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和出借人应确保借条中包含真实身份信息,并由借款人亲自签名确认。借条应明确约定利息、还款期限和方式。借条必须清楚记录借贷事实,避免纠纷和诉讼风险。借款金额最好用中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书写。借款协议和借据是不同的,借款协议只证明双方达成协议,而借据是证明款项已交付的证据。不要将借款协议当作借据使用,以免失去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一)要弄清楚借款人和出借人的真实姓名(身份证、户口簿登记的为准),弄清楚借款人的工作、住址、甚至收入、财产等个人情况。在“借条”右下角由借款人亲自署上真名。签名等于确认“借条”上陈述的内容,没有签名,就等于没有确认,若借款人事后不认可,没有签名或签了假名很可能会得不到的支持;
(二)“借条”最好能约定好利息、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事项;
(三)“借条”必须能清楚记述借贷的事实。内容表达不清,或数目不清,产生纠纷时,借款人又不认可,诉讼风险是很高的。借款数目最好能先用大写中文数字书写,然后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需要提醒的是,借款协议不同于借条。
就是说,借款协议只能证明双方就借款达成了协议,但是是否将款项实际交付借款人,还需要有借据等证据证明款项已经交付。而借条则是借款已经发生的证明,因此,千万不要将借款协议作为借据使用,否则您的合法权益有可能得不到法律保护。
拓展延伸
借条格式与注意事项
借条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记录借款人向借款人借款的事实和双方的权益保障。在书写借条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首先,借条应包含明确的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和利率等重要信息,以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护。其次,借条应明确双方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沟通和解决纠纷。此外,借条应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词句,以免引起歧义。最后,双方在签署借条前应仔细阅读并理解借条的内容,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减少借款纠纷的发生,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结语
借款人和出借人在签署借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认双方的真实身份信息,并由借款人亲自署上真名,以确保借款事实的真实性和法律效力。其次,借条应明确约定利息、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等重要事项,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最后,借条的内容应清晰明确,特别是借款数目应先用大写中文数字书写,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以确保双方权益的明确性和法律保护。借款协议和借据的区别也需要注意,借款协议只能证明双方就借款达成了协议,而借据才能证明款项实际交付给借款人。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有效保护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人民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或者检察机关。
或者检察机关不予立案,或者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或者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经人民生效判决认定不构成非法集资等犯罪,当事人又以同一事实向人民提起诉讼的,人民应予受理。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或者清算达成的债权债务协议,不适用前款规定。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合同成立: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