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谈塑造现代教师人格的重要性

谈谈塑造现代教师人格的重要性

来源:保捱科技网


谈谈塑造现代教师人格的重要性-中学数学论文

谈谈塑造现代教师人格的重要性

广西贺州桂岭中学 董丽英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如何规章制度,如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虽有远程教育的存在,但代替不了学校教育。学生在校,教师不单教其学问,还要关注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等等。 本文通过一些案例和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让教师认识到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意义,从而认同教师人格,塑造自身人格,最后发挥教师人格影响,塑造出具有健康人格的新一代。以下是我对塑造现代教师人格的一些探讨。 一、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北京市通州区二中李圣珍老师用她的真诚和爱心,以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几年来先后有20多个被许多人,甚至是父母视为差生的孩子带好。这些孩子的人格变化是高尚的人格魅力施加影响的结果。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故事体现了他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格,他给学生的是真诚、是平等、是信心、是希望。他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他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他的这些理想和行动对他的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学生从此走上了的道路。他的伟大人格至今还是令人敬仰。

在笔者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发现,很多班级的班风、学风乃至学生的性格,与班主任的性格气质有颇多相似之处,原因就是学生跟班主任相处的时间比别的任课

教师要长,无形中班主任的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在任课教师方面,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同一节教学内容,同一班的学生,由不一样的教师来上课,结果可能十万八千里,其中的原因就跟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关。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健全。 二、教师人格的差异性

现实中,教师人格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有的教师有见识、有智慧、有爱心、有胸怀,他给学生的永远是真诚,是平等,是信心,是希望;有的教师学问不是很大,但爱学生的心是赤诚的,在教学上全身心地投入,在生活上对学生关怀备至,他传递给学生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事业的无比忠诚。有的教师则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教学上循规蹈矩,在生活上表现淡漠,他给学生的印象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经常责备学生,对学生缺乏爱心,对工作厌倦,对前途悲观,他给学生的一定是傲慢与偏见,身上一些世俗的陋习也会熏染学生,浊化学生;有的教师自身品行不端、人格扭曲,他不仅难以让学生信服,还会将学生引向人生的歧途。教师是做人的工作,培养的是祖国未来的人。现实的不尽人意,更凸显了塑造教师人格的重要意义。 三、对教师人格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师观,新型学生观。教师要从多角度对自己角色进行重新思考定位。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教师应以人为本,具备探索、研究、创新的能力;具备对新生事物、信息的敏锐感和好奇心;具备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善于发现学生优点长处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德行、才学和能力。教师要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忠诚于教育事业,保有阳光的心态,积极上进的精神。对学生抱有一颗宽容之心,与

学生像朋友一样友好相处,能准确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教师重视自身的才学,一般来说,学生总是喜欢有学问的老师,因此,老师更需要宽广厚实、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起到表率作用,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欢迎,也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使学生心悦诚服,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格、志趣,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选择。同时,教师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最后,教师对人格魅力的认同。教师要认识到崇高的教师人格,对于学生的心灵来说,就是阳光、雨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只有成为精神生活及其丰富的榜样,才能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职责。教师应该有言传身教的意识,对学生的教育要通过自身的形象、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感化来实现。 四、教师人格魅力的意义

教师的人格是影响学生人格和学业成绩的关键。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具有激励的价值;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性格、性情往积极方面发展具有陶冶的价值;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道德修养方面具有示范价值;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方面具有促进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如春风化雨般能渗人学生的内心深处,对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的效果。总之,教师的言行、举止、性格、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五、教师人格自我完善的方法

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教师自身就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因为教师教育学生是通过自身的形象以及人格魅力使学生产生共鸣、效仿,从而达到熏陶、感化的作用。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对学生要晓之以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

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明事理、通情理、知伦理;动之以情,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真正热爱教育工作和他的学生,学生就容易受感动,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并且乐于向教师谈及自己的问题和接受教师的教导;导之以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格、性格、品格尚不成熟,可塑性很强,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授之以渔,授渔比送鱼复杂得多,授渔比送鱼有用得多,授渔比送鱼所需的精力要大得多,授渔是向学生交出一把打开知识、科学、真理大门的金钥匙;示之以范,教师示人以范的是他的品格和品质。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自己独特的个性,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形成立体的、具有前瞻性的知识观;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直面一切困难的勇气和解决存在问题的毅力。 六、结语

教师要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学会自我调整,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热爱、关心、信任自己的学生,具备广博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校园生活中形成健康、完整、崇高的人格品质。

同时,注重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探索,自我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学生有吸引力的人,高尚的人,奉献的人,感恩的人,回报的人,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