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号 答 案 1.2017年10月8日正式实施《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其中第十一条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不得通过公众账号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下列对该《规定》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必要的是对权利、权益的一种保护 ②在“互联网+”时代,这些管理规定与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相违背的 ③国家应该充分保护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 ④无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给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造成混乱与伤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我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公民都受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过法律规定的任何 ②所有公民在司法上平等,在实施、适用法律上平等 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各项义务 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适用范围内的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现在微博在公共服务、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上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但是微博言论必须接受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这说明
①自由是无条件的 ②自由是有条件的 ③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约束和,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④自由离不开法治,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国家互联息办公室日前公布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出,自10月1日起,各网站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于未经认证者不得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这说明
A.在网络上公民不享有言论自由 B.自由只会导致混乱和伤害 C.自由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D.自由是有的、相对的
5.习总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我国如此重视法治,是因为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的自由权利密不可分。关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相互对立,水火不容 C.相互排斥,势不两立 D.相互融合,不分彼此
6.某纺织厂200多名下岗女工,因生活困难,在未经市门允许的情况下,有组织地到市门前静坐示威,要求市出面解决工作问题和工资待遇。她们不听人员的劝阻,静坐时间长达20小时,阻碍了交通,影响了市的工作秩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她们在依法行使示威的自由权利
B.静坐示威是她们的自由权利,只要不妨碍他人就可以行使
C.她们不按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D.她们的方式和程序是合法的,但没有示威自由权利
7.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身高歧视”“职业歧视”,甚至“收入歧视”等现象。面对这些现象,要求我们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②运用刑罚严厉打击.
③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 ④树立意识,谋求最大利益.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如图,当今女性期望自己在各方面能够同男性平分“天下”,真正彰显出“半边天”的力量和风采。然而,由于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许多职场女性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在与男性竞争中处于下风。这说明平等就要 A.消除差异 B.消除歧视 C.差别对待 D.绝对平均
9.一名失去双手的顾客前往餐厅就餐,他请求餐厅服务生给予帮助。一名年轻男服务生立即坐到他的对面,面带微笑地细心喂食,全程逾半小时。这一善举被一名顾客用手机拍摄下来,并上传至网络,获得众多网友的赞赏。网友的赞赏告诉我们践行平等就要
①伸出热情的双手,主动地帮助和关心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不歧视他人 .③面对不平等可以听之任之 .④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必要时依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小林的父母下岗了,妈妈靠做钟点工贴补家用。一天,学校开家长会,妈妈来不及回家换衣服,急急忙忙穿着做清洁工的脏衣服去了学校。有几个同学在背后指指点点,小林的心里很不好受。这告诉我们
①父母工作卑微,真丢人 ②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③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平等的思想和现象 ④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河南“大头女孩”秋子,在上海求职中遭遇相貌歧视,随后她向上海相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劳动部门两次调解后,秋子获得了三年的劳动合同。这说明
①每个公民都应具有和平等的人格和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 ②法律必须保证公民得到平等和有效的保护 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要反对 ④公民可以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合法权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关于平等(公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②只有维护全社会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平等不等于平均,平等是相对的 ④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之一。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这一要求的有
①设置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 ②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 ③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④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我国某著名长跑运动员因查出服用了兴奋剂,而被取消了第一名的成绩并被禁赛两年。有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查处
A.维护了比赛的公平,是正义行为 B.会遏制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竞争 C.不利于维护运动员的自尊心 D.太过于严厉,是非正义行为
15.公平和正义就像一盏明灯,照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没有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人类将失去文明发展的动力。我们追求公平正义的意义在于
①公平正义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②公平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
③公平正义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 ④公平正义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2017年8月26日,位于上海嘉定的某楼盘开盘销售。此次开盘采用公证摇号方式确定购房顺序。市民马女士告诉记者,过去买房采用的排队方式常常因为偶然因素,排不到合适的
房源,“采用摇号方式很公平,心理上的焦虑少了”。采用摇号方式售房体现了 A.权利公平 B.规则公平 C.机会公平 D.绝对公平
17.期中考试结束后,个别班主任打算按照学生的成绩进行排位。这种做法 A.能保证每个学生应得的利益 B.能让学生感受到做人的尊严 C.有利于学生激发自己的潜能 D.是不公平的,是错误的做法
18.公平与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公平与正义的有
