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装 实 验 报 告
院 系:通信与信息工程
专业班级:电科1103班
姓 名:徐鹏飞 时 间:2012/10/08—2012/10/19
实验一:焊接练习
1、
实习内容:
1、学习使用电烙铁,拆解旧的电路板; 2、学习焊接新的电路板;
3. 熟练掌握电烙铁焊接各电子元件的基本方法。
2、 实习器材及介绍:
1、电烙铁: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烙铁头、加热器、手柄及电源线。
2、焊锡丝:铅锡合金是良导体且其熔点较低,易于熔化,在助焊剂的帮助下可以较好的把两个金属导体焊接在一起。
3、印制电路板:在硬质塑料上印制有铜制电路,可以将一些电子元件焊接在其上以使整个电路导通。
4、铜丝:被塑料包裹的铜丝,焊接前应先用剥线钳去掉塑料外层。 5、镊子:在焊接室稳定粗铜丝或在解焊时使用。 6、斜口钳:用于剥掉铜丝的塑料外层。
3、 原理简述:
烙铁分为内热式和外热式。内热式烙铁功率小,热量集中,适用于一般元器件的焊接,功率在20W—40W之间;外热式烙铁适用于大面积焊接,功率大,在20W—100W之间。在电子设备中多用20W—60W。
焊接时,烙铁尖上常常有污物,要用湿海绵或湿布擦拭,随时保持尖部吃锡良好,以保证焊接效果。
烙铁头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会氧化得很快,这种氧化作用,会变成隔热层,严重地阻碍热量从烙铁尖传到被焊区的表面。清理办法是将烙铁头在有松香的烙铁板上轻轻地摩擦,并随时镀锡,直到烙铁尖上涂上一层薄焊锡为止,再将其头部的污物擦掉即可。
电烙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烙铁头温度(室温220V电压)升至300℃—400℃,其热量足以将焊锡丝完全熔化,变成液态锡水,再与电路板上
的铜箔紧密结合形成牢固的焊点。
4、 实习步骤:
1、准备施焊: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焊接部位的清洁处理,元器件安装及烙铁、焊锡丝及其它工具的准备。左手拿焊锡丝,右手握电烙铁。
2、送入烙铁:将电烙铁以45度左右夹角与焊盘接触放在需焊接的部位,注意最好不要长时间触到焊盘,焊盘在高温下很容易掉落。 3、送入焊丝:将焊锡丝送入需焊接部位。
4、移开焊丝:当焊丝融化一定量后,立即移开焊丝。注意把握焊锡的量,不同的元件需要的焊锡量不一样,注意把握!!
5、移开焊铁:焊锡渡润焊盘或焊件的需焊接部位后,移开烙铁。
五、 实习小结及心得:
通过两周的实习,我基本掌握了焊接的基本方法。虽然曾经接触过,但,毕竟是我第一次操作。对它还不甚了解,刚开始焊的很慢,而且也不太美观。但是凡事都是熟能生巧,在不断的练习之后,我发现我的焊接技术进步了不少,而且从中也找到了不少的窍门。看着自己的成果还是比较高兴的。通过练习我体会到,不是你加锡就能美观,锡不在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焊点。焊接练习是对我们下一步的实验的训练和考验。是为了电话机与收音机的芯片焊接练习做准备,从这个练习中我基本掌握了焊接的技巧,可以熟练使用电烙铁进行工作。虽然说不用做什么脑力工作,但有一点很重要------细心。烙铁头具有很高的温度,稍不细心便会烫到自己,同时也很容易烫坏元件与焊点,没有什么事情是不付出努力就可以成功的。焊接练习也一样必须建立在认真反复的练习之上才可以做好。
实验二:组装收音机
1、 实习内容:
1、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对印制电路板有一定的认识; 2、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2、工具箱:工具箱内装有斜口钳、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焊锡丝:由于锡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扩散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数字万用表:用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二极管、三极管及电容 5、两节5号电池
6、收音机元件如下表:
S-205T收音机元件清单目录表 件号 名称及数量 件号 名称及数量 R2 150Ω 1只 R4 R6 220Ω2只 R1 R5 R8 2.2K 3只 R3 100K 1只 R7(可调) 带S2 24K 1只 CO CBM 443四联 1只 C3 C7 3P 2只 C11 C12 0.01μ 2只 C2 C4 30P 2只 C8 180P 1只 C6 C14 C21 0.047μ 3只 C17 C18 0.022μ 2只 C22(独石) 0.1μ1只 C16 C19 10μ 2只 C9 C15 4.7μ 2只 C20 C23 220μ 2只 L2(FM) 0.47,6圈1只 L3-1(AM) 天线线圈1只 L4(FM) 0.60,7圈1只 L5(FM) 0.47,6圈1只 L6(滤波) 100μH 1只 B1(AM) ML7B-19红1只 CF1 465B 1只 B2(FM) TF7B-12C黄1只 CF2(3脚) 10.7MHZ 1只 CF3(2脚) 10.7MHZ 1只 IC CD1691 1只 Y1喇叭 Φ57 1只 LED(3V) Φ3发光管1只 L3-2 AM磁棒1根 ANT 拉杆天线一根 焊片 Φ3 1片 S1 波段开关1只 HF 耳机插座1只 PDB 线路板1块 网罩 1张 提带 12.5CM 1根 电池正 正极片1片 负极簧 螺钉 1.6×5 1只2.5×4 1负极簧片1片 3片 6只 只 连接簧片1片 2.5×5 3只 自攻2.5×6 1只 短路线2j1 5 1根 跨接塑线(CM) 根(MM) j2 6 1根 A-A’ 6.5黄色1根 塑料机壳 P1-ANT 10白色1根 1 磁棒支架 2调谐轮 P23-喇叭 10绿色2根 3音量轮 4刻度盘 P4-电池正 10红色1根 5中框 6后盖 P3-电池负 10黑色1根 说明书 1张 7.FM空心线圈孔径(mm):L2——5.0,L4——6.4,L5——4.0(最小);L4、L5可用磁性线圈。