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评价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平乡县第一中学附属中学 朱翠影
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不同程度的在乎周围人的评价,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希望被关注、被认可,得到关注和认可会变得非常积极乐观;反之,变会消沉或者做一些叛逆的事情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并作为学生心理中的关键人物,对学生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教师要恰当运用评价,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教师对学生影响力比较大的评价包括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简单的说就是褒奖和批评。滥用正面评价会使褒奖失去它本身的意义和影响力,而过多的负面评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可能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因此,教师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评价,让学生的优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帮助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业不断进步。
下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几种教师评价的建议。
1教师评价应采取“褒奖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
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生与教师交流的任何一个互动都是教师观察学生的良好契机,多观察学生的优点与进步,把观察到的优点和进步讲给学生们听便是褒奖,亦或者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轻轻的拍一拍学生的肩膀,都会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励。教师可以从多角度表扬学生,不仅仅是从学习方面。表扬一个学生,不仅使这个被表扬者受到激励,其他的学生也会效仿被表扬者的积极行为,起到榜样的力量。此外,教师的褒奖还应具有差异性,发现学生身上独特的闪光点,会使褒奖的积极影响力放大。
另外,适当的批评也是很必要的。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及时,发现错误及时让学生改正,避免“秋后算账”。及时批评是在学生当下犯错误的时机,给予适当的批评,批评的及时性可以让学生产生愧疚感,能更好的改正错误。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褒奖的积极作用,巧妙运用褒奖和批评的方法,长善救失。
2教师评价要采取“批评中有褒奖”的原则
中学生有十分强烈的逆反心理,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不能一味的大声斥责或者用严厉的语调震慑学生,要结合褒奖的积极作用用情感感化学生,使批评更行之有效。
案例一: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学生的状态还未调整好,自习课上学生李某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教师多次制止无效,自习课教师给李某留了一个任务,下课之前将课文《五柳先生传》背诵下来,并要求下课之前五分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背诵。李某安静下来,默默背诵。下课前五分钟,老师要求李某背诵,李某平时不爱学习,背诵《五柳先生传》时磕磕巴巴,在老师和同学的提醒下勉强背完,此时老师趁机教育到:请各位同学给李某热烈的掌声,老师让你背诵不是为了为难你,而是让你感受一节自习课你可以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是你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请坐吧!从此,李某在此老师的课堂上十分积极。
案例二: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中学生总是想要凸显自己的个性,因此学生王某经常不穿校服,班主任看到王某没穿校服说道:王某你穿这件衣服确实挺好看的,但是学校要求大家穿校服,不能攀比,所以还是把校服换回来吧。学生王某高兴的把校服穿上了。
分析案例一和案例二,学生李某和王某都是有一些错误屡教不改,采取批评无效,但是对他们犯下的错误找到正确的角度予以表扬,学生便会欣然接受并加以改正,这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尊重。
3 教师评价应采取“褒奖公开,批评私密”的原则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扬善与公堂、归过于私室”。褒奖公开原因之一是当众褒奖比私下
褒奖对学生的肯定作用更大,其二当众褒奖使其他学生获取积极正确的信息,有利于集体的进步;批评私密当然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学生当众没面子产生逆反心理。
案例三:学生张某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当众严厉批评道:不是说过你一次两次了,再违反纪律叫你家长!学生张某本来是害怕老师叫家长的,但是因为当众没面子,便小声回道:愿意叫叫吧。
分析案例三,教师本来想用叫家长的方法吓唬学生,学生本来是在乎的,但学生认为当众受到了一种威胁,因此他觉得他不能当众屈服,才小声的表达反抗,如果教师把张某叫起来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张某回答对了就给予鼓励,然后课下将张某叫到办公室教育,反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单纯的表达教师的主观感受,而是要激励学生或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合格教师必须掌握评价的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