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设集合A1,2,3,集合B3,4,则AB_______.2.不等式
x10的解集是________.x23.已知复数z满足(z2)i1(i是虚数单位),则z________4.设函数f(x)11的反函数为f1(x),则f(2)________x15.点(0,0)到直线xy2的距离是________6.计算:lim123n________
nn(n2)7.若关于x、y的方程组4x6y1无解,则实数a________
ax3y28.用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_________.9.若(2a2b3)n的展开式中有一项为ma4b12,则m__________.
22xy10.设O为坐标原点,直线xa与双曲线C:221(a0,b0)的两条渐
ab近线分别交于D、E两点,若△ODE的面积为1,则双曲线C的焦距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1.已知函数yf(x),对任意xR,都有f(x2)f(x)k(k为常数),且当
x[0,2]时,f(x)x21,则f(2021)________
12.已知点D为圆O:x2y24的弦MN的中点,点A的坐标为(1,0),且
AMAN1,则OAOD的范围是_____.
二、单选题
13.若a0b,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A.
11abB.abC.a2b2D.a3b314.正方体上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PQ与RS异面的图形是
试卷第1页,总4页
( )
A.B.
C.
D.
15.设an为等比数列,则“对于任意的mN,am2am”是“an为递增数列”的
*( )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16.设函数yfx的定义域是R,对于以下四个命题:(1) 若yfx是奇函数,则yffx也是奇函数;fx也是周期函数;
fx也是单调递减函数;
(2) 若yfx是周期函数,则yf(3) 若yfx是单调递减函数,则yf(4) 若函数yfx存在反函数yf1x,且函数yfxf1x有零点,则
试卷第2页,总4页
函数yfxx也有零点.其中正确的命题共有A.1个三、解答题
17.如图,已知AB平面BCD,BCCD,AD与平面BCD所成角为30 ,且
B.2个
C.3个
D.4个
ABBC21求三棱锥ABCD的体积;
2设M为BD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D与CM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
表示)
18.已知函数f(x)1sin2x3cos2x.2(1)求函数yf(x)的最小正周期;
(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锐角A满足
13C,,c2,求ABC的面积.f(A)6219.研究表明:在一节40分钟的网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指数y与听课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当x[0,16]时,曲线是二次函数图像的一部分;当
x[16,40]时,曲线是函数y80log0.8(xa)图像的一部分,当学生的注意力指数
不高于68时,称学生处于“欠佳听课状态”.
试卷第3页,总4页
(1)求函数yf(x)的解析式;
(2)在一节40分钟的网课中,学生处于“欠佳听课状态”的时间有多长?(精确到1分钟)
x220.已知椭圆:y2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P为直线x4上的动点,直
4线PA与椭圆的另一交点为C,直线PB与椭圆的另一交点为D.(1)若点C的坐标为(0,1),求点P的坐标;
(2)若点P的坐标为(4,1),求以BD为直径的圆的方程;(3)求证:直线CD过定点.
21.对于数列{an},若从第二项起的每一项均大于该项之前的所有项的和,则称{an}为P数列.
(1)若数列1,2,x,8是P数列,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2)设数列a1,a2,a3,,a10是首项为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若该数列是P数列,求d的取值范围;
(3)设无穷数列{an}是首项为a、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有穷数列{bn}、{cn}是从{an}中取出部分项按原来的顺序所组成的不同数列,其所有项和分别记为T1、T2,求证:当a0且T1T2时,数列an不是P数列.
试卷第4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
1.3【分析】
利用交集的定义可计算出集合AB.【详解】
集合A1,2,3,集合B3,4,因此,AB3.
故答案为:3.【点睛】
本题考查交集的计算,熟悉交集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x2x1【分析】
将分式不等式化为整式不等式,利用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即可求得结果.【详解】
x10x1x202x1.x2故答案为:{x|2x1}【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转化的思想.属于基础题.3.2i【分析】
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即可求解.【详解】
因为(z2)i1,所以z22i,所以z2i.故答案为:2i.4.1i12【分析】
11令y2,求得x,结合反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f(2)的值.