R7由FM增益调整,例如冬天将R7增加到47k,FM增益下降,背景噪声也相应减小。R1可调整AM变频增益,夏天雨季本振回路不起振时,可将R1增加到3k。B、C为测试点,B为中频输入点,C为IC的23脚解调后的音
频输出点。
三、原理简述:
1.收音机的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采用固定调谐的中频放大器,由调谐输入回路、变频器、中频放大器和检波电路组成。首先从广播电台传来的高频信号要经过调谐输入电路选择。被选出来的信号,才能送到晶体管放大。接着信号通过变频器。变频器包括混频和本机振荡两部分。收音机中固定中频信号是在混频器中产生的。在混频管的基极回路中加有两个高频信号源:一个是外来的高频调幅信号;另一个是本机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信号。它们在基极—发射极回路中实现混频,经过三极管放大产生了各种频率的信号电流,选出有用的,其中差频分量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中频信号。这个信号由中频谐振回路选出,并经耦合到下级放大。中频放大器是一种选频、共发射极变压器耦合电路。变频管的输出信号,经中频变压器的选择,将其中的中频成分由次级绕阻经过电容器到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形成输入信号,经基极和发射极放大后的输出信号,再经过中频变压器的选择,有次级绕阻输出。中频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是载波频率为465KHZ的调谐波,必须经过检波,从中频调幅信号中解调出音频信号。这个过程需要用到检波器。它是二极管,它的输入电路是中放级输出端中频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是单向脉动电流,由音频信号、直流信号、高频电流组成。通过检波的信号经过喇叭将信号传入人耳中。这样收音机的一个循环回路就形成了。2.AM 工作原理:(如下图)
中波广播信号520-1620KHZ,通过L3与C0-1组成的输入回路选择后,送到CD1691BM集成电路(IC)10脚,与本振信号混频.本振信号是由IC内电路与5脚外接B1、C8、C0-2构成本振回路产生的。混频后IC14脚输出各种组合信号,由B2和CF1组成455KHZ中频选频回路,将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455KHZ),然后从IC16脚输入到中频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检波回路,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送入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输出,由C23耦合到喇叭上。从IC23内输出另一路与外接C16送入IC22脚内AGC电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
3.FM工作原理:(如下图)
调频信号—108MHZ从ANT拉杆天线输入,经C2耦合到L2与C3组成的预选输入回路,得到—108MHZ范围的选择,再经C4到IC12脚。将预选的调频波信号得到高频放大,由L4,C0-3组成选频回路,选择接受FM~108MK调频电台节目。FM本振回路由L5、C0-4组成。C0-3和C0-4是同轴可变电容器,目的是本振信号频率跟随FM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始终相差10.7MHZ。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组合由陶瓷滤波器CF2选择,使得FM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10.7MHZ),再输入IC17脚进行中频放大,又经过鉴频回路的附加回路CF3,将音频信号解调下来,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后,输出到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经C23耦合到喇叭上。鉴频输出的10.7MHZ偏移,通过IC内部AFC回路,到IC21脚输出,通过C15,R3送入IC16脚来实现的。
调幅收音机原理图 AM天线
输入回路 混频 中放1 中放2 检波 音频放大
机机振荡 AGC自动频率控制 FM工作波形:
输入信号 混频
四、实习步骤:
1、收音机的组装
1) 元器件的检测 : 装机之前,对照元件清单目录表检察元件是否齐全,看看有没有遗漏或损坏的元件.