①批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②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③深化医疗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④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扩大养老保险试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民法总则草案在审议中多次修改“减免救助人责任”条款,最终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你认为这一条法律规定的价值是 A.唤起社会良知,鼓励人们无条件地予以救助 B.解除见义勇为者的忧虑,保护受助人合法权益
C.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 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20.《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第十六条:被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的人员报考学校或者应聘就业时,在同等条件下,学校、单位应当优先录取、录用。这一正义的规定体现了对见义勇为者的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正义制度与公平的关系是 ①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的保障 ②正义的制度能根除不公平的现象 ③没有正义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④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制度的支撑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1.维护正义需要有一颗同情心。下列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晓军给他人起绰号讥笑其生理缺陷 B.晓亮将变质的月饼送给路边的乞丐 C.晓虎热情主动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 D.晓华听见溺水者喊救命却偷偷离开
22.90后的周传金在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的进站大厅,发现一个小偷正在窃取一个女孩背包里的一部手机。周传金没有丝毫犹豫,冲了上去,左手死死抓住小偷的衣领,一边大声喊叫,一边把小偷往旁边的地铁站站务窗口拉。对此,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①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②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③有正义感的人,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④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智”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3非正义行为,是指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下列属于非正义行为的有
①爸爸醉酒驾车不听劝阻,小明及时拨打“110”报警 ②在小刚的再三请求下,小芳在考试中帮助小刚作弊 ③为帮助被欺负的朋友,小峰与小帆将小军痛打一顿 ④发现乘客遗失的钱包,出租车司机将钱包据为己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2017年9月5日,西安市雁塔分局透露,警方近日成功抓获一名杀人后潜逃十五年的犯罪嫌疑人,等待他的将是正义的审判。这说明正义 A.要求依法使受害者得到救济 B.要求依法使违法者受到惩罚
C.要求我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 D.要求我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
25.2017年9月6日上午,市公交集团领导到“正义哥”严晟工作的地方为他送上了鲜花和慰问金。几天前,一名醉酒乘客在公交车上无理取闹,抢夺正在行驶中的驾驶员的方向盘。危
急关头,严晟冲上前去全力制止醉汉的危险行为,保证了一车乘客的安全。这说明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 ②正义要求人民维护个人利益 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15分)材料一:孙某和某公司利用网络发布侵犯某死者名誉权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公众网络平台快速传播,给死者的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死者家属将孙某和该公司诉至。判决二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死者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
材料二:预计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将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将达55.9%。网络成为言论传播的一种新方式。有人认为在我国,借助网络这种自媒体,也不能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诊视自由的表现。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6分)
(2) 材料二中“借助网络这种自媒体,也不能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珍惜言论自由的表现”的观点对吗?(1分)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诊视自由?(8分)
27.(14分)材料一:我国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将“平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确定下来。
材料二: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然而,追求平等是件知易行难的事。南京一名环卫工人被狗咬伤,主人不仅没赔礼道歉,还一边殴打一边喊,“你就配扫地,你儿子也就配扫地”;某县从乡镇选拔部分优秀教师,消息一出,人们纷纷“找关系”…… (1)我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这一规定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8分)
28.(21分)材料:公平正义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临沂市教师职位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招考资格不受性别、地域,招聘笔试、面试严格按规程操作,全程电子监控。纪检部门面向全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如有违纪违规行为将进行严肃查处。据悉,来自偏远农村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刘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经考察合格,即被录用。 (1)请你分析材料中教师招聘过程是如何体现公平正义的?(9分)
(2)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是什么?(6分)
(3)从个人的角度看,我们能为维护公平正义做些什么?(6分)
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检测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B D A C A B B C A D D A C C D D D B C A D B A 26.(1)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的、相对的。必要的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2)正确。诊视自由,就要珍惜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诊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27.(1)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和法律的。
(2)①要反对。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②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④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28.(1)①面向社会公布招考信息,信息公开、透明,招考资格不受性别、地域,体现了机会公平;②严格按规程操作并接受监督,体现了规则公平;③优秀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体现了结果公平合理,参与者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体现了权利公平。
(2)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3)①我们要坚守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我们要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