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钢结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钢结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来源:保捱科技网
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1、焊条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焊条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3 3、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 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4、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t/2,且不应大于10mm。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mm。 5、焊缝表面不应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6、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处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1.5倍以上,且不应小于100mm。 7、三级对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8、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9、焊缝观感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理干净。 钢结构焊接工程 交底日期 生产班组名称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1、板采用的自攻钉、拉铆钉、射钉等其规格尺寸应与被连接钢板相匹配,其间距、边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永久性普通螺栓紧固应牢固、可靠,外露丝扣不应少于2扣。 3、自攻螺钉、钢拉铆钉、射钉等与连接钢板应紧固密贴,外观排列整齐。 4、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距检查。 5、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终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 的5%。 6、高强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的规定。 7、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和4扣。 8、高强螺栓连接磨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磨擦面不应涂漆。 9、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高强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 钢结构紧固件连接工程 交底日期 生产班组名称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1、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 2、当零件采用热加工成型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900~1000℃;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在温度分别下降到700℃和800℃之前,应结束加工;低合金钢应自然冷却。 3、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不应大于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 4、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高应符合规范要求。 5、气割或机械剪切的零件,需要进行边缘加工时,其刨削量不应小于2.0mm。 6、边缘加工允许偏差值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表7.4.2的规定。 钢结构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 交底日期 生产班组名称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1、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 2、焊接H型钢的允许偏差应规范、规定。 3、吊车梁和吊桁架不应下挠。 4、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 5、桁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错位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mm。 6、安装焊缝坡口的允许偏差坡口角度允许偏差为±5º,钝边±1.0mm。 7、钢构件外型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表8.5.1的规定。 钢结构钢构件组装工程 交底日期 生产班组名称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1、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 2、预拼装的构件,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规定。 3、螺栓和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应采用试孔器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比孔公称直径小1.0mm的试孔器检查时,每组孔的通孔率不应小于85%; (2)当采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3mm的试孔器检查时,通过率应为100%。 4、预拼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D表D的规定。 钢结构工程钢构件预拼装工程 交底日期 生产班组名称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钢结构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 交底日期 生产班组名称 交底内容: 1、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的规格及其紧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顶面直接作为柱的支承面和基础顶面预埋钢板或支座作为柱的支承面时,其支承面、地脚螺栓(锚栓)位置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表1 3、采用座浆垫板时,座浆垫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4、地脚螺栓(锚栓)的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地脚螺栓(锚栓)的0.0 螺纹应受到保护。 表2 顶面标高 -3.0 项目 允许偏差mm 螺栓(锚栓)露出长度 螺纹长度 +30.0 0.0 +30.0 0.0 水平度 位置 L/1000 20.0 5、钢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运输、堆放和吊装等造成的钢构件变形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修补。 6、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接触面不应小于70%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 7、钢柱等主要构件的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应齐全。 8、当钢桁架安装在砼柱上时,其支座中心定位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当采用大型屋面板时,钢桁架(或梁)间距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9、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E中表E.0.1的规定。 10、钢吊车梁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类似构件,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E中表E.0.2规定。 11、檩条、墙架等次要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E中表E.0.3规定。 12、现场焊缝的组对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项目 无垫板间隙 有垫板间隙 允许偏差 +3.0 0.0 +3.0 0.0 13、钢结构表面应干净,结构主要表面不应有疤痕、泥沙等污垢。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1.压型金属板、泛水板和包角板等应固定可靠、牢固,防腐涂料涂刷和密封材料敷设应完好,接件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2、压型金属板应在支承构件上可靠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表中的规定: 项目 截面高度>70 截面高度 屋面坡度<1/10 屋面坡度≥1/10 墙面 搭接长度(mm) 375 250 200 120 钢结构压型金属板工程 交底日期 生产班组名称 3、压型金属板安装应平整、顺直,板面不应有施工残留物和污物。檐口和墙面下端应呈直线,不应有未处理的错钻孔洞。 4、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中规定: 项目 檐口与屋脊的平行度 屋面 压型金属板波纹线对屋脊的垂直度 檐口相邻两块压型金属板端部错位 压型金属板卷边板件最大波浪高 墙板波纹线的垂直度 墙面 墙板包角板的垂直度 相邻两块压型金属板的下端错位 允许偏差(mm) 12.0 L/800,且不应大于25.0 6.0 4.0 H/800,且不应大于25.0 H/800,且不应大于25.0 6.0 注:1.L为屋面半坡或单坡长度;2、H为墙面高度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1.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当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环境温度宜5~38℃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涂装时构件表面不应有结露;涂装后4h内应保护免受雨淋。 2、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处理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 3、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μm,室内应为125μm,其允许偏差为-25μm。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 -5μm。 4、构件表面不应误涂、漏涂,涂层不应脱皮和返锈等。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 5、当钢结构在有腐蚀介质环境或外露且设计有要求时,应进行涂层附着力测试,在检测处范围内,当涂层完整程度达到70%一上时,涂层附着力达到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6、涂装完成后,构件的标志、标记和编号应清晰完整。 钢结构涂装工程 交底日期 生产班组名称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签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