2) 元器件的安装 : 先将电阻、电容、电感等小器件焊接好,然后再把大一些的四联、中周、滤波器焊接在指定位置,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极性以及三极管的管脚,防止插错。
3) 将电位器、耳机插孔安装在指定位置,并用烙铁焊好。要注意使电位器处于一个平面内。
4) 最后将扬声器和电源线焊好。
5) 安装焊接完毕后,仔细对照电路图核对每个元器件位置和引线极性,另外还要注意有无搭锡的地方。 2、收音机的调试 1) 调幅(AM)部分
a中频: 将中波天线线圈拉倒磁棒边缘,用蜡或牙签初步封住,可以收听中波电,调试 TF7B-12C黄色中周,以调到最响、最清晰为止。 b覆盖: 对准当地电台,调试低端覆盖(红色中振),高端覆盖(调C0-2微调)反复两次。
c统调: 寻找当地600kHz附近电台,天线线圈调到最佳位置,寻找当地1500kHz附近电台,调C0-1之微调到最佳位置,反复两次。 2) 调频(FM)部分
a中频:将收音机转到低端,再将10.7M高频信号输出探头夹在CF2滤波器上,应听到清晰且较响亮的1KM声音。
b覆盖: 对准当地低端电台(对刻度)调L5,对准当地高端电台调C0-4微调,反复两次。
c统调:先找当地90MHz附近电台调L4,再找当地105MHz附近高端电台调C0-3
微调,反复两次,最后一定要将L4、L5用高频蜡牢固地封住,否则易产生机
振。
芯片各个管脚测量值如下表
5、
实习小结及心得:
经过一天半的焊接练习再有以前的焊接小经验,元器件的焊接基本没什么大的问题。按老师的指导,先焊接芯片CD1691,芯片是最难焊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芯片的管脚间距很小,一定不要将相互之间的管脚焊到一起了。将芯片贴紧后把涂锡一端的焊锡用烙铁往芯片管脚上拉。这样焊锡既不会把两个管脚沾上而且芯片也贴得很紧。在后来的故障检查时芯片一直都很正常。
通过这次对收音机的学习和装配,也让我学会了处理收音机故障的方法,有故障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检查时要按先后顺序,一般应先检查芯片在检查其他的部分,检查时一定要有耐心,一次可能检查不出来。若实在检查不出问题所在可请教老师和同学,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不过听着自己焊接好的收音机的声音的确不错。我收获很多。
实验三、电话机的组装
1、
实习内容:
1、拆解旧电话机;
2、利用旧器件和新电路板组装电话机使其正常工作;
3、测量相关数据,通过拆装电话对其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进行学习。
2、 实习器材及介绍:
1、旧话机一部:拆卸其元器件用于新的电路板进行组装。
2、新PCB一块:作为焊接电路的载体,集成块底座一个——焊接主要的元件。 3、电烙铁,焊锡丝,工具箱等。
4、数字万用表:用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二极管、三极管及电容。 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m 0.49 Fm 0.16 脚 15 Am 0 Fm 1.37 2.77 2.40 16 1.55 1.55 0 1.00 1.02 0 1.34 1.32 19 1.39 1.21 20 1.34 1.33 21 1.34 1.33 22 1.34 1.33 23 1.0 34 1.0 33 24 25 0 0 0.0 37 26 27 0.23 0.58 28 17 18 0 0 1.0 43 0.0 91 0.0 88 1.38 1.04 1.31 1.50 1.0 30 1.0 61 2.73 2.80 3.15 3.14 1.50 2 1.50 3 5、电话线一截:使电话与交换机连接起来。
3、 原理简述:
按键电话机主要由叉簧、振铃电路、极性保护电路、拨号电路、通话电路、和手柄组成。其电路组成如下:
1、振铃电路的工作原理
振铃电路由整流电路和振荡电路组成,振铃电压是25Hz的交流电压,而电子器件需要确定的直流电压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首先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供给可产生两种不同频率的振荡器使用。线路送来的25Hz的交流振铃电压送到整流电路,经整流、滤波后变成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把此直流电压加到振荡电路上,振荡器振荡,由功率输出极输出交替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压驱动动圈式扬声器或压电陶瓷式扬声器发出悦耳的声音。电容C是隔直电容,它把线路上的直流电压同振铃电路隔开,只允许交流振铃电压通过。 2、极性保护电路工作原理
