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灰土施工方案

灰土施工方案

来源:保捱科技网


灰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

二、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楚州区交通局

设计单位:江苏淮安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建设监理部 施工单位: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楚州区,铁云路至237省道间,全长769.532米,灰土为4%、6%、8%和12%三类,主要用于管道、河塘、路基等的回填。

三、准备工作

1、机械准备

准备如下主要机械,并进行检查和试运行,保证机械完好率:

①挖掘机(8台)

②18-21T的三轮压路机(2台) ③YZ22振动压路机(4台) ④装载机(3台) ⑤汽车洒水车(2台) ⑥20T自卸车(20辆)

⑦铧犁(4辆) ⑧旋耕机(8辆) 2、材料准备

土: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0%,土的塑性指数在12~20之间,粉碎后的土中土块的最大尺寸不超过15mm。

石灰:依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石灰质量部低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规定的Ⅲ级消石灰或Ⅲ级生石灰的技术指标。

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有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3、人员配备

现场施工负责人1名,负责施工生产的协调工作;测量员5名,工人若干。

4、底基层的验收

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验基层,办完隐检手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具备灰土施工条件的区域分区分步验收,并要求有质量验收记录,作好资料的管理。

四、灰土的施工

1、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布土→检查布土厚度及含水量→布消石灰→路拌机拌和→检查拌和深度、松铺厚度、含水量和石灰剂量→粗平→稳压→精平→碾压成型→质量检查→洒水养生。

2、布料

a、根据用土比例和每车土量将素土或改性土按指定位置堆放,均匀卸在路床顶面,并用推土机和平地机粗平,用轻型压路机稳压一遍,检查布土厚度和含水量。

b、石灰在使用前一周充分消解,并通过10mm筛孔,用布灰机或打方格人工布灰,均匀摊平。为确保石灰土抗压强度,布灰量稍高于设计剂量。

3、拌和

a、采用路拌机反复拌和,拌和过程中应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和拌和深度,不得出现素土夹层;随时检查拌和均匀性,不允许出现花白带;土块打碎,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

b、检查松铺厚度和混合料含水量、石灰剂量,并按规定取样制备抗压试件。根据天气情况,夏天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高出1~2个百分点。

c、拌和好的混合料不得过夜,要尽快碾压成型 4、碾压

a、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整平、整形,经检查达到规定标高后再进行压实

b、用12以上压路机全宽碾压1~2遍,每次重叠1/2碾压宽度;再强振1~2次、碾压1~2次后,用三轮压路机碾压到规定压实度。一般要碾压6~8遍。

c、碾压应遵循由路边向路中、先轻后重、先下部密实后上部密实、低速行驶碾压的原则,避免出现推移、起皮、和漏压的现象。碾压程序和碾压遍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5、养生

碾压完毕即进入养生期,应做好洒水养生、保持底基层湿润,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养生期为7天。

五、质量保证措施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用dy鉴定,一般为0.93~0.95。每层压实后按规定频率做压实度试验,作贯入度试验每20平方米不得少于3点,取样试验每100立方米不得少于2组。符合要求后才可进入下一层的施工。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底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六、常见问题分析

灰土的施工虽没有特别复杂的技术难题,但如果掌握不好就可能带来诸如表面起皮、弹簧、下部素土夹层以及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在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应特别注意针对以上几个常见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表层起皮是比较常见的灰土质量缺陷,由于这些起皮很容易形成夹层,一旦出现,既影响美观又影响质量。造成起皮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无外以下3种情况:第一是由于表层过湿,碾压时掌握不好灰土会被压路机轮子粘起;第二是由于表层含水量过小,试验证明如果不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度几乎无法满足要求,因此,碾压时特别是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时容易发生推移而起皮;第三是由于表面薄层补贴,碾压时容易导致起皮。对于第一种情况而言,碾压要掌握好时间,待表层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第二种情况的出现则主要与天气情况以及平地机操作手水平有关,高温天气施工造成表层失水太快,造成表面含水量过

小,解决这类起皮主要靠及时补水与缩短操作周期或避开午间高温的办法;第三种情况的出现则主要与混合料总量偏少及平地机操作手水平较差有关,多次的整平,使得灰土表面有薄层贴补,解决这类起皮主要靠加强现场控制与提高机械操作水平来保障。 弹簧现象也是因为含水量过高引起,由此可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合料的含水量显得非常重要。

灰土由于配比、施工、养护不当很容易产生裂缝,有时问题还比较严重,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土的塑性指数土质塑指越高则灰土出现的裂缝机率越多,这是因为塑指高的土有较强的伸缩性,遇水发胀,烘干则收缩,因此在选择灰土的土质时,应选择塑指在20以下的土质,但不能低于10,如果塑指太低则影响灰土强度,结合工程实际,以塑指介于15 到20之间为宜。可对现场土取样分析,选择合适的土源。

2、因为土对水的敏感程度要比石灰大,若土的比例越大,则灰土出现裂缝的机率高。因此,要尽量控制土的比例。 3、养护由于灰土是接近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成型的,成型以后,灰土得不到及时养护,则容易产生表面开裂,这种开裂如果不与土质互相影响,则开裂程度是轻微的,且深度较浅,但如果与上面2种情况叠加在一起,则将产生较深、越宽、面积较大的龟裂。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石灰含有较高的化学活性物,发生反应时需要吸收水分子形成晶体变成晶体颗粒,同时在反应过程中进行放热也要蒸发一部分水分,在初期反应较快,如果水份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则很容易发生收缩裂缝,因此,灰土成型后养护十分重要,宜覆盖养生7天以上。

在灰土施工中采用场内拌和,会因路拌机性能不佳、操作手

水平不高、下承层顶面不平等因素可能会造成底基层的下部存在夹层,如果处理不好将带来严重恶果,因此,在质量控制中,应务必加强检测频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