2【详解】
答案第1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由题意,函数f(x)故答案为:5.2【分析】
11112,解得x,即f1(2).,令y2,即
2x1x121.2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详解】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d22.2故答案为:26.
12【分析】
直接利用极限和等差数列的求和的应用求出结果.【详解】解:lim123nn(n1)n11limlim.
nn2n(n2)n2(n2)n(n2)212故答案为:7.2【分析】
先由方程无解判断平面内对应的两条直线平行,再利用平行关系列行列式计算参数即可.【详解】
4x6y1yx由题意关于、的方程组无解,即直线4x6y1和直线ax3y2平行,
ax3y2故D46126a0,所以a2,
a3此时直线ax3y2即4x6y4,确实与4x6y1平行,故满足题意,所以实数
a2.
故答案为:-2.
答案第2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8.48【分析】
先分析百位数再分析个位数求解即可.【详解】
由题,百位不能为0,且个位为奇数.当百位为1,3,5其中一个时,奇数的个数为32424个.当百位为2,4其中一个时, 奇数的个数为23424.故共有242448个奇数.故答案为:48【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分步计数原理解决特殊位置类的排列问题,属于基础题.9.60【分析】
根据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得出(2a2b3)n的展开式的第r1项,求出a4b12的系数,即可得出结果.【详解】
因为(2a2b3)n展开式的第r1项为Tr1Cn2rnra2n2rb3r,
2n2r4n2令,解得,则mC6260.3r12r4故答案为:60.【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指定项的系数,熟记二项式定理即可,属于基础题型.10.22【分析】
由题可得D(a,b),E(a,b),利用△ODE的面积可得ab1,根据c2a2b2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详解】
bx,所以D(a,b),E(a,b),a1因为ODE的面积为1,所以a2b1,即ab1,
2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答案第3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因为c2a2b2,所以2c2a2b222ab22,当且仅当ab1时等号成立,即双曲线的焦距的最小值为22.故答案为:22.11.2【分析】
由任意xR,都有f(x2)f(x)k,推得fx的周期为4,结合周期,即可求解.【详解】
因为对任意xR,都有f(x2)f(x)k为常数,可得f(x4)f(x2)k,从而f(x4)f(x),即fx的周期为4,所以f(2021)f(50541)f(1),又因为当x[0,2]时,f(x)x21,则f12,即f(2021)2故答案为:2.12.1,2【分析】
222设Dx,y,AMANADDNAD4ODADOD41,利用向量
22219模的坐标运算求出点D的轨迹方程为xy2,由OAODx,根据点D的轨
24迹方程即可求解.【详解】
设Dx,y,AMANADDMADDNADDNADDN2222ADDNAD4ODADOD41,
222ADx1,y,ODx,y ,
x1y2x2y25,即x2xy22,
2答案第4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9xy2,所以 OAODx.
240为圆心,因为D的轨迹是以,所以x的取值范围为
2123为半径的圆21313x,即1x2 2222则OAOD的范围是1,2故答案为:1,2【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运算,圆的轨迹方程,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AMAN1,将问题转化为AMANADOD41,进而求得D的轨迹方程,进一步将问题转化为D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问题求解.13.D【解析】∵a0b∴设a1,b1代入可知A,B,C均不正确
对于D,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正确故选D14.B【分析】
A. 根据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判断 RS//PQ即可;B.根据点P、Q、
22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判断RS//平面A1ABB1,PQ与 B1B相交即可.C.根据点P、
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判断PR//SQ,PRSQ即可.D.根据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判断P,Q,R,S四点共面即可.【详解】A. 如图:
答案第5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RS//A1C1,PQ//AC 又A1C1//AC,所以
RS//PQ,所以直线PQ与RS不是异面直线;
B. 如图:
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RS//B1B RS 平面A1ABB1,又B1B平面A1ABB1, 所以RS//平面A1ABB1,PQ与 B1B相交,所以直线PQ与RS是异面直线;C. 如图:
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PR//AC,SQ//AC ,所以PR//SQ,又
答案第6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PRSQ,所以 RS//PQ,所以直线PQ与RS相交,不是异面直线;
D. 如图:
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PS//A1B,RQ//D1C ,又A1B//D1C,所以 PS//RQ,所以P,Q,R,S四点共面,所以直线PQ与RS不是异面直线;故选:B15.C【分析】
*10 .可得:对于任意的mN,am2am ,即amq﹣2am>0am<0,,任意22q1>0q1<0的mN*,解出即可判断出结论.【详解】
*10.解:对于任意的mN,am2am,即amq﹣2∴am>0am<0,,任意的mN*,22q1>0q1<0am>0am<0∴.,或q>10<q<1∴“an为递增数列”,反之也成立.
