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 (一) 缺少部分: 1.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 2.大家在操场上愉快地做。 3.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4.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5.盖起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 6.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二) 词语搭配不当 1.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 2.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 3.我们热烈庆祝小红同学被评上“三好”队。 4.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5.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传统。 6.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7.上课了,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8.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9.犯了错误,要决心改进。 10.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是时时在我耳边回响。
(三)重复 1.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 2.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个同学们。 3.弟弟拿着一束美丽、漂亮的花儿。 4.我才不怕这些坏蛋们呢? 5.五颜六色的彩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6.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7.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工人、农民。 (四)词序错误 1.他从挎包里取出了一叠厚厚的人民币。 2.黄继光献出了自己光荣的生命 3.爷爷过的一生都是俭朴生活。 4.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 5.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五)不合事理 1.我的数学作业本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题计算还没算出来。
2.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班陈红做的。 3.次期末考试,我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4.参加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学生、小学生和机关干部。
5.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小路向前进。 (六)同步强化训练 1.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2.故宫、天坛、亚运村都是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
3.早晨,广场上人们都在晨练,有的看书,有的舞剑,有的……
4.听了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5.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6.太阳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到草地。 7.在老师的帮助下,小东同学克服了缺点。 10.太阳岛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11.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 12.只要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13.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14、《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同志写的。 15、老师介绍了许多李小明的事迹。 16、在同学们地帮助下,使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17、昨天晚上,我们全家都去看电影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做作业。
18、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9、他不但改正错误,而且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20、由于坚持锻炼,他的体质增加了。 21、由于爷爷有高血压,因此,我们家的菜口味比较清淡。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称为病句。修改病句要记住“十病”、“一原则”、“三步骤”、“四改法”。 一、常见的病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十种: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例如:
(二)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就是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的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而造成的一种病句。
(三)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四)词序混乱
词序混乱,指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想要表达的意思排列,以致出现歧义或混乱现象,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五)重复啰嗦
重复啰嗦,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
(六)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使句子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七)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八)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的一种病句。
(九)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句子里根本不是属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造成归类不恰当的一种语病
(十)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是指前后两个分句和使用的关联词之间关系不协调。
二、病句修改的原则
修改病句要把握一条原则。这条原则是:不能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否则,就不是修改病句,而是另造新
句。因此,修改病句,一定要弄懂“病句”本身要表达的意思,要照着它的意思去改正。
三、修改病句的三个步骤
修改病句要按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修改病句最重要的一步,自由读懂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发现它的毛病,照着原句的意思去改正。许多病句只要弄清楚它要表达的意思,这个病句也就修改好了。例如:“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读了句子之后,想一想:
是谁在会上纷纷发言?这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加上主语“同学们”或“大家”,这样,句子的意思就表达清楚了,句子也就改对了。
第二步,在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后,再回到原句上查找,什么毛病影响了这个句子意思的表达。例如:“小明改进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这个句子要说的是“小明改正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原句中的“改进”与“缺点”不能搭配,“缺点”只能说“改正”,不“改进”换成“改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第三步,在查到句子的毛病后,照着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地修改。一个病句的修改,常常不只一种改法,要选择不但最能准确表达原意的,而且又是最简便的改法。例如:“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脆。”应改为“这苹果又香又脆。”如果改成“这苹果的味道很香,吃起来很脆。”固然也对,但改法不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