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对安徽经济增长的影响
来源:保捱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关注・GOVERNMENT 要素禀赋对安徽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朱世娟 一、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要素禀赋特色 顷,其中可养面积48万公顷。共有生物资源10917种,其中国家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 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 靠山东。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 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安徽达416公里和430 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 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30种,珍稀野生动物54种,国家一、二 级保护动物分别有18种和368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水资源蕴藏总量约为68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0位。全省已发 现近140种有用矿产,探明储量的67种,煤、铁、铜、硫、磷、明 矾、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现已探明煤炭储量 域。安徽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高速公路 通车里程突破130o公里;铜陵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安庆长 江大桥连接南北,公路和内河运输能力分别居中部地区第2位 250亿吨,铁矿储量29.9亿吨,铜矿储量384.9万吨,硫铁矿储量 5.64亿吨,分别居全国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 2007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8个,在校研究生 和第3位;京沪、京九、亚欧桥等铁路纵贯境内,全省铁路通 车里程已达2326公里,居华东首位;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 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6大机场。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 28098人。普通高校89所,在校生73.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9.7%,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 学校)在校生84.9万人。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4万人, 比上年增长4.2%。科研机构959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 源等自然资源丰富。全省现有耕地408万公顷,水面105万公 构366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6.3 16 经济论坛2008・1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GOVERNMENT・关注■■l表1 安徽省要素禀赋特色表I 2007年) 表2安徽省经济增长相关数据 万人。2007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209亿元。其中,用于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74亿元,增长25%,相当于全省生 产总值的1.01%。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 商品从一国家(地区)换取其绝对劣势的商品,则两国均能获 利。 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挥了斯密的理论,认为在区域分工中 不仅要考察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绝对量,而且还要考察所消 耗的相对量。即使一区域(国家)相对于别的区域(国家)生产 级重点实验室28个、部属实验室15个。 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7345.7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4.7亿元, 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282.6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 两种商品的效率都低(或成本都高),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两 个区域(国家)仍存在进行互利分工与贸易的基础;而且两地 增加值2848.4亿元,增长12.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 (国)生产成本比率相差越大,区域分工和贸易双方获利就越 值12015元(折合1580美元),比上年增加1960元。全社会劳 动生产率19436元,人,比上年增加2842元。 二、关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 大。各国都集中力量生产其经济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 然后再进行贸易,即进口绝对劣势最大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 彼此都节约了资源,用本地(地)现有劳动和资本创造出更多的 价值,使双方均能获得比较利益。这就是“两利取其大”、“两弊 取其小”。这种“优中取优,劣中取劣”的区域比较成本思想,一 直成为世界各国确定该区域间(国际间)分工关系的规范。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作为区 亚当・斯密在分析区域间(国际间)生产相同商品所花费的 绝对成本差异理论时指出,如果某一个国家(地区)较另一个国 家(地区)生产某种商品效率高(或成本低),处于绝对优势地 位,那么通过各自专门生产其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并以部分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关注・GOVERNMENT DW值为2.2929,可以认为方程消除了自相关。F值为622.6845, 表明方程可以很好地解释安徽省经济总量数据。回归方程显示, 安徽省从业人员数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呈显著正相关的 域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分析了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即 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了区域分工与贸易、国际分工与 贸易的产生。 这种基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国际分工在当代变得日益明 显。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聚集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人员,劳动 力素质高,经营管理水平高,因此这些国家一般以资本密集型产 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为主。而在中国这样的不发 达国家,土地相对广阔,劳动力众多但素质较低,技术水平较低, 关系;从自变量的系数来看,安徽省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靠人力 资源,而不是过分依赖固定资产的投入。 四、结论及建议 (一)调整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提高投资 效益 一经营管理水平低。因此,这些国家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 业和基础工业为主,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很小。生 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我们进行区域产业定位和制定 相关的科技提供了依据。 三、要素禀赋对安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是当前投资的主要方向应是节能型、环境友好型、协调型 和可持续发展型;二是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房地产业等过热行业 投资,继续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等建 设,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五是支待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 等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六是推进有利于经济社 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高水平、高质量的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金 加大服务业投资,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 扩张;七是加强以节能降耗减排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投资,为 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保证。 (二)大力推进人口流动,加大吸收人才的力度 要搞活安徽经济,人13流动是必须的。一是人13流出,缓解 (一)方法与模型的建立 本文将采用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来分析安徽省经济增长的 要素贡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揭示了产量与物质资本投入量、 劳动力投入量和技术状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即Y=AKq ,其中 Y代表产量,K代表物质资本投入量,L代表劳动力投入量, 、B 分别指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受该模型启示,我们采用一元线性 回归模型:Y=ao+alt+ +a ,并设Y为国内生产总值,t、L、K 分别为社会技术进步、社会从业人员总数、固定资产投资,以国 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以社会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 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二)数据说明与处理 本文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基本指 了安徽省就业的压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二是提高了人民的收 入,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三是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扩大了流 通,活跃了经济。然而,与人口流出相比,人口流入的意义更为深 远,它为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之源。据联合国 《1996年世界人口展望》分析,从1990年至1995年,发达国家 标,其数据可以从《安徽统计年鉴》上查到;劳动人数仅仅考察 了数量,其质量指标由于目前的统计方面的差距,尚未形成一致 的见解。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所使用的以劳动的质量、时间、 强度及与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指标与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实 与地区的人口迁移均为净流入,而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人 口迁移均为净流出。从安徽省来看,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安徽 人口迁移为净流出,流出比流人多327112人。因此,我们要采取 一定,留住优秀人才,同时鼓励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发展。要 际现状不符合;资本投入数据理论上应该是资本的使用量而不 是资本的存量,由于资本的使用量在统计上的不可得性,本文在 模型中使用的资本的存量仅是固定资本部分,而不包括流动资 本部分。因为目前的统计数据中只有固定资本部分,其流动资本 被看作是不变的,固定资本等于上一年固定资本加上固定资本 投资总额减去折旧。数据经过处理后汇总于表2。 (三)回归分析与结果 通过Eviews对上述方程(Y=ao+ait+a山+a3I()进行回归 把工作的重心放到环境的改善上,营造宽松环境,倡导进出自 由,同时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给每人一把奋进向上 的梯子,做到人尽其才。 (三)思想,依法治省,建立“信用安徽”,发挥表 率作用 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任务之一,是培养一种艰苦创业的精 神。相对落后地区最大的落后是思想上的落后。的举措,如 增加对乐于承担风险、勇于开办新厂、采纳新技术、迎接竞争的 挑战并引进新式管理方法的人员给予奖励,在财政上支持艰苦 条件下工作的成长者,自身行为的规范化和高效化,都将在 激发创造力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经济增长的 良性循环 分析得到回归模型如下: Y=-18573.54+44.86t+6.1280L+0.4078K (13024.31)(121.13)(3.9325)(0.1755) R =0.9968 Adj.RZ=0.9952 DW=2.2929 F=622.6845 从回归结果来看:拟合优度R2及拟合优度Adj.R 都很高, 18 经济论坛2O∞・14 (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