奰字笔画:18
奰的笔顺是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竖、竖、横、横、撇、捺。
奰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八画
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奰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奰的拼音为bì,部首为大,结构为上下结构,注音为ㄅㄧˋ,笔顺编号为252212522125221134。
奰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奰的详细内容
(1)(动)〈书〉怒。 (2)(动)〈书〉壮大。
二、康熙字典
奰【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5画《廣韻》《集韻》《韻會》平祕切《正韻》毗意切,?音備。《說文》壯大也。一曰迫也。又怒也,不醉而怒謂之奰。《詩·大雅》內奰于中國,覃及鬼方。《註》自近及遠,無不怨怒也。本作?,从三目三大,今省作奰。
三、辞典解释
【奰】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奰读音:bèi怎么读:形容词 壮大。《玉篇.大部》:「奰,壮也。」《淮南子.墬形》:「食木者多力而奰。」动词 怨怒。《诗经.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汉.毛亨.传:「不醉而怒曰奰。」唐.元结〈二风诗.乱风诗.至惑〉:「上下隔塞,人神怨奰。」动词 逼迫。南朝陈.无名氏〈代陈司空答贞阳侯书〉:「贼臣侯景,内奰中国,掘剪公室,鞭挞寓县。」
下面介绍下奰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奰】字的组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