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维护》校本课程申报表
课程名称 课程材料 授课对象 自编教材 课时总数 计算机维护 18 课程类型 学科拓展 高一年学生 授课教师 《计算机维护》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非常实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了解现代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及其功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技术水平,并能理课程说明 论联系实践,判断和解决常见的故障。能够掌握一定的维护维修方法,能够自我排除计算机的常见的故障,使计算机更好地应用于学习和工作,成为学习和科研的有利工具。 本课程通过阐述计算机基本硬件组成的各个部件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维修方法,让学生掌计算机组成、维护和维修的基本知识课程目标 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奠定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计算机维护·基础部分》 第1讲 计算机硬件知识入门(1课时) 第2讲 计算机硬件知识深入——CPU (1课时) 第3讲 计算机硬件知识深入——主板、存储器(1课时) 第4讲 计算机硬件知识深入——驱动器、电源、显卡、网卡课程内容 (1课时) 第5讲 计算机硬件组装连接(1课时) 第6讲 计算机硬件维护——电脑故障排除的原则(1课时) 第7讲 计算机硬件维护——电脑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1课时) 第8讲 计算机硬件维护——常见计算机硬件故障处理(1课时) 第9讲 计算机硬件维护——常见硬件故障分析处理(一) (1课时) 第10讲 计算机硬件维护——常见硬件故障分析处理(二) (1课时) 第二部分:《计算机维护·提高部分》 第一章 基础维护(1课时) 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维护(4课时)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维护(3课时) 1、实施方法:教师讲授、分组讨论、经验交流、指导实践、经验总结等。 课程实施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 3、课时安排:基础部分10课时,提高部分8课时 4、教室场地:电脑教室、劳技室3、 5、班级规模:40-50人 1、学习的态度; 课程评价 2、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批意见: 注:表格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