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时间 主持人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流程及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 Xxx XX 地点 学习人员 XX XX 学习内容: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流程及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 1. 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定位 测量报验 开 孔 成 孔 成孔验收 钢筋笼吊安 桩身砼浇灌 自检报验 钢筋笼制作 孔口高程复测 桩顶高程复测 桩顶浮浆清除 养 护 自检报验 2. 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场地平整→桩位测定→开始挖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砼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线→设置垂直运输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备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孔壁、校核桩孔垂直度、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第二节砼护壁→继续开挖重复上述工艺,直至设计深度→检查尺寸、持力层及扩底,认定终孔→清理虚土、排除积水→吊放钢筋笼就位并校正→二次清孔→灌注桩身砼→养护。 3.桩井开挖掘进成孔、钢筋砼护壁 第 1 页 共 5 页
1.成孔:土层采用短镐、锄头、铁锹类工具挖掘,遇坚硬状障碍物或岩层时,改为风镐掘进。弃土采用吊桶装载,用人力绞架垂直提升到井口,弃土于离井口1.5米以外或指定地点。 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护壁砼强度C30,壁厚175mm,每节护壁高950mm,护壁搭接50mm,逐层取土逐层护壁;同时要求在相邻桩扩底径小于1。00m时,应间隔开挖。每桩孔第一节应高出自然地面200mm,避免地面水流入孔内和积土等落物伤人;按轴线方向在第一节护壁上标记十字控制线。安装好钢模板后,以十字线吊中校正,中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并保证桩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孔内掘进,一般土层用锹、镐,进入基岩或其它较硬的地层用风镐掘进。孔内采用24V低压防水灯照明,深井潜水泵排水;在孔深大于10m后,下孔作业前先用空气压缩机向孔内送风。 2。钢筋绑扎:本次护壁钢筋竖筋φ8钢筋,要求上下护壁节的竖筋进行弯勾拉接,拉接长度不小于100mm。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200-300mm 175mm 200mm 上下Ф8钢筋钩接 50mm 950mm 3。砼护壁支模:除持力层外,进行全孔砼护壁,护壁砼强度为C30,根据护壁施工工艺及实际情况,采用现场拌制,现场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砂、石、水泥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掘进1.0米时必须护壁,护壁定型组合钢模装好,然后根据桩孔中心点校正模板,保证护壁厚度、桩孔尺寸和垂直度,按设计配护壁钢筋,然后浇注护壁砼,上下护壁间应搭接50mm,且用钢筋插实以保证护壁砼的密实度,应四周均匀浇注,以保证中心点位置的正确。当砼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为24小时)后拆模,拆模后进行校正,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正,直至合格。如发现蜂窝、漏水现象,立即用高标号水泥砂浆进行补救,如地下水量较大时,可将漏水处的护壁凿穿,插入长第 2 页 共 5 页
200—300mm、直径30mm的塑料软管导水,在桩身砼浇灌前将软管口扎死既可. 4.扩大头施工,清底验收 当桩孔挖至设计标高时,则停止掘进,通知建设方(或监理单位)会同设计、勘察等单位共同鉴定持力层,满足要求后迅速扩大桩头,由于设计图纸中扩大头直径较大,每根桩扩大头需要3~4个工作日完成,且扩大头在③2层粘土中施工,合肥地区粘土层为膨胀土,在施工中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被水渗泡软化,扩高比严格按图纸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采用240砖护壁,每次开挖深度不得大于0.5m,边挖边护,开挖成孔后必须当天护壁结束, 清理孔底及时验收。验收后用稍高于设计标号的砼封底100mm,防止持力层软化。 成孔质量要求标准: 1。深度和持力层达到要求; 2.桩径、扩底几何尺寸不小于设计值; 3。垂直度〈0.5%,桩平面偏差〈5cm; 4.孔底沉渣厚度为零。 5.钢筋笼制作和安装 1.