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风电机组齿轮箱高温问题处理分析

风电机组齿轮箱高温问题处理分析

来源:保捱科技网
科技创新导报2019 NO.13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工业技术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9.13.134

风电机组齿轮箱高温问题处理分析

刘家慧

(华能呼伦贝尔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需求与日俱增,电力供应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些年,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风能发电成为了缓解供电压力的中坚力量。风电机组作为风力发电的核心设备,其高效、稳定地运行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干扰,风电机组齿轮箱的冷却效果不理想,即使经过反复清洗修理,齿轮箱的高温问题仍未改善。本文将以1500kW风电机组为例,对洗轮箱的高温问题以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探究。关键词:风电机 齿轮 高温处理中图分类号:TG45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5(a)-0134-02

1 齿轮箱高温问题的影响

1.1 风电机组功率运行

齿轮箱温度过高,会使风机低功率运行,甚至导致停机,这严重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效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就目前而言,齿轮箱超温现象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浪费电量要高达发电小时数的5%~10%左右,更有甚者,达到数十万瓦。而随着运行时间增加,机组无法稳定带满负荷运行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制造厂商私自更改齿轮油箱的最高温度限定值,为润滑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1.2 降低齿轮箱与润滑油的寿命周期

对于全合成润滑油(如齿轮油等)而言,每当温度提高10℃,齿轮油的使用寿命将随之减少50%左右。而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润滑油氧化速度加快,对其粘温性造成影响,进而引起品变质、油耗变大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在润滑油氧化的过程中,其发泡特性不断提升,导致油膜刚度降低,润滑性能减弱,加剧齿面、轴承间的磨损,出现齿轮传动失效、工作齿面偏载等现象,导致齿轮箱工作效率低下、使用寿命缩短。1.3 减弱机舱的通风能力

齿轮箱温度过高,将会严重影响风电机组的机舱冷却能力,导致机舱与环境温度差值较大。换言之,机舱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越大,意味着风电机组的机舱整体冷却系统的问题就越大。同时,高温环境下,机舱内电气元件老化现象显

著,极易发生安全故障。尤其是在夏季等高温气候,风电机组的电气故障现象频发,这与冷却能力低下脱不开关系。

2 高温原因分析

2.1 齿轮箱运行效率降低

齿轮箱的出厂润滑系统主要有铝管铝翅片冷却器、管道、油泵以及过滤器等。当发电机组功率为1500kW时,冷却器的额定功率通常设计为47kW;设计条件如下:环境温度<40℃,齿轮箱传动功率>97.5%,齿轮箱温度<75℃。当运行时间增加,齿轮箱无法实现满载运行,且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散热效果与散热需求失衡。2.2 实际散热效果下降

环境温度明显低于散热器进风口温度,大约维持在10℃,这比设计值要高出一倍。在对散热器阻塞、管道设计缺陷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后,散热器进风口的温度很可能还会增加。

2.3 冷却风扇流量达不到设定值

在额定功率下,本文研究的风电机组的冷却风扇的设定风量为15900m3/h。而在与冷却器组合完成后,经测量,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风量仅为10500m3/h,这显然无法达到冷却器的冷却系统运行需求。2.4 散热翅片结构不合理

由于散热器的空气侧翅片面受到较大阻力,极易引起阻塞问题。而油路管道内的翅片分布集中,造成杂质积累,提高内循环阻力,削弱了循环倍率,导致冷却效果不佳。2.5 散热器的进风口温度过高

散热器进风口温度在最大设计限值(45℃)以上,究其

表1 同功率下改造前后油温差分析环境温度

10℃~15℃15℃~20℃20℃~25℃25℃~30℃

改造前后的油温差(℃)

基本相同4.195.38

9.6810.91

图1 散热器结构调整前后对比

134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30℃~35℃

工业技术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机舱发热量大,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全部快速排出;其二,风电机组的机舱内外的热交换效果不佳,导致机舱温度不断增加。当齿轮箱发出温度报警时,机舱内的温度也许还在设计极限值以下。

2019 NO.13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4.2 改造后风电机组的运行情况

4.2.1 更换风扇前后散热器进口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对比分析

散热器的进风口温度就是机舱的温度,因此,散热器的冷却效果与机舱温度成反比关系。机舱温度越高,冷却效果越差。而机舱温度主要由运行散热量、散热器通风能力决定的。对于同一风电机组,机舱发热量一般会保持不变。因此,散热器的通风效果是影响机舱温度的决定性因素。经实践验证,功率相同的条件下,改造后的风电机组,其机舱通风能力明显提高,机舱内外环境的温度差有效减小,其他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4.2.2 改造前后齿轮箱油温对比分析

环境温度不同,齿轮箱的油温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改造后,齿轮箱油温有所降低,解决了因限功率造成的电量损失比重约为5%,该项优化措施增加的经济收益在数万左右。同时,环境温度提高,齿轮箱箱改造前后的有温差也会随之增加。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处理方案

3.1 调整散热器结构

如图1所示,改造前:散热器的翅片结构是锯齿形状,在中间部位存在突出,不易于清理维修,影响排污效果,尤其是对柳絮状污物极易残留。改造后:翅片为浅波纹形状,有效解决了堵塞问题,有助于提高散热功率提、降低空气阻力。

3.2 更换齿轮箱冷却风扇

叶片是影响风冷冷却器风量的重要因素。在满足电机功率以及叶片安装等要求的基础上,应科学选择叶片规格型号,并采取合理措施,不断优化叶片形状、角度以及曲率等参数。加大冷却器排风量可以有效提升散热器(风冷型)的散热效果,同时还有利于改善齿轮箱机舱的作业环境,实现降温作用。同样,这对于发电机以及变频器等电器元件的散热降温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杨旭东,王春秀,王佳伟,等.双馈型风电机组齿轮箱更换方案的设计及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1):88-90,94.

[2] 李广伟,赵登利,于良峰.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J].风能,2015(11):90-92.

[3] 孙昊.风电机组齿轮箱高温问题处理分析[J].风能,2018(11):84-87.

4 结论分析

4.1 改造前数据分析

环境温度:19.35℃;机舱均温度31.24℃;齿轮箱均温度61.75℃。其中,油温>75℃油温点数为1462,平均温度达到3124℃。由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齿轮箱温度在75℃以上,导致机组功率受限,造成高达4.4万多千瓦的电量损失,相当于机组发电量的5%左右。

(上接133页)

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04,38(1):33-35.

[4] 罗伟, 张明焱.基于Saber的Buck电路仿真与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19(3):122-124.[5] 刘康珍,张延安.用Saber作交直交系统仿真[J].电气开关,2008(6):63-.

本文通过合理的设计,基本实现了Buck电路的软开关。分析了主电路的工作原理,针对开关管的工作特性,设计了辅助电路,选择各种元器件参数,完成了仿真模型的建立,分析方法和硬件参数的理论推导。通过仿真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其中的关键器件和参数,以保证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

本文讨论的只是Buck电路的其中一种的软开关实现方法,由于软开关技术还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各式各样的软开关拓扑也是层出不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加先进的软开关技术呈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 金海明.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化光,王强,褚恩辉,等.新型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3) :21-27.[3] 陈世杰, 顾亦磊, 吕征宇.Buck电路的一种软开关实现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