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解决房屋渗漏的财产纠纷的方法和开发商及物业公司的责任。在保修期内,如果非人为原因造成渗漏,开发商应承担全部责任。对于已过保修期的房屋,各方均无过错(或无证据证明其过错)。防水层自然老化的,按照《民通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养护费用由双方分担,一般为一人一半。物业的责任:漏水肯定不是物业造成的,但是如果物业疏于管理,或者问题处理不及时,造成损失扩大或者问题比较严重的,物业应该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解决房屋渗漏的财产纠纷的方法是什么?公共设施由物业公司负责维修,费用从维修基金中支付;非公共设施则需要根据其属于专用部分还是共用部分来决定由谁负责维修。当事人有约定的,应当约定。如果没有协议,则专有部分应由专有所有者管理和维护。没有人反对,但谁负责公共部分的管理和维护存在争议。如果说防水层是公共设施,由于是隐蔽工程,一般认为楼上居民作为实际使用人,应该承担合理使用的义务,楼下居民作为受益人,也有相应的义务,这主要体现在费用承担上。
2。开发商责任:在保修期内,如非人为原因造成渗漏,开发商应承担全部责任。根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办法》第七条,第一条第(二)款是指有防水要求的屋顶防水工程、卫生间、房间和外墙的防漏,为5年;第四条是电气管道的安装,给排水管道及设备,年限为2年,自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算。公平责任:对于已过保修期的房屋,各方均无过错(或无证据证明其过错)。防水层自然老化的,按照《民通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养护费用由双方分担,一般为一人一半。物业的责任:漏水肯定不是物业造成的,但是如果物业疏于管理,或者问题处理不及时,造成损失扩大或者问题比较严重的,物业应该承担责任。前者,如管道堵塞,不是物业造成的,但根据物业管理合同及相关规定,物业公司应定期检查清理,如果没有,则可追究物业责任;后者,如楼上违规装修,如果物业不停,那么可以向物业要求赔偿。
拓展延伸
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之间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民法典中有着明确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并承担合理的费用。同时,业主也应当履行相应的管理责任,维护小区的秩序和环境。
根据民法典第944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与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订立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应当明确物业服务的内容、标准、费用等事项,并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的物业管理服务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945条规定,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可以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并报物业所在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备案。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应当明确业主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管理规约的内容。
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应当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约的规定,共同维护小区的秩序和环境。如果物业服务企业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或者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未按照管理规约的规定履行职责,可以依法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结语
房屋渗漏的财产纠纷的解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首先,根据其属于专用部分还是共用部分,业主和物业公司可以约定由谁负责维修;其次,如果没有约定,则专有部分应由专有所有者管理和维护,而公共设施由物业公司负责维修,费用从维修基金中支付;对于开发商责任,保修期内,如非人为原因造成渗漏,开发商应承担全部责任;而对于防水层自然老化的问题,养护费用由双方分担,一般为一人一半;最后,物业公司有责任定期检查清理漏水问题,如问题处理不及时,造成损失扩大或问题严重,则可追究物业责任。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五十条 业主、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的道路、场地,损害业主的共同利益。
因维修物业或者公共利益,业主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征得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同意;物业服务企业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征得业主委员会的同意。
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临时占用、挖掘的道路、场地,在约定期限内恢复原状。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五十一条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责任。
前款规定的单位因维修、养护等需要,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及时恢复原状。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五十二条 业主需要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企业。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房屋装饰装修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告知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