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 )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深化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3、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 ) A、反官僚资本主义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反帝反封建 D、无产阶级的领导
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是从( )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的意义上说的
5、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 ) A、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渡的时期 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迅速发展的时期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好时期 D、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 A、市场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是( )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
B、公有制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9、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 ) 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 B、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 D、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
10、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C)
A、12万元 B、9万元 C、8万元 D、7万元
11、在中国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思想 B、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理论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 论断(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艰涩真正转移到依靠( ) A、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能力的轨道上来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15、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 ) A、兴办经济特区 B、开放浦东新区 C、扩大出口 D、实施“走出去”战略
16、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集体经济
17、集约型经济增长实质上是( ) A、以数量的增长为中心 B、以速度的提高为中心
C、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D、以扩张经济规模为中心
二、多项选择题
1、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A、思想 B、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
A、具体的、现实的人 B、广大人民群众 C、作为个体的个人 D、社会全体成员
3、思想的科学内涵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个人的独创
4、中国党在中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自主
5、下列有关我国已达到的总体小康的叙述,正确上午的有(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 B、低水平的小康 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不全面的小康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 )
A、资源配置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市场竞争公平化 D、宏观直接化 E、市场行为法制化
7、公有制经济包括( ) A、国有经济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 C、集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E、私营经济
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有( )
A、注重依靠科技进步 B、提高劳动者素质
C、提高经济效益 D、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E、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9、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港澳台投资经济 D、外资经济 E、中外合资经济
10、明确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 ) A、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吸引力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1、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 )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坚持中国党领导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因为( ) A、党的执政规律作用的体现 B、党实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C、中国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D、由党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制约的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有(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E、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4、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途径( ) A、取缔非法收入 B、整顿不合理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E、科学管理
15、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是( ) A、自主创新 B、加强管理 C、重点跨越 D、支撑发展 E、引领未来
16、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 ) 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以及公有制结合 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改造的基本经验
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3、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4、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5、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型社会?
6、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2、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联系和区别?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五、材料题(每题18分) 第一题 材料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 材料2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请回答:
(1) 如何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
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分)
(2) 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5分) (3) 说明以为主要代表,中国党是如何探索和开辟
中国的新道路(8分) 第二题 材料1
“想‘以农村包围城市’,‘但凭红军来夺取中心城市’都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因为“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她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的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的激烈争斗——武装。所以忽视工人阶级的武装,不只是策略上的严重错误,而且会成为不可饶恕的罪过。”
——摘自立三:《新的高潮前面得诸问题》(1930年6月) 材料2
布哈林(当时的国际执委会)在六大(1928年)上说,中国的红军会“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喝嚼个精光”,甚是会把老百姓的“最后一个老母鸡吃了”,他认为,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方,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方住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间再前进。”——转引自《“农村包围城市XXXXXX看不到”》 材料3
半殖民地中国的,只有农民斗争不得工人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发展超过工人势力而不利于本身的„„
要求我们将队伍分得很小,散向农村中,朱、毛离开大的队伍,隐匿大的目标,目的在保存红军和发动群众,这是一种理想,以连或营为单位单独行动,分散在农村中,用游击的战术发动群众,避免目标,我们从前年冬天就计划起,而且多次实行都是失败的。——:《红军第四军前委给的信》1929年4月5日 请回答
(1) 指出材料1、2的观点并加以评析。(6分)
(2) 指出材料3的观点及其实质。(4分)
(3)说明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的新道路的(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