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
医师交记录规范(参照)
1.封面注明医师交记录本、病区名称、记录起始和终止日期,例如血液内科一病区医师交记录本,2007年6月5日至7月20日 2.每日由值班医师书写值班交接记录(每日原则上不少于一页)。记录内容如下: ⑴值班交接日期和时间(书写早晨时的日期和时间) ⑵病区住院患者数、新入院患者数、病危患者数和当日手术患者数 医师交记录本(各病区必设) ⑶新入院患者:书写患者姓名、床号和住院号、入院情况、初步诊断、观察注意事项和病情变化 ⑷病危患者:书写患者姓名、床号和住院号、临床诊断、病危情况的变化 ⑸手术患者:书写患者姓名、床号和住院号,术后诊断、术后病情变化 ⑹值班期间病情变化进行处置患者:书写患者姓名、床号和住院号、临床诊断、病情变化及诊治结果 4.和医师签名:进修实习医师书写的值班交接记录有本院医师签名 5.病区医师交记录在病区内保存一年
184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规范(参照)
1.封面注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病区名称,记录起始和终止月份。例如消化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 2.每周或隔周对病区的疑难或危重病例进行讨论,参加医师可为本病区、邀请的本院或外院医师。记录内容如下: 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和住院号,讨论日期、时间、地点,主持和参加讨论医师的姓名和职称 疑难危重病例 讨论记录本 (各病区必设) ⑵经治医师汇报的病情摘要和请求讨论的理由,不能仅写详见住院病历 ⑶分段记录每位医师的诊疗意见:每段起始处标明医师的姓名和职称,内容应简明扼要和条理化,不得仅记录为同意其他医师意见。发表讨论意见的医师不少于三位 ⑷主持医师总结发言或综合讨论意见(达成共识的诊断治疗意见和建议),起始处标明主持讨论医师的姓名、职称和职务,并在括号内标明综合讨论意见 4.记录者和主管或主持医师签名并注明职称 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在病区内保存二年
185
术前讨论记录规范(参照)
1.每个病区有术前讨论记录本,封面注明术前讨论记录本、病区名称、记录起始和终止日期。例如心外科术前讨论记录本,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 2.每周或隔周对病区的手术患者于手术前进行讨论,参加医师可为本病区、邀请的本院或外院医师。记录内容如下: 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和住院号,讨论日期、时间、地点,主持和参加讨论医师的姓名和职称 ⑵经治医师汇报的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不能仅写详术前讨论记录本 见住院病历 (手术科室必设) ⑶分段记录每位医师的诊疗意见:每段起始处标明医师的姓名和职称,内容应简明扼要和条理化,不得仅记录为同意其他医师意见。发表讨论意见的医师不少于三位 ⑷主持医师总结发言或综合讨论意见(达成共识的术前诊断、手术方案、手术中可能出现意外的防范措施),起始处标明主持讨论医师的姓名、职称和职务,并在括号内标明综合讨论意见 4.记录者和主管或主持医师签名并注明职称。术前讨论记录在病区内保存二年 5.一类和二类手术须进行术前讨论,三类和四类手术应经治医师要求可进行讨论
186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规范(参照)
1.封面注明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病区名称、记录起始和终止日期。例如心内科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 2.对病区的死亡病例(包括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者)在患者死亡一周内进行讨论;参加医师可为本病区、邀请的本院或外院医师;当月无患者死亡时应标明本月无死亡病例。记录内容如下: 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和住院号,讨论日期、时间、地点,主持和参加讨论医师的姓名和职称 ⑵经治医师汇报的病情摘要、临床诊断、诊疗抢救及死亡经过、死亡诊断和死亡原因,不能仅写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各病区必设) 详见住院病历 ⑶分段记录每位医师的诊疗意见:每段起始处标明医师的姓名和职称,内容应简明扼要和条理化,不得仅记录为同意其他医师意见。发表讨论意见的医师不少于三位 ⑷主持医师总结发言或综合讨论意见(达成共识的死亡诊断和死亡原因),起始处标明主持讨论医师的姓名、职称和职务,并在括号内标明综合讨论意见 4.记录者和主管或主持医师签名并注明职称。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在病区内保存二年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