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发现﹒思考﹒自新
——小学管理人员培训心得
六月艳阳天,京唐把手牵。6月4日,北京市对口帮扶唐县贫困地区小学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啦!来自唐县十三个贫困乡镇的五十名小学管理人员,满怀激动的心情,带着求知的渴望,齐聚北京教育学院,开始了为期19天的研修培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这次培训采取“专家专题讲座与基地校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内容精心编排,涉及面广,针对性强,专家们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专业管理策略的阐述,使我们的理论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京城名校的实地参观学习,又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三周的培训学习是紧张的,也是充实的,既有集体智慧的碰撞,也有个性感悟的生发。
每一位教授,每一位专家,都是教育的“有心人”。聆听了徐永利等十三位教授的专题讲座,收获颇丰,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石英德教授的《校长的自我管理》。一个好校长未必是一所好学校,但一所好学校一定成就于一位好校长。一所学校,校长是思想者——价值观的引领;校长是教育者——回归教育的本真;校长是引领者,教师中的首席;校长是学习者——洞悉教育大势;校长是践行者——学校行走的符号。校长要扮演好多种角色,致力于学校管理,做好自我管理。石教授通过王崧舟、窦桂梅,刘可钦、李镇西等向我们诠释了他对名校长的认识与理解:明白的校长,名气的校长,名望的校长。他们具备共有的特征——行走在能力极限的边缘。参观拜访了北京市的清华附小、翡翠城小学等九所小学后,我对校长的角色与领导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些名校长身上所折射出的能力、魅力与影响力!
走进清华附小,典雅、素朴、温润,领略名校风采,感受“名气”校长的“大视野”。
学校秉承“儿童站在学校正”的育人理念,践行“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办学理念,走在中国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沿。窦桂梅校长提出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指向儿童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引发系统地构建“1+X”课程体系,用主题教育夯实基础,整合课程,创新教育。学科和活动育人的“1+X”课程群,“启程﹒知行﹒修远”学段进阶,横纵整合,让所有学生在清华文化的润泽中,在附小六年的时光里,实现“健康、阳光、乐学”的生命样态,成长为拥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拜访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我是带着一份依恋离开的,依恋于一位有“名望”的校长——张文凤校长。石英德教授讲,校长要有深思考,回归教育本真,教育要从了解儿童开始。张校长提出的“绿色成长教育”就是对这一管理理念最好的体现。张校长主张尊重孩子自身成长的节奏与规律,尊重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尊重每一个“未完成”的状态,为其提供富足的营养,唤醒其内驱力,靠自己生长,建构“自主、本真、互动、生长”的绿色课堂。“静待花开,过慢而优雅的生活,让生命自然、自主、可持续成长”的育人理念,“只做0.8的人生哲学”“大气、智慧、信任、优雅”的教师管理理念,大大提升了张校长自身的人格魅力。就是靠着这种人格魅力,张校长影响着教师,感染着学生,成就了一所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好学校。
民族小学、西苑小学、双榆树第一小学……马万成校长、李辉校长、丁凤良校长……一所所名校,一位位名校长,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教育不是完美的,更不是唯一的,他们的教育是一部书,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教育的真谛;他们的教育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的差距和自己的不足;他们的教育是一个榜样,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人育人的精神;他们的教育是一块基石,从中我们可以构筑起符合自己校情的办学模式,做出像他们一样的成就。
一次培训就是一次头脑风暴。课堂上的学习,基地校的实践,引发着我的思考:我们
要做一个有思想、有素质、开拓进取的校长,有独特办学理念、崇高个人修为的校长,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遵循什么样的办学价值观,形成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彰显什么样的办学特色,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正如清华附小胡兰老师所讲,在接受新的理念冲击之后,我们切忌“迷茫、盲从、忙乱”,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沉淀下来,静心思考,大量调研,了解我们的学生的需求,家长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学校的需求,让学习所得有效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引领我们的成长,促进学校的发展。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育人养才的终极目标: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不同的人都获取不同程度的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终生可持续不断的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学校管理者不懈的追求!
2018年我刚刚接手学校管理工作,还处于懵懂的起始阶段。为期三周的培训学习,使我在与专家、名校长的目光交汇中,眼睛愈发聪慧;在思想交融中,视野愈发高远;在语言交流中,思路愈发清晰。立足本校实际,静心思考,我也依稀找到了学校应该努力的方向,产生了一些有待成熟的想法。
一、立德树人,活动全员育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学校教育要秉承“成才先成人,教书先育人”的理念,通过开展常态的和时效性的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逐淅改变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二、 书香致远,共营“书香”校园
2017年11月11日,西雹水小学唐河文学馆正式落成。今后我校要依托图书馆和唐河文学馆两大平台,在唐县文学艺术创作协会各位作家和学者的感召下,指导下,爱上读
书,勤于写作;学会读书,乐于写作;读文,记事,悟情,明理……悦读随行,让学生在笔墨书香的浸润中健康愉悦成长。
三、 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的课堂,应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本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参与、体验探究的过程,自主构建新知,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我校正尝试推行“三步互助”自主课堂学习模式——自学与指导,展示与交流,训练与总结。通过“培训学习、课例研讨、跟进指导、反思改进、辐射引领”阶段推进,以点带面,实现由优秀青年教师到全员教师课堂改革的整体推进。
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但教育的方式是不同的。这次培训让我从闲适中走出,激发了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对教育内涵发展的思考。我欲驰骋在教育天地间,行走在探求实验的路上,达到别人未达到的地方,领略独属于我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