电子电话机的拨号电路和通话电路都是由集成电路、晶体管和各种电子元件成。为了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必须保证。合适的工作电压。而且供V1 V2电电压的极性应该是固定的。因此,利用下图所示电路来实现这种要求。图中的V1。
V2。V3和V4是二极管,拨号和通话电路是负载(用RL表示)。当a,b端加上a正,b负的电压时,V1、V4随反向电压而截止,V2、V3承
受正向电压而导通。电流流向为:a→ V2 → RL→V3 → b。此时,c点为正,d点为负。当a,b端加a负,b正的电压时,V2。V3因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V1。V4承受正向电压而导通。此时,C点为正,D点为负。电流流向为:b→ V4→ RL→V1 →a。
3、拨号电路
组装的电话机有脉冲/音频兼容拨号系统,可以自由选择。双音多频拨号方式中的双音频是指用两个特定的单音频信号的组合来代表数字或功能。两个单音频的频率不同,所代表的数字和功能也不同。而脉冲拨号方式是按一定的断/续比和速率来断、续电话线的环路而发出脉冲信号的。当拿起听筒听到拨号音,完成拨号后,环路电流由通话电路转移到脉冲开关电路中,经一系列电路发出所按号码,一串脉冲完后,又回到通话状态,这样转换直到脉冲数达到交换机所要求的个数。4、通话电路
直流通路:用户摘机后,交换机供出的直流电流通过V1的偏置电阻R5给V1
提供偏流,使V1导通,环路电流的绝大部分经V1集电极,射极和电阻R4流回交换机的电源负极。在摘机的同时,环路电流的一小部分(2mA左右)经R6给电容R4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稳压二极管V2的稳压值时,次电压就稳定在此值上,这个稳定的电压VDD给发放大器和接受放大器提供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的放大状态。
送话通路:对着话筒讲话时,送话器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发送放大器放大后,经C5耦合到V1放大管的基极,经V1放大后按图中所示的方向分两路送出:一路经R1、R2、C1和R3形成回路;另一路经外线路 交换机的绳路 对端话机 交换机 绳路 外线路 R4,最后回到V1。由前述可知,当由R3、R4、ZB、ZL’组成电桥处于平衡时,送入接收放大器的信号近似为零,从而达到消侧音的目的。
受话通路:对端电话机送过来的话音电流(见电路图)流过R1 R2||C2 R3 R4,再流回对端话机。话音电流在R3和R4上产生电压加到接收放大器的输 入端,此电压经接收放大器放大后经C3 驱动受话器发出声音。(电路如图)
4、
实习步骤:
1、首先检查所发的电话机有没有问题,能不能正常与他人通话。如果能够的
电 话,就可以拆除电话,进行下面的步骤。拆开电话时,清楚线如何连接到PCB上,防止将来焊接时将线焊错,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排线的接法。 2. 按步骤将原PCB上的各个元件依次焊下,每取下来一个零件,检查该元件是否为该位置应该插入的元件,并检查该元件是否完好,卸下一个焊接一个。 3. 焊接完毕后,调试电话机,至其能正常工作后,测量各个三极管个针脚以及IC各针脚的电压,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 数据记录:
1.摘机电压:9.79v ;挂机电压:48.96v
2、振铃电路(IC1、参考点IC1第2脚) 单位:v 管 1 2 3 4 5 6 7 8 脚 压 状 态 挂机 0.40 振铃 1.08 0.00 0.00 0.00 0.31 0.00 0.18 0.53 0.23 0.07 0.18 0.45 0.54 0.49 0.33 3.拨号集成电路(IC2)测量(参考点IC2第8脚) 单位:V4.测 (IC2)电压(黑笔接IC2第8脚) 单位:V 引脚 电压 状态 挂机 0.01 0.01 0.21 0.06 0 2.67 0 0 2.58 2.43 0.49 0 0.04 0 0 0.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摘机 7.5 7.5 7.5 7.5 0 7.5 6.26 0 7.50 0 0. 0 0 0 0 0 4 通话电路测量,主要是个晶体管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名 V8 V9 V10 V12 V15 V18 称 电 压 Ve 摘Vb 状机 Vc 态 挂Ve 机 Vb Vc 0.00 0.58 0.00 0.00 0.09 2.75 0.19 0.17 0.14 0.17 0.17 0.01 0.00 0.04 0.11 0.00 0.17 0.17 0.07 0.65 7.48 0.00 0.01 0.03 0.02 0.04 0.00 0.02 0.04 0.00 0.16 0.76 1.41 0.00 0.00 0.02 V19 0.85 1.48 4.79 0.00 0.01 0.03 V20 0.00 0.00 0.03 0.00 0.00 0.00 V22 0.00 0.62 0.02 0.00 0.01 0.01