∴“对于任意的mN,am2am”是“an为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
*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单调性,充分必要条件,是基础题.
答案第7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6.B【详解】
(1)若yfx是奇函数,则fxfx,∴ffxffxffx也是奇函数,正确;(2) 若yfx是周期函数,则fxTfx,
ffxTffx也是周期函数,正确;(3)若yfx是单调递减函数,根据“同
增异减”的原则,可得yf存在反函数yf1fx也是单调递增函数,故(3)不正确;(4) 若函数yfxx,且函数yfxf1x有零点,即yfx的图象与
yf1x的图象有交点,而yfx的图象与yf1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但是这些交点可能只是关于直线yx对称,函数yfxx不一定有零点,比如函数yB.17.(1)1x1,满足题意,但是函数yfxx没有零点,即(4)不正确;故选x423 (2)arccos63【分析】
(1)由AB平面BCD,得到CD平面ABC,由此利用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2)以C为原点,CD为x轴,CB为y轴,过C作平面BCD的垂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异面直线AD与CM所成角的大小.【详解】
(1)如图所示,因为AB平面BCD,
所以ABCD,又BCCD,所以CD平面ABC,
因为AB平面BCD,AD与平面BCD所成角为30,故ADB30,又由ABBC2,可得AD4,AC22,所以BD16423,CD所以VABCD(23)22222,111142.SBCDABBCCDAB222233263答案第8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以C为原点,CD为x轴,CB为y轴,过C作平面BCD的垂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2,2),D(22,0,0),C(0,0,0),B(0,2,0),M(2,1,0),可得AD(22,2,2),CM(2,1,0),
ADCM23,设异面直线AD与CM所成角为,则cos3ADCM所以异面直线AD与CM所成角为arccos3.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棱锥的体积的计算,以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同时对于立体几何中角的计算问题,往往可以利用空间向量法,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解,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8.(1);(2)31.【分析】
(1)先利用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函数yf(x)化为基本三角函数形式,再利用周期公式计算即可;
(2)先利用已知条件结合角的范围求角A,再利用正弦定理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求a和sinB,最后代入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f(x)111cos2xsin2x3cos2xsin2x322221333;sin2xcos2xsin(2x),所以最小正周期T222232答案第9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因为f(A)sin(2A)π3π1313,所以sin(2A),3222又A为锐角,即A0,又C22A,,所以3233A2A,所以,得,436acπ,c2,由正弦定理得,解得a22,6sinAsinC62ππ,
446而ABC,故sinBsin(AC)sin所以ABC的面积S【点睛】思路点睛:
1162acsinB22231.224解决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相关问题时,通常要结合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先将函数化为yAsinωxφ的形式,再依题意计算其他量即可.
12(x12)84,x(0,16]19.(1)f(x)4;(2)14分钟.
log0.8(x15)80,x(16,40]【分析】
(1)根据题意,分别求得x(0,16]和x(16,40]上的解析式,即可求解;(2)当x(0,16]和x(16,40]时,令f(x)68,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即可求解.【详解】
(1)当x(0,16]时,设函数f(x)b(x12)284(b0),因为f(16)b(1612)28480,所以b当x(16,40]时,f(x)log0.8(xa)80,
由f(16)log0.8(16a)8080,解得a15,所以f(x)log0.8(x15)80,
11,所以f(x)(x12)284,4412(x12)84,x(0,16].综上,函数的解析式为f(x)4log0.8(x15)80,x(16,40]答案第10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当x(0,16]时,令f(x)(x12)28468,即(x12)2,解得x4或x20(舍去),所以x[0,4],
当x(16,40]时,令f(x)log0.8(x15)8068,得x150.81229.6,所以x[30,40],所以学生处于“欠佳听课状态”的时间长为40403014分钟.
