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 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公式,了解提高绩效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3 通过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会利用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能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
【课程资源】
学生:纸杯,沙子,弹簧测力计,木直尺,小钩码,大钩码,铁架
台,两个轻质滑轮,细绳(长度 75 厘米-100 厘米),彩色贴条
教师:铁架台,演示滑轮 2 个,细绳,测力计,演示木直尺,贴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帮忙,”大材小用”,教师课前用一大桶装满沙子,沙子上面放上课本,把桶放在教室门口,上课后让两名学生帮忙抬进来。教师拿了课本后告诉学生想用的是课本,这桶沙子没用,又让两面学生抬出门 口。学生为两名同学白费大量功夫而报不平。
借机引入引入课题,这件事情的效率高不高?生活中也有很多讲究效率的事情,比如父母工作要提高效率,好早点下班回家做饭;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讲究学习效率,比如一天在校时间 10 小时,学习时 间是 8 小时,玩 2 小时,那么学习效率怎么计算呢?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教师展示挖掘机,那么机械在使用的时候也会
有效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节,机械效率(板书机械效率)
1、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效率让世界惊叹
二、合作探究
(模块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概念的建立
1、复习回顾,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做功的公式。
2、动脑筋思考,怎么把沙子搬到三楼?做一做,将沙子举高 10 厘
米,您能想出几种方案,并展示。课件展示图片沙子
学生组内合作,将沙子举高 10 厘米,有用纸杯直接举高,有用定
滑轮举高,有用动滑轮举高。
教师请同学展示成果,上台展示。通过以上展示,请同学们思考
1、 我们的目的是把谁举高?(学生回答沙子),如果直接搬 需要克服什么力做功?(克服沙子重力做功)这部分功是我们的目的所在,是我们必须做的功,这样的功叫做有用功。
2、 我们用纸杯装沙子,还克服什么力做功?这些功我们并不
需要,但是不得不做,这些功我们称之为额外功。
3、 练习计算,用桶将沙子举高。沙子重 10N,杯子重 1N,举高 1m,则有用功多少焦,额外功多少焦?生答:100 焦和 10 焦。总功是多少焦?那么克服沙子和杯子的总重力做功是多少焦耳? 110 焦。这部分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我们将其称之为总功。有用功与总功之和。 W 总= W 有+ W 额
考考你
结合你将沙子举高的方式,请大家分别说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
功
1. 一个人用水桶从井里打水,有用功是什么?额外功是什
么?生答: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
2.
若桶掉在水中,把装满水的桶捞起来,则有用功又是什
么?额外功又是什么?生答:对桶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水做的功 为额外功。
(模块 2)机械效率概念的建立
挖掘机模型演示挖沙,用挖掘机来挖一个乒乓球,效率一样么?
哪个效率低?什么是机械效率呢?我们来类比一下生活中的场景
1、
有 100 棵种子,其中 90 棵发芽了,求种子的发芽率? 一个班有 50 名同学,有 30 名同学的成绩很优秀,求
2、
班级的优秀率?
3、
工厂生产了一批衣服 1000 件,其中 990 件是合格的
产品,求产品的合格率?
机械做功也是类似的,机械做功 100 焦耳,其中有用的部分有
用功是 80 焦耳,则机械的效率为多少?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 做机械效率,用符号 η 表示。
2、公式: 3、单位
说明 η<1,意义,机械效率反映反映了机械性能的优劣。
【典例剖析】 起重机把质量为 0.6t 的重物匀速提升了 3m,而她的
电动机所做的功是 34000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学生先分析,在计算。 (模块 3)测量机械效率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想想议议】 怎样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用什么测量工具?怎样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实验设计】——想一想怎样测量拉力呢?怎样测量 h 与s 呢? 要测量h 与s,需要作四个标记,为了便于测量,对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下 列设计。
演示:斜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操作行吗?
演示:向上猛然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读数,这样操作行吗?
演示:物体上升的过程,距离好测量么?将滑轮组安装在竖直的木尺旁边,拉动时,标记钩码上升的起点 A 与终点B,同时标记绳子的自由端的起点 A′与终点 B′。对 应读出 h 与s 的值。利用彩色纸条标记初始 位置和终点位置。
在此实验中操作的关键: 1.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应 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3.小组同学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鼓励学生动手实验,鼓励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测一测】请小组分工协作测出面前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探究、合作研讨】学生小组分工协作进行试验,将实验测得的
数据填 入表格中。
学生展示数据
【分析论证】 组织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归纳总结】 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说明: 将同一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是一定的,动滑轮重、
绳重及摩擦越大,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
【议一议】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呢?
演示,结合滑轮组演示实验提出问题,1 如果用我这个大的动滑轮
做实验,效率跟你的一样么?为什么?
2 如果换成铁链,机械效率一样么?为什么?
【小结】 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减小滑轮重,减小摩擦。我们可以看做是从额外功的角度出发来提高机械效率。那么其他简单机械要提高机械效率,我们也有办法。1.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 ,例如改进机械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经常保养,按时润滑,以减小摩擦。 2.额 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四、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