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肝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注射抗花肝病蛋黄抗体进行防治。为了有效预防,通常在8至10日龄时给番鸭注射抗花肝病和三周病双价蛋黄抗体,一般注射一次可以维持6至7天的效果。如果需要,可以在15至16日龄时再次注射。预防注射是关键步骤,因为它可以在疾病爆发前阻止病毒的传播。针对治疗,每羽鸭子在预
综合防治措施是在8~10日龄注射抗番鸭花肝病、三周病双价蛋黄抗体,一般注射一次可维持6~7天,在15~16日龄根据情况再注射一次。发病鸭出现死亡时,很多病鸭病变已很严重,因此在未发病时预防注射是关键。抗体用量8~9日龄番鸭预防每羽1毫升,治疗1.5毫升,肌肉注射。日龄较大者,用量适当加大。主...
区分鸭白点病与雏番鸭的“花肝病”也至关重要。雏番鸭“花肝病”主要影响雏番鸭,病变主要表现在脾脏、肝脏、肾脏、胰腺和肠道的白色坏死点,但不会出现肠道黏膜出血和出血环。因此,通过这些病理特征的对比,可以准确地将这两种疾病区分开来。
要时刻关注当地疫情,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消毒管理,防止携带鸭“白斑病”病原体的病鸭入侵养殖场,确保鸭的安全生产。番鸭、半番鸭和麻鸭均死亡,但番鸭的易感性最强,死亡率最高。经调查发现,该病多发生在8-90日龄的鸭,番鸭多发生在10-32日龄和50-75日龄,尤其是前一日龄的雏番鸭。麻鸭在产蛋前后...
该病有急性或慢性之分,有不同的表现。急性死亡病例往往看不到明显症状,病程稍长的可见病番鸭精神倦怠、羽毛蓬松、直立无光泽,全身乏力、脚软,呼吸急促,濒死番鸭全身震颤卧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病变的肝脏出现灰白色斑样病灶,病灶大小不一自针尖至米粒大小,边缘不整齐、无光泽。...
1、1-3日龄:预防病毒性肝炎、番鸭细小病毒病(3周病)、番鸭花肝病可注射高免血清或蛋黄液,注射剂量为0.5-1毫升,注射方法为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同时可以为番鸭接种弱毒疫苗,必要时还可以接种“鸭疫里默氏杆菌疫苗”。2、10-15日龄:可注射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注射量为0.5羽份...
1.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该病又称白点病或花肝病,是近十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只引起雏番鸭发病,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4—50日龄之间,其中以7—30日龄多见。发病初期鸭精神抑郁,采食下降,有叫声。3—5天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并陆续出现跗关节肿大、发热和软脚现象,严重时软...
如在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善、应激反应、气候骤变、受寒、淋雨及有其它疾病(番鸭花肝病、禽大肠杆菌病、禽出败等)混合感染时,易引起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死亡率往往可高达90%以上。症状鸭疫多见于幼雏,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临诊上主要表现为眼和鼻分泌物增多、喘气、咳嗽、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
花肝病、白点病、小鹅瘟等病的预防工作。3、免疫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方法。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二联弱毒疫苗,用于雏番鸭,皮下注射,1-2羽份/只;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二联油乳灭活苗,用于蛋鸭、种鸭产蛋前和产蛋中期,皮下或肌内注射,1-1.5毫升/只。治疗方案1、...
气候骤变、受寒、淋雨,及有其它疾病(番鸭花肝病、禽大肠杆菌病、禽出败等)混合感染时,更易引起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死亡率往往可高达90%以上。耐过鸭常生长不良,增重缓慢,失去饲养价值,而且该病在发病场能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鸭感染发病,加上本病难于根治,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