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摘要】 目的448000) 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无偿献血者捐献的400 mL全血93袋,分离新鲜冰冻血浆200 mI 后再均分为2袋,各 1【)。mL,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直接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试验组经MB-P法病毒灭活后再制备冷沉 淀凝血因子。检测每袋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Ⅷ和Fbg水平。结果 对照组FⅧ和Fbg水平分别为(82.9士7.1) IU/1O0 mL、(102.4±8.5)rag/IO0 ml ,试验组分别为(56.6±5.3)IU/1O0 ml一(83.3±5.6)mg/1O0 ml ,试验组FⅧ 和F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结论 加强血液采 集、储存、运输和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使用经MB-P法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符合相关 国家标准。 【关键词】冷沉淀; 病毒灭活; 冰冻血浆 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5.06.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9455(201 5)06—0750—02 Study on feasibility of cry0precipitate prepared by viral inactivation fresh frozen plasma L U Jin—pin,WANG Li, LJU Hai—tao 。JIN Song,LJ Fu—ling(Jingmen Municipal Red Cross Blood Center,Jingmen,Hubei 448000,( ^ — 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viral inactivation fresh frozen plasma for preparing the cryoprecipitate clotting factor by using the methylene blue photochemical(MB-P)method.Methods A total of 9 3 bags of whole blood 400 mL donated by the voluntary blood donors from Jan.to Jun.2o 1 4 were selected.Fresh fro— zen plasma 200 mI was separated from the whole blood and was equally divided into 2 bags(1 00 mI each)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separating the fresh frozen plasma.The control group was directly prepared the cryoprecipitated clotting factor,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prepared the cryoprecipitated clotting factor after the vira1 inactivation by the MB-P method.The levels of the cryoprecipitate clotting factor FⅧand Fbg in each bag were detected.Results The FⅧand Fbg levels in the contro1 group were(82.9土7.1)IU 1 00 mI and (102.4±8.5)mg/100 mI respectively,whic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56.6±5.3)iu/100 mI and(83.3土 5.6)mg/100 mI respectively,the FⅧand Fbg leve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 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 in which conformed to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Conclusion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blood collec— tion,storage,transportation and preparation,preparing the cryoprecipitate clotting factor by using the viral inactiva tion fresh frozen plasma with the MB—P method could meet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Key words] cryoprecipitate; viral inactivation; frozen plasma 输血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现代医学中有着 不可替代的地位。但由于血液检测存在“窗口期”等问题,通过 的主要成分,即Fbg和FⅧ水平进行r检测,分析通过病毒灭 活FFP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可行性,以提高临床输m的安 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输血传播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和血浆等组成,各种成分对病毒传播的危险性不同,其 中白细胞对病毒的传播风险最大,血浆其次。亚甲基蓝光化学 法(MI}P)作为目前唯一获准用于临床的光化学血浆病毒灭活 1.1标本来源所有标本均为本血站2014年1~6 无偿献 血者捐献的400 mI 全血,每批次选取小超过5袋,共93袋。 1.2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设备:CR-7大容量离心机(日本 乍j立公司),ZBK—YBM02医用病毒灭活柜(山东[1I保康),PH 技术|】],已应用于我国大部分血站。冷沉淀凝血因子是从新鲜 冰冻血浆(FFP)中提取的冷不溶性沉淀物,因富含凝血因子Ⅷ (FⅧ)、纤维蛋白原(Fbg)等,被广泛用于治疗儿童及成人轻型 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Ⅷ因 子缺乏症。GB 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分别明确 Ic型恒温循环解冻箱(潍坊普华),CA一50自动m凝仪(日本希 森美康公司),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法国Sta— go公司),Compodock尢菌接管机(德国费森尤斯公司); 了病毒灭活FFP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国家标准,但并未明确 病毒灭活FFP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国家标准。为探讨采用 病毒灭活FFP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作 者在2014年1~6月分别对不同方法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 MBF21速冻机等(德国Dometic公司)。耗材与试剂:Q-400血 袋及枸橼酸一磷酸盐一葡萄糖一腺嘌呤(CPDA 1)保存液(上海输 血技术有限公司和山东威高),一『欠性使用病毒火活过滤性器 材(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和山东中保康),FⅧ、Fbg试剂盒 * 基金项目:湖北省荆门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YD48)。 作者简介:刘金嫔,女,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血液采集和成分制备工作。 通讯作者,E mail:437342281@qq.coin。