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虚假招聘属违法行为,被骗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应当向用人单位提出索赔,如未能得到应有的赔偿,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九条:用人单位不得以虚假招聘的方式欺骗求职者。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订立合同的一方以欺诈、胁迫方法订立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利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当事人对侵权行为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超过三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五条:劳动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