5、 实习小结及心得:
三人一组进行实验,一个人拆旧电路板上的元件,一个人帮忙检查,另一个人将拆下的一个一个焊接上去,这样使得实验进行的比较顺利、快速。有很多元件上的标识由于使用的次数多了而没了具体的标识,所以得认真测量。
组装比较麻烦的部分就是排线,第一次排线焊接是没焊好结果有一根短了,后重新焊接却把PCB上的焊盘给焊掉了,检查时才发现,然后不得不在电路板上接上导线。由于我们三人个人焊接时候比较细心、认真,而且焊接的比较好,后来的调试电路基本没问题。只是一些必要的器件好像坏了,调试有很大的问题。换上新元件后基本正常。就是振铃不响,L1和L2闪亮不急促,一问,结果大家都是这样。第二天,老师调好交换机结果全部正常。当时我们真的和高兴,我们成功了。
理解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比较难一点,经过老师的讲解,我已能基本理解,理解了基本原理对调试有很好的帮助。在检测电路时也好下手,所以以后尽量先弄懂实验原理。
实验四:简单印制电路板设计
一、实习内容:
1、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几个注意事项,元件的整体布局所应考虑的一些因素,会设计简单的印制电路板。 2、根据电路图,自主设计简单的印制电路板图。
二、设计要求
1、 印制电路板图大小为100mm*100mm,比例为1:1; 2 、所有元器件均匀分布;
3 、电源线(1mm) 地线略大不能过长, 焊盘直径(3mm),线拐角应为圆角,印制电路板四周要空出5mm-10mm的边框,不能使用过渡线,均用元件隔离连接。
4 、板上要有必要的标识、标记,比如:二极管的正负性、三极管的e、b、c极,输入和输出。
三、实习步骤:
1、选择电路原理图,了解电路结构与线路走向,以及特殊元器件的大致位置,初步确定整体布局;
2、画出各个元器件的大概位置,注意元器件要整齐排列。然后进行连线,注意连线不要交叉,如果连线出现交叉的时候,调整元件及一些走线,改进布局; 3、根据电路图先做简单的草图设计,画出相应的草图;
4、根据草图在坐标纸上画出印制电路板。注意电路板的一些要求,比如孔径,电阻两焊盘之间的距离等等。
四、实习小结及心得:
在进行完所有电焊实习以后,最后需要完成的是根据电路图绘制一张简单的印制电路板图。开始在草稿纸上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通过老师及同学的帮忙,绘制出了草图,让老师纠正改进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成功的绘制出了印制电路板图。本次实习使我知道了怎样根据电路图设计简单印制电路板图,懂得了一些基本的设计要求和一些设计理念,为今后的学习甚至工作打下了基础。本次电装实验我收获很多,感谢老师的教导。 本次电装实验完成,感谢老师的指导!我受益良多。
西安邮电大学电装实习过程控制及成绩鉴定表
系别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实习时间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要 求 焊接可靠、无虚焊、漏焊、脱焊点 焊点光亮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焊接 焊锡量合适、练习板均匀美观 实 习 内 容 收音机 焊点数量多 AM、FM功能齐全 收台数量多 声音洪亮、音质好、杂音小 旋钮及波段开关可靠、 调谐指示正确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 音频、脉冲拨号方式正常 送话、受话电路正常 电话机 振铃电路正常 振铃指示、电源指示正常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 实习报告 收音机、电话机原理清楚,思路清晰 图表齐全、印制电路版图设计规范 学习态度 学习纪律 实习综合成绩 指导教师: □认真 □一般 □差 □好 □一般 □差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