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年3月第12卷第6期Lab Med Clin,March 2015,Vo1.12,No.6 ・751・ (法国Stago公司)。全部设备均在校准有效期内,全部试剂和 耗材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方法 关,还与凝血因子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有关_7 8_。此外,病毒灭 活后在吸附、过滤亚甲蓝的过程中,会吸附一部分FⅧ、Fbg使 其水平下降。 。 1.3.1标本制备 所有标本采集后保存于CPDA一1保存液 中,置于2~6℃储血冰箱,8 h内分离出血浆200 mL,再平均 分为2袋,各100 mL,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FFP 放人一5O℃速冻机速冻成块备用。试验组血浆在30 000~ 38 000 Lux、温度4℃、摆动条件下照射35 rain后,将病毒灭活 结合本次试验,作者认为:(1)应加强血液采集、储存、运输 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血液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血站技术 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保证采血过程顺利,血液流速正常。若 200 mL血液的采集时间超过7 min,400 mL血液的采集时间 超过13 min,不得用于制备FFP。血液采集后应及时储存于 FFP放入一5O℃速冻机速冻成块备用。完成FFP制备、病毒 灭活操作后,将对照组和试验组FFP置于水浴式血浆融化箱, 待融化至剩少量冰渣时,以离心法提取冷沉淀凝血因子以备检 246℃储血冰箱并保证运输过程的冷链保护,防止因温度影 响导致FⅧ、Fbg水平下降。(2)采血后8 h内必须完成FFP 的制备、病毒灭活和速冻工作,冷沉淀凝血因子需在冷链条件 下以尽可能短的时间通过离心法完成收集和速冻工作,防止因 时间延迟导致的FⅧ、Fbg水平下降。(3)临床使用时,采用专 用血浆融化机以37℃水浴融化,取血后尽快输注。并以患者 测。所有操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1.3.2检测方法将每次制备的对照组、试验组冷沉淀凝血 因子(每次检测不超过10袋)分别留取5 mL,使用自动血凝分 析仪检测FⅧ与Fbg水平。严格按仪器标准操作规程和试剂 使用说明书操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与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i_-4-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 一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能承受的最大速度输注。此外,根据FⅧ半衰期为8~12 h的 特性,连续输注等方法均是保证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临床治疗效 果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采用病毒灭活FFP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其 FⅧ、Fbg水平均下降,但仍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血液的采 集、制备、输注等环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和技术规程,不 会影响临床输注效果,且可以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试验组FⅧ与F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O.05),且均符合GB 18469—2012((全血及成分 血质量要求》相关标准。见表1。 表1 两组冷沉淀凝血因子F11与Fbg检测水平比较(y--_s)+ Eli杨建,朱琳,赵淑红,等.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状况调 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3):265—266. [2]蔡杰,胡俊妍,陈映娥,等.白细胞滤器对新鲜冰冻血浆凝 血因子及血浆蛋白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6, 6(1):123—124. [3]陆萍,凌冰,季育华,等.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制品中巨 细胞病毒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4):290— 注:每袋100 mL即相当于国标中来源于200 mL全血。 3讨 论 292. [4]王飞,卢舜华,叶小演,等.血浆病毒灭活后质星回顾性分 析[J].重庆医学,2010,39(15):2043—2044. E5]黄文杰,范恩勇,孙海英.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 对凝血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 2193—2194. MB-P血浆病毒灭活法是通过向血浆中添加MB,使MB 与病毒基因核酸及脂质包膜相结合,在光照下诱导发生氧化损 伤而使病毒灭活;最后通过吸附过滤器内设置的纤维过滤膜层 和活性炭吸附层的阻滞作用、表面张力、电荷排斥力滤除 MB[ 。[6]汤龙梅,杨春晖,周群刚,等.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1年保 MB-P血浆病毒灭活是一种安全、有效,并适合临床用 存期质量调查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 3043—3044. 于单袋血浆灭活病毒的方法,其病毒灭活效果已得到大量实验 证实 。 [7]李静旗,马丽华,管尚峰.冷沉淀的质量分析[J].大连大 学学报,2004,25(2):102-103. 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相关制剂可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率,但是任何病毒灭活技术都可能对血液制剂中的有效成分产 [8]于建华,孙庶丽,王明静,等.病毒灭活血浆中有效成分及 亚甲蓝残留量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 (6):1541—1542. 生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经MB-P进行血浆病毒灭活后 的FFP所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其FⅧ、Fbg水平均较采用 未灭活的FFP所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降低(P<O.05),与国 内相关文献报道一致[4-63。但均符合相关血液制剂的国家标 准,即FⅧ≥40 IU(来源于200 mL全血),Fbg≥75 rag(来源于 (收稿日期:2014—09一O4 修回日期:2014一I2-25) 200 mL全血)。FⅧ、Fbg水平下降的原因除与MB-P方法相 (上接第749页) Sanehez A,et a1.Episodes of overtreatment during the first six months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ypothyroid— ism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ustained attention and [18]L6ger J,Olivieri A,Donaldson M,et a1.European society for Paediatric Endocrinology consensus guidelineson screening,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hypo— thyroidism[-J]:Horm Res Paediatr,2014,81(2):80—103. (收稿日期:2014—08—22 修回日期:2014—10—24) inhibitory control at school age[J].Horm Res Paediatr, 2010,74(2):1I4—12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