钢筋经试验合格后,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下料、制作,根据桩径大小钢筋笼加工,φ1400以内桩径一次性制作成型,φ1400以上分为二节加工,采用孔口对接。 2.纵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相互错开(错距不小于50mm),加强筋与纵筋双面点焊,螺旋箍筋与纵筋梅花状点焊并用扎丝绑扎. 3.由于桩孔不是太深,钢筋笼制作不分段,钢筋笼加工成型后,经验收合格后临时堆放。应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并用砖块和毛竹支撑稳固,防止变形. 4.钢筋笼检验合格后方可下井,钢筋笼安装用25t汽车吊,安装时慢吊慢放,防止碰撞井壁,垂直下放到位后,再通过孔口的十字线吊中校正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是否重合,钢筋笼与井壁间垫砼垫块或短钢筋支撑,以确保保护层的厚度均等。 6.桩身砼灌注 成孔后对桩位、桩径、孔深、垂直度、持力层以及钢筋笼等有关尺寸进行检测,同时提请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勘察等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笼吊装,并及时进行桩身砼灌注. 本工程桩身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灌注前,清除孔底沉渣,抽干积水,孔口架设料斗,挂灌注串筒使混凝土自由落差不大于2.0m,每浇灌1.0—1。5米,用插入式振动泵振捣第 3 页 共 5 页
一次。单桩砼浇灌保证连续完成,因故需要停止浇灌的,其最大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桩身砼浇注,每根桩做一组试块,在现场标养至一定强度后,送至业主指定的检测单位养护、测试. 7.成品保护措施 1.钢筋笼加工成型后,如不能及时下入孔内,需放置在干燥、平坦的场地上,避免受潮生锈和受压变形。 2。钢筋笼在场内不能任意翻滚,采用砖块和毛竹支撑稳固,不能叠加堆放. 3.桩身砼浇灌结束初凝后,需在桩顶放适当水加以保养,避免桩顶开裂. 8 施工重点及难点 施工重点: 1。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应每段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保证位置正确。2.砼浇筑前应进行清除孔底浮渣和积水; 3.钢筋笼箍筋形式为螺旋箍,与桩纵筋梅花状点焊,纵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加工成型的钢筋笼应放在平整的场地,防止变形; 4.控制好混凝土的塌落度; 5。桩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整根桩的混凝土要求连续浇注完毕,不得留施工缝; 6.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应采取措施进行拦截及外排,并在挖孔时采取降水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7。穿越复杂土层时护壁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每节长度或采取特殊措施. 8。浇注桩身混凝土时使用低水化热的水泥; 9。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浇注混凝土超过2m时,应使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大于2M,并保证振捣密实。 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 1. 障碍物处理 遇坚硬土层或大块垃圾时用锤、钎破碎或人工用凿子凿,然后提运出孔,遇到孤石或其它障碍物时,采用人工及空压机和风镐配合破碎成小块后提运出孔;如桩底岩石坚硬至风镐无法施工时,应采取凿岩机进行密度钻孔,用净爆剂或鸣爆处理孤石达到设计要第 4 页 共 5 页
求。 2。渗水处理 挖孔时,如果地下水丰富、渗水或涌水量较大时,可根据情况分别采取下措施:少量渗水可在桩孔内挖小集水坑,随挖土吊桶,将水一起吊出;大量渗水,可在桩孔内先挖较深集水井,设小型潜水泵将地下水排出桩孔外,随挖土随加深集水井;涌水量很大时,个别桩超前开挖,使附近地下水汇集于此桩孔内,每孔用1~2台潜水泵将地下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的作用,将附近桩孔水位降低。 2.流砂及淤泥应对措施 当挖孔遇流砂层时,可采用如下措施进行处理: 接近流砂,流泥层时应严格控制相邻桩的间隔跳挖施工顺序,保证相邻桩进深的高差不少于2米。 保证已开挖成孔桩的孔内抽水,做到24小时不间断值班抽水,保持地下水位上升高度不超过已成孔桩底以上500mm. 采取水下挖土(抽水或少抽水施工)减少水头差或采用井点降水,使水位降至孔底0.5m以下。 如因流砂、流泥较为严重,且地下水位较高,在井孔内设高1—2m,厚4mm钢套护桶,直径略小于混凝土护壁内径,利有混凝土支护作支点,用小型油压千斤顶将钢护筒逐渐压入土中,阻挡流砂,钢套筒可一节一节下沉,压入一段,开挖一段桩孔,直至穿过流砂层0.5~1。0m。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