141520.(1)P(4,3);(2)(x1)2y;(3)证明见解析.
24【分析】
(1)首先求直线AC的方程,再令x4求点P的坐标;(2)首先求直线PB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求点D的坐标,直接写出以BD为直径的圆的方程;(3)首先设P(4,t),分别写出直线PA,PB的方程,并求点C,D的坐标,定点设为E(m,0),则C,E,D三点共线,列方程求定点坐标.【详解】
(1)因为A(2,0),C(0,1),所以直线PA的方程为y令x4,得y3,所以P(4,3);
(2)因为A(2,0),B(2,0),P(4,1),所以直线PB的方程为y21x1,21(x2),2x2y2141由得x22x0,所以xD0,yD(xD2)1,
2y1(x2)215所以以BD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2)xy(y1)0,即(x1)y;
2422(3)设P(4,t),因为A(2,0),B(2,0),直线PA的方程为yt(x2),6x2y214由得(t29)x24t2x4t2360,yt(x2)6答案第11页,总1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4t2362t218由韦达定理得2xc2,所以xc,
t9t29所以yCtt6t(xC2)2,同理,直线PB的方程为y(x2),6t92x2y214由得(t21)x24t2x4t240,yt(x2)2t2t4t242t22由韦达定理得2xD2,所以xD2,所以yD(xD2)2,
2t1t1t1由椭圆的对称性知这样的定点在x轴上,设为E(m,0),则C,E,D三点共线,
2t2182t226t2tm,2,EDm,所以EC22共线,2t9t1t9t12t2182t2t226tm2m所以222恒成立,
t9t1t1t9整理得(4m4)t212m120恒成立,所以m1,故直线CD过定点(1,0).【点睛】
求解直线过定点问题的基本思路:1、把直线或曲线方程中的变量
当作常数看待,既然过定点,那么这个方程就要对任意
的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所确
参数都成立,这时参数的系数就要全部为零,得到一个关于定的就是直线或曲线过定点;
2、由直线方程确定定点,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则可根据方程的形式,判定直线过定点问题.
21.(1)3x5;(2)0,【分析】
(1)由P数列的性质建立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2)先求数列的前n项和,再由Snan1对n1,2,3,9成立,整理Snan1为n的二次不等式,关于n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小于0即可求解.(3)反证法,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第12页,总13页
8;(3)证明见解析.27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详解】
解:(1)由题意得x12,所以3x5;
812x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3x5.
(2)由题意得,该数列的前n项和为Snnn(n1)d,an11nd,2由数列a1,a2,a3,,a10是P数列,得a2S1a1,故公差d0,
Snan1d23n1dn10对满足n1,2,3,9的所有n都成立,22则
d2838991d10,解得d,所以d的取值范围是0,;227227(3)若an是P数列,则aS1a2aq,
qn1因为a0,所以q1,又由an1Sn对所有n都成立,得aqa恒成立,
q1n111即2q恒成立,因为0,lim0,故2q0,所以q2,
nqqq若bn中的每一项都在cn中,则由这两数列是不同数列可知T1T2,若cn中的每一项都在bn中,同理可得T1>T2,
若bn中至少有一项不在cn中,且cn中至少有一项不在bn中,
nnn,cn是将bn,cn中的公共项去掉之后剩余项依次构成的数列,设bn,cn中的最大项在bn中,设为am(m2),它们的所有项之和分别为T1,T2,不妨设bn则T2a1a2am1amT1,故总有T2T1与T2T1矛盾,故假设错误,原命题正确.【点睛】
关键点点睛:(1)(2)小题都由P数列的性质建立不等式组确定待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只是(2)题中需转化为关于n的二次不等式恒成立,进一步需转化为关于n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小于0求解;(3)题根据“正难则反”的原则,考虑使用反证法,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第13页,总1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